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一起简单民事案,十几年案情未查明,是非公道无人定,只因人情关系硬, 国土资源不作为,弄虚作假,假也真!

一起简单民事案,十几年案情未查明,是非公道无人定,只因人情关系硬, 国土资源不作为,弄虚作假,假也真!

来源:群众来信 | 时间:2024-08-18 07:25:32 | 点击:14340


实名反映人:张洪永,男,1971年11月7日生,汉族,住址: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回隆镇西张庄村人。身份证号:130434197111076910.

一、我拥有争议宅基地的来源及在争议土地上建房,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是1.jpg

身份证.jpg

我村(魏县回隆镇西张庄村)因原学校已经迁入村东头,村修建道路急需资金,经村两委征求群众代表意见将村内原学校占地面积为1.935亩(东边南北长35.7米;西边南北长35.1米;北边东西长35.9米;南边东西长37米)以公开拍卖的形式以100500元拍卖给了我,村两委及群众代表于2004年4月29日给我出具了证明。

房子用这个.jpg

村委会证明.jpg

2009年6月至2010年年底我建造房屋,这一事实有建房人张俊法、筑造房顶人王春保及门窗玻璃安装人张英杰出庭作证证实。我建房近两年,无任何人提出异议。

可是,因我建房花费巨大,儿子又要结婚,我向二哥张洪存索要欠款(74万余元),张洪存不仅不给付欠款,还拿出魏集用(2004)第1902003号宅基证,说是我建房屋的一半是他儿子张振波的,因此形成纠纷。

另外,张振波与张洪永因家庭矛盾发生打架后,张振波与张洪永2013年8月14日所签调解协议,证实在争议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归张洪永所有;2013年8月14日张振波在魏县看守所亲笔书写的证明,也证实该争议土地归张洪永。

二、政府颁发魏集用(2004)第1902003号宅基证,使用者张振波,该证认定事实不清,程序违法,应当予以注销。

1、从宅基四至来看,西是张振磊(张洪永儿子);南是张洪存,不是事实。争议土地南面根本就没有张洪存的宅基地。

2、农村宅基地登记申请审批表所填写的家庭成员更是错误百出,本来张振军是哥哥,张振波是弟弟,而该审批表中作为弟弟的张振波却比哥哥年龄还大两岁。

证明.jpg

证明2.jpg

3、根据《河北省土地登记办法》的规定,档案上应当有相关的地界调查、勘测图、四邻签字及三分之二村民同意的必要的登记信息。(2004)第1902003号宅基证没有张振磊签字。

4、按照《河北省土地登记办法》第十七条“申请土地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的登记事项提交下列材料:(一)土地登记申请书;(二)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三)土地权属来源依据、证明等材料,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一并提交共同使用该宗土地的合同或者其他材料;(四)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程要求的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五)地上附着物的权属证明;(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完税或者减免税凭证;(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从法庭调查的情况来看,被告为张振波的颁证行为,即没有让张振波提供该土地的权属来源、证明等材料;也没有完税或者减免税凭证;也没有进行认真的地界调查。魏集用(2004)第1902003号宅基证的办理过程违背了此规定,因此办证程序违法。

4、根据《河北省土地登记办法》第四十二条“当事人在申请办理土地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交虚假材料,造成登记错误的,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更正或者注销登记,并对属于非经营活动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属于经营活动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魏县国土自然资源局不仅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工作失误,还百般阻挠申诉人撤证,并以所谓超过诉讼时效来搪塞申诉人。

三、张振波所举证据相互矛盾,且有造假嫌疑,不能证明其主张,不能作为其拥有土地权属来源的依据。

张振波的所谓村委会证明,明显是在盖有村委会印章的空白纸上后添上去的内容,且没有村委会主任签字,也没有出具证明人签字,是虚假证明。

张振波所称自己通过其父亲给原告钱伙盖的房屋,更是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第三人的爷爷已经于2009年3月份去世,原告在2009年6月份开始建房,在近两年的建房过程中第三人及其代理人从没有露过面,硬将别人所建房屋称是自已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报道1111111111111111.jpg

综上所述,张洪永拥有争议宅基地的合法来源并在争议土地上建房,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魏县人民政府为第三人颁发魏集用(2004)第1902003号宅基证,认定事实不清,程序违法,应当予以注销。

反映人:张洪永

2024年8月8日

 

 


【作者:张洪永】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 “软”“硬”兼备 “两重”建设再提速

  截至目前,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共覆盖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两重”不只关乎重大工程项目,还与民生紧密相联。为了破解“小小孩”的照护难题,...

既干净又干事 方显好作风

 既干净又干事,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本色,是人民群众衡量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

一次耗时28分钟的特殊重点旅客转运

  “按《铁路客运服务作业标准》,非标辅助器具必须更换车站统一轮椅。可上个月有位坐自制推车的特殊重点旅客(需依靠辅助器具行动的旅客)直抹泪:‘这推车跟了我10年,轮轴我熟得很,换个新的反而不安全!’”  6月29日,送走...

校企深度合作 就业“水到渠成”

 前不久,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应届毕业生李乐与中兴通讯成功签约。在他看来,能够顺利签约并非取决于关键时刻的“临门一脚”,而是“雨润苗生”后的“水到渠成”。  研二时,李乐加入中兴通讯设立在校园内的“兴人类...

做“钢铁驼队”的青年“破壁者”

  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青年员工讲述中欧班列的故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华锡/摄  如果想把中欧班列从河南到欧洲这趟“西行之路”变成“万里通途”,首先要拿到沿途各国关口通道的“通关文牒”,这一路的艰辛,可以用“...

核心诉求分歧难消 美欧贸易谈判未有突破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综述|核心诉求分歧难消 美欧贸易谈判未有突破  新华社记者闫洁 康逸  美欧贸易谈判4日仍未取得突破,谈判预计将持续至本周末。了解情况的欧盟外交官透露,欧盟希望在7月9日前与美国就关税...

孩子开心 家长放心

  7月3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水部街道莲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正在指导孩子识别荷花形态。  谢贵明 摄  7月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开设“暑期学戏曲 童星展风采”戏曲公益课堂,孩子在马花堂文化空间体验戏曲妆...

引导孩子假期科学触网

  在安排合理的学业任务之余,家长要想方设法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并在假期初始阶段一起制定具体的网络使用细则  暑期已经开始,许多孩子放假在家,容易沉迷网络。这既影响学习,也伤害视力和身体,甚至可能有其他隐患,令人担忧。如...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关于顺义区南彩镇小营村村支部书记侯军涉嫌伪造多份评估报告,侵占村民王凤英合法财产的反映:每日新闻网第五编辑部(TH)近日,本网不断接到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周瑞屏的反映,说南彩镇小营村

赴农村基层年轻干部如何上好乡土适应必修课?

  “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却要在村里指导农民种地,真是无从下手。”这是许多赴农村基层年轻干部的任职挑战。当代中国正值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成千上万的年轻干部奔赴农村基层,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然而,在推进人才下乡的实...

2024
08/18
07:25
张洪永
浏览量: 1434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河北承德丰宁县大阁镇河东村五组疑违反国家法律  子女占地补偿款不给发放

河北承德丰宁县大阁镇河东村五组疑违反国家法律 子女占地补偿款不给发放

某银行长春分行诈骗七千万迄今为止依旧逍遥法外

某银行长春分行诈骗七千万迄今为止依旧逍遥法外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