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德国拟限制不健康儿童食品广告

德国拟限制不健康儿童食品广告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7-17 11:17:12 | 点击:2682

 几天前,德国联邦食品及农业部长厄兹德米尔高调访问了柏林沙利特医院的肥胖门诊。他要利用这次面向媒体的机会宣传立法限制不健康儿童食品广告的重要性。他在这家著名医院里与儿科医生和营养专家就儿童健康问题进行座谈后,指着一包巧克力说:“每一块这样的巧克力含有8.5克糖。而广告不会告诉你这里面含有这么多的糖。太多了。”

德国儿童超重问题多年来引起广泛关注,但至今很难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德国3至17岁人群中有15%超重,近6%患肥胖症,面临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关节损伤等疾病的巨大风险。沙利特医院的肥胖门诊主任苏珊娜·韦根德对媒体说,在疫情前的统计中,德国有超过200万名儿童患有超重和肥胖病,疫情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只会多不会少。在她的患者中,70%的人存在多种继发性肥胖疾病,例如糖代谢紊乱、高血压和运动受限,“这导致他们的生活受到很大限制”。

不健康的饮食是导致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是在儿童时期食用含糖、盐和脂肪过多的食品。韦根德认为,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口味主要是在儿时形成的。从小就习惯高糖食物的人以后就很难改,很难养成其他的偏好。这也是不少家长抱怨孩子不愿意吃蔬菜和水果的原因之一。

莱比锡大学行为医学教授安雅·希尔伯特说,据统计,体重的30%到70%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但是外部影响也同样重要。我们生活在一个系统性地助长肥胖的环境中,尤其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他们缺乏锻炼,睡眠过少,整天坐在电脑前,面临的恐惧和压力可能导致暴饮暴食,而经过高度精细加工的“垃圾食品”就是为这种场景而制作的。专家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健康意识就越低,孩子就越容易受到伤害。广告会用鲜艳的色彩、笑脸误导儿童和青少年。父母应更多地亲手为孩子们烹饪新鲜食物,而不是动不动使用甜食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但是,德国广告行业总会的发言人瑙恩对媒体说,要减少肥胖,政府应该推进健康饮食教育和促进更多运动,而不是只盯着食品行业并怪罪广告。

根据上届德国联邦政府推出的一项战略,相关食品工业有义务减少制成品中的糖、脂肪和盐的含量,并承诺到2025年实现糖、脂肪和盐达到削减后的指标。德国马克斯·鲁布纳研究所一项研究表明,许多制成品,如早餐麦片和加糖软饮料,目前仍然含有大量超标的糖——尤其是儿童食品。该研究所在2022年的评估报告中称,儿童早餐麦片平均每100克含糖量为17克,比市面上所有早餐麦片的平均含糖量高出14.7%。马克斯·鲁布纳研究所是德国联邦政府在营养和食品领域的权威研究和咨询机构,它的任务是通过高质量的研究和专业的建议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支持。该研究所对大约7000种产品的脂肪、糖和盐含量进行持续跟踪检测,以核查制造商是否遵守其“生产更健康食品”的承诺。厄兹德米尔日前表示,显然迄今这种让德国食品工业自我约束的做法已然失败,这是“有据可查”的。

德国肥胖协会政策主任奥利弗·惠津加说,我们从此前与烟草行业打交道中汲取了教训,让行业仅靠自律实现“负责任的儿童食品营销”,只会阻碍有效的监管。他支持政府对食品行业做出的监管措施。

厄兹德米尔说,今年2月政府就已经起草完成相关法律文本,现正在联邦各部门之间协调讨论,相信很快就会通过立法程序。他不想详细说明法律草案的细节,但第一步是要限制广告在儿童和青少年食品上的错误引导。他不想让食品工业自己解释什么才是糖、盐和脂肪含量过高。这份法案就是想要禁止在早上6点至晚上11点之间播放不健康食品的电视广告,特别是甜软饮料和高糖、高脂肪、高盐食品,例如巧克力棒、薯条和其他不健康零食的电视广告。此外线上媒体在引导儿童和青少年饮食方面也应受到限制。消费者保护协会的专家们也表示,拥有上百万追随者的大V舔着奶油蛋糕,喝着瓶子里的可乐,腿上放着麦当劳汉堡,懒洋洋地依偎在汽车座椅上的样子,对青少年影响很不好。

自从厄兹德米尔公开自己的行动计划后,德国食品工业就表示不满,德国广告业中央协会也对政府过度监管发出警告。德国食品协会委托专家发表意见认为,政府依据的调查结果并不可靠,广告与肥胖之间的联系尚未得到证实,禁令只会危及企业和就业。他们反对政府干涉企业经营,指责政府监管的手伸进老百姓的冰箱里。

厄兹德米尔的计划不仅受到利益团体的阻挠,而且执政联盟中的自民党对此亦有不同的想法,因此法案最终可能还需时日才能通过并付诸实施。厄兹德米尔说,很不幸,他的不少好的想法被迫缩水了,因为利益团体的说客们行动了。他透露,作为妥协,他不得不将限制播放儿童不健康食品电视广告的时间缩短为工作日下午5点至晚上10点、周六上午8点至11点、周日上午8点至晚上10点,也不得不删除了禁止在体育俱乐部附近张贴相关食品广告的规定。厄兹德米尔对草案的通过充满信心,从目前的民调来看,80%以上的民众支持他的做法,希望他在解决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上有所作为。消费者组织“消费观察”发言人萨尔马迪为他的做法点赞,称这是向错误饮食和肥胖作斗争的一个里程碑式步骤。(柏林7月16日电 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

(责编:乔业琼、李楠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温+高湿 哪些健康风险要防范?

 央视网消息:7月1日至7日,全国十余省份将开启“桑拿”模式。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那么,具体哪些地方将面临高温健康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险呢?  从首次发布的高...

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弄不清?  评论区私我,帮您问专家!  辟谣  硬核打假 用 辟谣  不听 不信 不传谣  关注合集【谣言终结站】  多学一个知识点  ——经过暴晒的矿泉水能喝吗?  正规厂家生产的矿泉水,瓶身一般采用聚对苯...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超七成受访青年呼吁“自然美”

  防晒衣、遮阳伞、冷白皮——你以为在变美,身体却在偷偷变“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57.0%的受访青年建议将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

上海:告别黄梅迎高温 (1/5)

  6月29日,小朋友行走在上海外滩。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上海市当日出梅。上海中心气象台09时0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用脚步守护基层健康 筑牢医共体“防护网”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韩忠超))在乡村的阡陌小道上,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一群手持健康档案、步履不停的“白衣守护者”,正用专业与温情为基层群众筑牢健康防线。他们是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1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医务工作...

贵州遵医附院麻醉科与赤水市人民医院共建专科联盟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罗公印 王海英)近日,贵州遵义医科大学麻醉医学院副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海英教授率队前往赤水市人民医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并与该院手术麻醉科党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期间,遵医附院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乡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培训,严把安全筑防线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为深入开展医保专项整治、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清流”行动,提升乡镇药品使用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对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

到西部绽放芳华|滨州医学院25名“民族团结进步使者”即将出征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唐晓 翟雨晨)6月24日,滨州医学院在荣祥楼报告厅隆重举行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表彰2025年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为即将出征服务西部的同学们壮行,希望同学们传承滨医精神,扎...

夏天浑身没劲的人,可以吃点它

  到了夏天,不少人容易感觉疲乏无力,提不起精神,甚至稍微动一动还会心慌气短……这些信号可能是在提醒你——身体缺钾了。缺钾容易影响肌肉,如果牵连心肌或呼吸肌,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这时,可以适当吃点“钾”。  缺钾有...

盛夏时节,多种海鲜集中上市——这样吃海鲜 好吃又安全(健康驿站)

本文配图均由AI生成  盛夏时节,各类生猛海鲜、肥美河蟹集中上市。鲜嫩弹牙的鱼虾、膏满黄肥的螃蟹、肉质紧实的贝类……丰富多样的海鲜美食撩拨着食客味蕾。在沿海地区,海鲜档口、酒家、大排档更是人气火爆。  然而,在享受大自然...

2023
07/17
11:17
浏览量: 268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