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信息过载时代,试试为大脑减负

信息过载时代,试试为大脑减负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4-13 21:02:37 | 点击:260

■徐辕虹 王美娟

攒着看不完的各类短视频、刷不完的公号消息、来不及回的社交信息、即将堆满的手机内存……在当下电子产品普及、社交媒体发达,信息与食物同样不可或缺的年代里,似乎不少人都正经历着“信息过载”的生活。

无论是工作或学习原因,亦或是自由支配时间下的主动选择,信息总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信息过载,意味着我们可能从主动处理信息变成被动接收信息,大脑及心理状态也在悄然改变。

快节奏视屏时代,专注力与耐心消磨殆尽

不少人试图通过玩手机放松心情,其实这很难实现。当我们反复暴露在不断更新、快速切换的短视频中,被热搜、新闻等各类信息轰炸,大脑不断受到兴奋刺激,高频率处理各类信息,不仅一直处在活跃状态中,还会不断消耗认知资源。

长久处在快节奏视屏时代,专注力与耐心渐渐消磨殆尽。你有没有发现,已经越来越难读完一篇长文章、看完一条长视频,日常也容易被弹出的消息、新闻夺走注意力,打断手头正在做的事,进而影响工作的效率、正确率等。

过载的信息量使得大脑在理解、分类和分析内容时产生问题,容易使人陷入纠结中,难以评估做出最优选择,而且容易出现选择性关注等认知偏差,在过度消耗精力的同时,影响思维速度、决策能力以及执行力等,干扰自身认知水平。

此外,还可能产生负面情绪。当我们不自觉拿网上了解到的信息比对自身情况,容易对所处环境、生活和自己不满,甚至产生负面评价,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如自我怀疑、烦躁焦虑、自责等,导致生活幸福感下降并陷入精神内耗,打乱原有规划和生活节奏。

对于本身就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人群而言,信息爆炸使得信息源真假难辨,难以客观筛选、解读从网络上了解到的内容,容易迷失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中,导致症状维持甚至加重。

若过分依赖电子产品等作为获取即时快乐、快速放松的途径,可能造成心理疲劳、过度依赖短暂强烈的情绪刺激,导致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下降、兴趣活动减少、社交隔离感加强等,社会支持系统逐渐受损,进一步增加心理亚健康风险。

放下手机,做主动管理者

如何给大脑减负?首先要设置信息边界,关掉不必要的消息通知,减少“质量不高”的信息源头。有序安排查看消息的时间,选择专注力较集中的时间段优先处理重要信息,其他消息可以放缓再看,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消耗。

其次,做主动管理者。调整更有利自己的时间管理,提高对自身状态的觉察意识,主动选择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信息,进行更积极合理的活动安排。

当分心走神、无意义刷手机娱乐时间较长时,问问自己,“我现在这样刷手机感到开心放松,还是烦躁自责?”“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去做什么会让我感觉更好一些?”

忙碌生活的调节方式不只依赖于信息海洋,关注内心真正的需求,将注意力放到当下,方能保持生活与心理的健康平衡。

不妨试着放下手机,发展一些实际的放松活动,比如去公园散步、健身运动、户外活动等,甚至可以试着放放空、发发呆,什么都不做。真实生活体验的增加也可以帮助我们促进情绪健康、平衡生活状态。

在快节奏时代下,更要保持清醒、把握主动权,合理利用信息资源,用更有效的方式让生活得到助益,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让心灵得以休憩,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心理治疗师,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温+高湿 哪些健康风险要防范?

 央视网消息:7月1日至7日,全国十余省份将开启“桑拿”模式。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那么,具体哪些地方将面临高温健康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险呢?  从首次发布的高...

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弄不清?  评论区私我,帮您问专家!  辟谣  硬核打假 用 辟谣  不听 不信 不传谣  关注合集【谣言终结站】  多学一个知识点  ——经过暴晒的矿泉水能喝吗?  正规厂家生产的矿泉水,瓶身一般采用聚对苯...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超七成受访青年呼吁“自然美”

  防晒衣、遮阳伞、冷白皮——你以为在变美,身体却在偷偷变“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57.0%的受访青年建议将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

上海:告别黄梅迎高温 (1/5)

  6月29日,小朋友行走在上海外滩。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上海市当日出梅。上海中心气象台09时0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用脚步守护基层健康 筑牢医共体“防护网”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韩忠超))在乡村的阡陌小道上,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一群手持健康档案、步履不停的“白衣守护者”,正用专业与温情为基层群众筑牢健康防线。他们是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1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医务工作...

贵州遵医附院麻醉科与赤水市人民医院共建专科联盟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罗公印 王海英)近日,贵州遵义医科大学麻醉医学院副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海英教授率队前往赤水市人民医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并与该院手术麻醉科党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期间,遵医附院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乡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培训,严把安全筑防线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为深入开展医保专项整治、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清流”行动,提升乡镇药品使用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对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

到西部绽放芳华|滨州医学院25名“民族团结进步使者”即将出征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唐晓 翟雨晨)6月24日,滨州医学院在荣祥楼报告厅隆重举行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表彰2025年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为即将出征服务西部的同学们壮行,希望同学们传承滨医精神,扎...

夏天浑身没劲的人,可以吃点它

  到了夏天,不少人容易感觉疲乏无力,提不起精神,甚至稍微动一动还会心慌气短……这些信号可能是在提醒你——身体缺钾了。缺钾容易影响肌肉,如果牵连心肌或呼吸肌,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这时,可以适当吃点“钾”。  缺钾有...

盛夏时节,多种海鲜集中上市——这样吃海鲜 好吃又安全(健康驿站)

本文配图均由AI生成  盛夏时节,各类生猛海鲜、肥美河蟹集中上市。鲜嫩弹牙的鱼虾、膏满黄肥的螃蟹、肉质紧实的贝类……丰富多样的海鲜美食撩拨着食客味蕾。在沿海地区,海鲜档口、酒家、大排档更是人气火爆。  然而,在享受大自然...

2025
04/13
21:02
浏览量: 26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