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从微生物奥秘到人类防控智慧 徐建国院士解码传染病

从微生物奥秘到人类防控智慧 徐建国院士解码传染病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30 16:37:22 | 点击:398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一些原本远离人类的微生物被带入人类生活圈,增加了传染病暴发的风险。视觉中国供图

微生物,这一微小而神秘的生命群体,以其惊人的数量和种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它们无处不在,既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又可能成为引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危机的“隐形杀手”。我们应如何科学地认识微生物,与之和谐共处?面对全球传染病防控的严峻挑战,我们又该何去何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微生物学家徐建国,揭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深层关系,以及未来传染病防控的新策略。

科学认识微生物: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御

“人的一生都在与微生物为伴,它们存在于我们的皮肤、眼睛等各个与外界相通的部位中,构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徐建国首先阐释了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他认为,微生物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参与新陈代谢、免疫调节等。然而,当病原微生物如致病性细菌、病毒等入侵人体或导致人体环境失衡时,就可能引发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徐建国强调,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变化动态调整。“过去,我们可能将传染病视为天灾,但现在看来,很多可能并非天灾,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一些原本远离人类的微生物被带入人类生活圈,增加了传染病暴发的风险。

“我们需要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防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徐建国强调。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技术使科学家能够更加精准地识别病原微生物,追踪其传播路径,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策略。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疫情的流行趋势,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识别潜在的病原体,为疫情防控赢得宝贵时间。

环境变化与传染病防控的新挑战:从古老病毒到超级细菌

然而,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传染病防控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等现象,使得古老病毒的复活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徐建国提到,科学家已经在南极和青藏高原的冰川标本中发现了大量未知细菌和病毒,它们在长时间冰封后可能仍然具有活性。古老的冰川病毒可能随着冰川的融化而重新出现在世界上,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此外,海洋也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库。徐建国提到,过去科学家们很少关注深海微生物,现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步深入。他说:“最近,我国科学家在南极的标本中就发现了16万余种新的RNA病毒,而我们现在研究的病毒种类只有1万多种。这说明我们周围存在着巨量的未知微生物,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有些微生物可能是有益的,比如可以作为药品帮助人类治病;而有些微生物则可能随着海洋生物的流动传播到其他地方,引发新的传染病。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徐建国建议加强微生物的监测和研究,了解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传播机制,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同时,他也强调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性,“只有医学、兽医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和协作,我们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微生物与传染病的关系,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手段”。

科技助力传染病防控:从研究到应用

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徐建国深刻体会到科技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微生物,我们可以揭示传染病的传播规律,这是制定有效预防措施的前提。”徐建国说。例如,当我们了解到某些肠道疾病是通过污染的水源和食品传播的,就可以通过改善卫生条件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率。

在治疗传染病方面,微生物学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的抗微生物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是微生物学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徐建国强调。这些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能够更有效地对抗那些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

然而,传染病的不可预测性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徐建国表示:“我们正朝着像预测天气一样预警传染病的目标努力。”他提到,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精确地预测传染病的发生,但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望在未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通过研发能够识别微生物的手机或设备,可以更快速地识别潜在的病原体,分析疫情趋势,优化防控策略。

除了科技的应用外,徐建国还强调了日常生活习惯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他提醒我们:“祖先通过鼓励吃熟食、喝开水和勤洗手等,可有效杀死微生物,避免了疾病的传播。”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实际上蕴含着深厚的科学道理。同时,在医院等公共场所戴口罩是防止微生物传播的重要手段。“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地方,许多疾病都可在医院环境中传播,特别是在冬季,呼吸道病毒和细菌传播的风险很大。”徐建国建议,“未来的口罩也可以结合病毒检测技术,以便更及时地发现并防范微生物的威胁。”

此外,徐建国还特别关注青少年教育中的微生物学知识的普及。他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关于微生物和人类生活历史的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科学的卫生习惯,增强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通过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未来贡献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诗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温+高湿 哪些健康风险要防范?

 央视网消息:7月1日至7日,全国十余省份将开启“桑拿”模式。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那么,具体哪些地方将面临高温健康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险呢?  从首次发布的高...

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弄不清?  评论区私我,帮您问专家!  辟谣  硬核打假 用 辟谣  不听 不信 不传谣  关注合集【谣言终结站】  多学一个知识点  ——经过暴晒的矿泉水能喝吗?  正规厂家生产的矿泉水,瓶身一般采用聚对苯...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超七成受访青年呼吁“自然美”

  防晒衣、遮阳伞、冷白皮——你以为在变美,身体却在偷偷变“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57.0%的受访青年建议将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

上海:告别黄梅迎高温 (1/5)

  6月29日,小朋友行走在上海外滩。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上海市当日出梅。上海中心气象台09时0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用脚步守护基层健康 筑牢医共体“防护网”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韩忠超))在乡村的阡陌小道上,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一群手持健康档案、步履不停的“白衣守护者”,正用专业与温情为基层群众筑牢健康防线。他们是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1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医务工作...

贵州遵医附院麻醉科与赤水市人民医院共建专科联盟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罗公印 王海英)近日,贵州遵义医科大学麻醉医学院副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海英教授率队前往赤水市人民医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并与该院手术麻醉科党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期间,遵医附院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乡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培训,严把安全筑防线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为深入开展医保专项整治、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清流”行动,提升乡镇药品使用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对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

到西部绽放芳华|滨州医学院25名“民族团结进步使者”即将出征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唐晓 翟雨晨)6月24日,滨州医学院在荣祥楼报告厅隆重举行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表彰2025年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为即将出征服务西部的同学们壮行,希望同学们传承滨医精神,扎...

夏天浑身没劲的人,可以吃点它

  到了夏天,不少人容易感觉疲乏无力,提不起精神,甚至稍微动一动还会心慌气短……这些信号可能是在提醒你——身体缺钾了。缺钾容易影响肌肉,如果牵连心肌或呼吸肌,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这时,可以适当吃点“钾”。  缺钾有...

盛夏时节,多种海鲜集中上市——这样吃海鲜 好吃又安全(健康驿站)

本文配图均由AI生成  盛夏时节,各类生猛海鲜、肥美河蟹集中上市。鲜嫩弹牙的鱼虾、膏满黄肥的螃蟹、肉质紧实的贝类……丰富多样的海鲜美食撩拨着食客味蕾。在沿海地区,海鲜档口、酒家、大排档更是人气火爆。  然而,在享受大自然...

2024
11/30
16:37
浏览量: 39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