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缺觉人群更要适当运动

缺觉人群更要适当运动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9 12:11:15 | 点击:545

【幸福处方】

现代人普遍面临睡眠不足问题,其危害远不止于精神倦怠。最主要的危害是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力持续受损,使得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病及精神疾病的风险悄然攀升。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运动科学期刊的研究表明:运动能为缺觉人群筑起抗炎防线。这项研究分析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队列中2113名睡眠不足的参与者(日均睡眠≤7小时),通过加速度计测量了参与者的身体活动信息,并结合血液样本测量了C反应蛋白水平。研究发现,每日进行2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时,抗炎效益达到峰值,超出该时长并未呈现叠加效应。

对此,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谢兆宏认为:“运动调节炎症涉及多维度机制,运动通过促进脂肪组织分解,使得炎症因子明显减少,能从源头上抑制炎症反应。”

什么样的运动算是“中高强度运动”呢?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是目标靶心率:对于快走、跑步等耐力运动的强度评估,健康人群适用“220-年龄”计算最大心率,中高强度运动需达到其60%~80%;肥胖或久坐人群宜采用“208-0.7×年龄”作为最大心率。值得注意的是,力量训练需采用不同的评估体系,以器械重量及重复次数为基准。

“更直观的判断方法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谢兆宏提醒,“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或者呼吸急促无法完整说话则达中高强度。”

什么样的运动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综合考量年龄、基础疾病和体能水平,选择最合适的运动组合,才能让运动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谢兆宏说。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谢兆宏建议,每日进行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优先选择篮球、足球等群体性项目。利用体育课或课后时段开展运动,配合每周3次抗阻训练,可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并提升学习效率,“如果长期晚睡晚起,可以适当增加晨间运动,以此来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可以帮助调整睡眠周期”。

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和中青年运动爱好者,“普拉提+跳跃”,是运动的黄金组合。“普拉提通过慢速控制动作增强核心肌群力量,配合跳跃运动能有效提升爆发力并改善肌筋膜功能。每周3次训练,每次先完成30~50分钟普拉提,并注重呼吸与动作精准度。随后进行单腿跳、交叉跳等爆发力练习,总时长控制在90分钟内。”谢兆宏说。

“有韧带损伤、关节炎、骨质疏松、静脉曲张等问题的患者不宜做跳跃训练。”谢兆宏建议,亚健康人群需采用阶梯式增量的方法——从每日10分钟低强度运动起步,通过“30秒快走+1分钟慢走”的间歇训练逐步提升运动耐受性。

针对体能较好的成年人,“跳绳+功能训练”的互补运动方案有助多个肌肉群之间更好地协调运作,兼顾减脂、塑形与增肌。跳绳作为高效的下肢锻炼方式,需搭配坐姿划船、深蹲等复合力量训练以实现全身协调,建议每周4~5次,每次5~10分钟。对于有训练经验者,可采用“瑜伽+HIIT”模式:基础瑜伽体式每个动作维持15~30秒,进行10~20分钟;配合4分钟HIIT循环,即每个动作尽全力练习20秒,间歇10秒,循环做6~8组,共练习4分钟左右。谢兆宏特别提醒,患心肺功能疾病、踝膝关节受伤者不太适合跳绳训练。训练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运动损伤。

中老年群体的运动需以安全为前提。“可以优先选择低冲击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或游泳。一个星期能坚持五次,每次坚持20~30分钟即可。”谢兆宏说,每周2~3次,每次30~50分钟的“舞蹈+弹力带训练”也可以帮助提升身体协调性与柔韧度,但要注意避免耸肩、驼背或膝盖内扣等错误姿势。“对于更年期的女性,‘太极+瑜伽’的组合相对舒缓,能有效减少对于交感神经的激活,从而对睡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顺应自身节奏,找到自己运动的“黄金时间”也很重要。专家建议,首先可评估自己的日常作息,对于“早起困难户”而言可以不用强迫自己清晨锻炼。其次要根据身体状态制定计划——想培养运动习惯的人建议早晨锻炼,利用皮质醇分泌高峰期提升执行力;追求运动表现者优先选择下午4~7点,此时肌肉力量和反应速度处于峰值。

“无论选在何时运动,睡前3小时应结束中高强度运动,避免神经过度兴奋影响睡眠质量。”谢兆宏说。

运动中的风险也不可忽视,谢兆宏提醒,运动中若出现持续头晕、胸痛或关节异响,必须立即终止训练并就医。孕妇、术后恢复期人群及慢性病患者,需在专业医师监督下制定运动方案。

(本报记者 田雅婷 本报通讯员 孙闻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温+高湿 哪些健康风险要防范?

 央视网消息:7月1日至7日,全国十余省份将开启“桑拿”模式。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那么,具体哪些地方将面临高温健康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险呢?  从首次发布的高...

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弄不清?  评论区私我,帮您问专家!  辟谣  硬核打假 用 辟谣  不听 不信 不传谣  关注合集【谣言终结站】  多学一个知识点  ——经过暴晒的矿泉水能喝吗?  正规厂家生产的矿泉水,瓶身一般采用聚对苯...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超七成受访青年呼吁“自然美”

  防晒衣、遮阳伞、冷白皮——你以为在变美,身体却在偷偷变“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57.0%的受访青年建议将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

上海:告别黄梅迎高温 (1/5)

  6月29日,小朋友行走在上海外滩。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上海市当日出梅。上海中心气象台09时0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用脚步守护基层健康 筑牢医共体“防护网”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韩忠超))在乡村的阡陌小道上,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一群手持健康档案、步履不停的“白衣守护者”,正用专业与温情为基层群众筑牢健康防线。他们是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1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医务工作...

贵州遵医附院麻醉科与赤水市人民医院共建专科联盟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罗公印 王海英)近日,贵州遵义医科大学麻醉医学院副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海英教授率队前往赤水市人民医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并与该院手术麻醉科党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期间,遵医附院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乡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培训,严把安全筑防线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为深入开展医保专项整治、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清流”行动,提升乡镇药品使用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对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

到西部绽放芳华|滨州医学院25名“民族团结进步使者”即将出征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唐晓 翟雨晨)6月24日,滨州医学院在荣祥楼报告厅隆重举行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表彰2025年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为即将出征服务西部的同学们壮行,希望同学们传承滨医精神,扎...

夏天浑身没劲的人,可以吃点它

  到了夏天,不少人容易感觉疲乏无力,提不起精神,甚至稍微动一动还会心慌气短……这些信号可能是在提醒你——身体缺钾了。缺钾容易影响肌肉,如果牵连心肌或呼吸肌,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这时,可以适当吃点“钾”。  缺钾有...

盛夏时节,多种海鲜集中上市——这样吃海鲜 好吃又安全(健康驿站)

本文配图均由AI生成  盛夏时节,各类生猛海鲜、肥美河蟹集中上市。鲜嫩弹牙的鱼虾、膏满黄肥的螃蟹、肉质紧实的贝类……丰富多样的海鲜美食撩拨着食客味蕾。在沿海地区,海鲜档口、酒家、大排档更是人气火爆。  然而,在享受大自然...

2025
03/29
12:11
浏览量: 54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