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称,三氯蔗糖(一种常用人工甜味剂)可能通过刺激下丘脑的饥饿相关活动却不提供预期热量,来误导大脑产生饥饿感。这项研究关注零热量甜味剂是如何影响人类长期饮食习惯的。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代谢》期刊上。
据不完全统计,大约40%的美国居民使用代糖产品来减少热量摄入或控制糖分摄取。这些人工甜味剂真的有助于控制体重吗?它们对不同个体的身体和大脑有何影响?南加州大学糖尿病与肥胖研究所所长凯瑟琳·阿拉娜·佩奇博士指出,这正是他们研究的核心问题。佩奇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测量三氯蔗糖对大脑活动、激素水平和饥饿感的影响。尽管此前主要基于动物实验或人群数据的研究暗示人工甜味剂与肥胖存在关联,但直接测试其对人类饥饿感影响的研究仍较匮乏。
研究人员让75位参与者分别饮用清水、三氯蔗糖甜味饮料或普通含糖饮料,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血液样本采集和饥饿感评分,对比饮用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三氯蔗糖会增加饥饿感和下丘脑活动,在肥胖人群中尤为明显,并改变下丘脑与其他脑区的通信模式。与普通糖分不同的是,三氯蔗糖无法提高血液中某些产生饱腹感的激素水平。
佩奇指出,三氯蔗糖通过提供甜味却不提供热量的方式混淆了大脑信号,这种“错配”可能长期改变渴望模式和进食行为。如果身体因为甜味预期却未能如愿摄入热量,可能导致大脑对这类物质的渴望模式发生改变。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