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理性看待“CT检查增加患癌风险”

理性看待“CT检查增加患癌风险”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3-14 17:38:56 | 点击:6230

近日,“每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增加43%”冲上热搜,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之一。做CT是否会给人体带来患癌风险?这句话又来自于何处?3月12日,上海市肺科医院放射科主任史景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说法来源于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史景云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做CT就会患癌,因为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即可视为安全,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伤害。(3月13日澎湃新闻)

假如仅从字面上理解,读者就可能掉入数字陷阱当中,以为既然多做一次CT检查就增加43%患癌风险,那么多做几次CT检查,患癌风险岂不就要接近于100%。在对癌症存有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这一说法就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一些人甚至会将其信以为真。事实上,真相远非如此。

患癌风险和患癌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倘若混淆两者,就极易被这句话所误导。患癌率增加43%是可怕的,但患癌风险增加43%,就不值得过于担心。患癌是诸多综合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单次行为的风险通常处于很低的水平,或许最多只能用万分比来论。假设单次行为的患癌风险为十万分之一,那么,即使风险增加十倍,仍有万分之一。可以看出,做一次CT增加43%的患癌风险,这虽然听起来可怕,但对个人的身体影响很有限。

辐射对人体有害,但也需要根据剂量科学分析。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报告称,辐射剂量低于100mSv时没有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升高的现象,这意味着100mSv是一个界限,日常医学放射检查达不到该阈值,致癌率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对于做CT检查,不能抛开辐射剂量谈患癌风险,假如总辐射量和单次辐射量均在安全范围内,做CT检查就是安全的。更何况,生活处处有辐射,比如手机和电脑屏幕可产生电磁辐射、乘飞机在高空则可受到宇宙辐射等,而一年一次或两次X线和CT检查产生的少量辐射,对人体健康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看,任何患癌风险都值得重视,也都应该尽量避免。当前过度检查在一些医院还比较普遍,不仅医院存在超适应症做CT检查等现象,而且不乏有体检机构将CT检查纳入常规体检,作为普适性检查项目来推广。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只有严格按照适应症做CT检查,并尽量控制检查次数,才是正确的做法。

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是近年来医改的一项重点工作。CT检查收费较贵且具有一定的辐射,因此更要减少重复检查的次数,甚至应该作为医院之间结果互认的优先项目。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话题“医院检查互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登上微博热搜榜,说明民众对这项医改充满了期待。假如CT检查结果互认能够得到更好落实,不仅可以明显缓解由于过度检查导致焦虑情绪,而且看病也将变得更加便宜和便捷。

CT检查在诊断疾病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不容低估,民众切莫受到这一话题的影响,进而连必须做的CT检查也不敢做。目前医疗设备的精密度越来越高,辐射等危害也越来越小,应该理性看待CT检查的作用与风险,做该做的检查,同时避免过度检查。不妨以此为契机,让包括CT检查在内的大型检查更趋科学合理,也让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能够加速推进。

(责编:郝帅、杨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温+高湿 哪些健康风险要防范?

 央视网消息:7月1日至7日,全国十余省份将开启“桑拿”模式。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那么,具体哪些地方将面临高温健康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险呢?  从首次发布的高...

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弄不清?  评论区私我,帮您问专家!  辟谣  硬核打假 用 辟谣  不听 不信 不传谣  关注合集【谣言终结站】  多学一个知识点  ——经过暴晒的矿泉水能喝吗?  正规厂家生产的矿泉水,瓶身一般采用聚对苯...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超七成受访青年呼吁“自然美”

  防晒衣、遮阳伞、冷白皮——你以为在变美,身体却在偷偷变“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57.0%的受访青年建议将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

上海:告别黄梅迎高温 (1/5)

  6月29日,小朋友行走在上海外滩。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上海市当日出梅。上海中心气象台09时0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用脚步守护基层健康 筑牢医共体“防护网”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韩忠超))在乡村的阡陌小道上,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一群手持健康档案、步履不停的“白衣守护者”,正用专业与温情为基层群众筑牢健康防线。他们是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1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医务工作...

贵州遵医附院麻醉科与赤水市人民医院共建专科联盟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罗公印 王海英)近日,贵州遵义医科大学麻醉医学院副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海英教授率队前往赤水市人民医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并与该院手术麻醉科党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期间,遵医附院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乡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培训,严把安全筑防线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为深入开展医保专项整治、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清流”行动,提升乡镇药品使用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对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

到西部绽放芳华|滨州医学院25名“民族团结进步使者”即将出征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唐晓 翟雨晨)6月24日,滨州医学院在荣祥楼报告厅隆重举行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表彰2025年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为即将出征服务西部的同学们壮行,希望同学们传承滨医精神,扎...

夏天浑身没劲的人,可以吃点它

  到了夏天,不少人容易感觉疲乏无力,提不起精神,甚至稍微动一动还会心慌气短……这些信号可能是在提醒你——身体缺钾了。缺钾容易影响肌肉,如果牵连心肌或呼吸肌,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这时,可以适当吃点“钾”。  缺钾有...

盛夏时节,多种海鲜集中上市——这样吃海鲜 好吃又安全(健康驿站)

本文配图均由AI生成  盛夏时节,各类生猛海鲜、肥美河蟹集中上市。鲜嫩弹牙的鱼虾、膏满黄肥的螃蟹、肉质紧实的贝类……丰富多样的海鲜美食撩拨着食客味蕾。在沿海地区,海鲜档口、酒家、大排档更是人气火爆。  然而,在享受大自然...

2024
03/14
17:38
浏览量: 623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