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中医药玩起跨界 年轻人爱上养生

中医药玩起跨界 年轻人爱上养生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时间:2024-09-13 11:24:36 | 点击:3433

中草药与咖啡相遇、各类时令养生节气茶饮、创意十足的中药主题文创、美味又健康的糕点……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发现,在今年服贸会上,传统中医药玩起了跨界,他们一改过去口味苦涩、保守的样貌,瞄准了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口味喜好,以时尚、新潮、便捷的姿态焕新来袭,琳琅满目的中医药养生产品成功打入秉承“懒系养生”“朋克养生”理念的年轻人市场。“新中式养生大法”正吸粉无数,其背后正是传统中医药在当下创新求变的积极探索。

养生代茶饮顺时而生

在健康卫生专题展区北侧的中医药展区,一股浓浓的中草药香弥漫在空气中,中草药代茶饮、膏方、香囊、中医适宜技术等各类产品琳琅满目,在场的中医医疗机构、企业使出浑身解数,用各种创意和手法主动拥抱年轻市场。

在北京中医医院展区内,两台智能熬煮机“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有生津止渴、开胃除烦、健脾祛湿的乌梅饮,也有清喉利咽的清咽代茶饮。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有需要的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到医院由医生专门开方,调配个人专属的代茶饮。

针对当代打工人的“懒系养生”理念,“知嘛健康”带来的两款网红茶饮也颇受欢迎:“熬夜水”里包含菊花、罗汉果、人参片、大枣、蜂蜜。现场工作人员表示,这款茶饮有助于熬夜之后清肝补气;主打美容养颜的“桃花水”里包含大枣、葡萄干、龙眼肉、桑葚、红参片、桃胶、皂角米、雪燕、枸杞子,用料十足。

跨界碰撞引领饮品新时尚

当咖啡与药食同源的中草药相遇,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本次服贸会上,不少展台带来全新味觉体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品尝。“一边喝咖啡一边打工一边养生,这非常符合我的心态。”29岁的外企打工人张铭铭特地从自己负责的展区过来打卡,要感受一把“朋克养生”。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了解中医药文化,中华老字号白塔寺药店打造的耀咖啡,在服贸会现场展出了不少“看家”产品,其中就有一款枇梨杷啦拿铁,含有枇杷和梨汁,养生意味十足。

在医生们的巧思之下,中草药与奶茶也能跨界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推出的中药奶茶,打破了传统中药苦涩难咽的印象。“这款中药奶茶用玫瑰花、茯苓、纯奶、冰糖熬制,可滋阴养血安神。如果想更加健康,可以将冰糖换成甜叶菊。这是我们医院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做法,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了解中医药。”现场工作人员说。

零食“暗藏玄机”无负担

中草药也可以作为零食中的一部分,让人们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降低“负罪感”。在北京中医医院展区,人们可以品尝到由药食同源配方制作的各式养生月饼,均以纯天然原料制成,可口低糖且少负担。不同口味的蒟蒻果冻唤起了人们的儿时记忆,有桑叶菊花的、山楂麦芽的、玫瑰枸杞的、马齿苋的,口味丰富、不一而足,“药食同源”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实践,是零食爱好者的不二选择。

白塔寺药店“耀咖啡”展台上,一款“熬夜丸”很是吸睛。这款小零食其实是铁皮石斛人参丸,内含蜂蜜、龙眼肉、大枣、人参、黄精、铁皮石斛等原料,入口时有一股浓浓的药香,但越嚼越清甜。冰柜里,洛神乌梅口味的中草药文创棒冰也卖了不少,还有以玄米和绿茶为基底、柚子和百香果为内馅的莲花造型创意甜点,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各类中医药主题文创和生活产品也在以全新的方式浸润着人们的生活。白塔寺药店带来了多种中草药香囊、中草药花朵冰箱贴、书签、摆件等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北京中医医院则带来了自行研发的草本面膜粉、黄芪舒润霜、护肤品等等,让中草药赋予人们美丽与健康。

本市鼓励中医药开展创新探索

面对新形势,传统的中医医院、中医药企业都在寻求变化,让中医药焕发出新的魅力,也圈粉了不少年轻群体。对此,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李德娟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正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巧妙方式,也给了人们拥抱中医文化的有效渠道。其实中医药不仅可以治病,也是一种文化资源,有许多结合点,可以有效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鼓励这些创新型探索。”

在推动中医药文化走进年轻群体方面,北京市也开展了不少工作。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本市专门编写了《北京青少年中医药读本(小学版)》《中医药三字经》《中医药养生谣》等多种读本,北京学校、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围绕“运河中医药文化如何在校园实现创造性转化”构建了12门校内课程。目前,中医药相关活动已进入本市16区近千所中小学。

在大学,今年本市主要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语言大学等四所高校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不少高校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社团,越来越多的年轻学生正在主动拥抱传统中医药。”李德娟表示。

(责编:郝帅、杨迪)


【作者:蒋若静】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高温+高湿 哪些健康风险要防范?

 央视网消息:7月1日至7日,全国十余省份将开启“桑拿”模式。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中国气象局发布首个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那么,具体哪些地方将面临高温健康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险呢?  从首次发布的高...

喝有水垢的水容易得肾结石……是真是假?

  是真是假弄不清?  评论区私我,帮您问专家!  辟谣  硬核打假 用 辟谣  不听 不信 不传谣  关注合集【谣言终结站】  多学一个知识点  ——经过暴晒的矿泉水能喝吗?  正规厂家生产的矿泉水,瓶身一般采用聚对苯...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超七成受访青年呼吁“自然美”

  防晒衣、遮阳伞、冷白皮——你以为在变美,身体却在偷偷变“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57.0%的受访青年建议将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

上海:告别黄梅迎高温 (1/5)

  6月29日,小朋友行走在上海外滩。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上海市当日出梅。上海中心气象台09时0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用脚步守护基层健康 筑牢医共体“防护网”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韩忠超))在乡村的阡陌小道上,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一群手持健康档案、步履不停的“白衣守护者”,正用专业与温情为基层群众筑牢健康防线。他们是聊城莘县王庄集镇卫生院1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医务工作...

贵州遵医附院麻醉科与赤水市人民医院共建专科联盟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罗公印 王海英)近日,贵州遵义医科大学麻醉医学院副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王海英教授率队前往赤水市人民医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并与该院手术麻醉科党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期间,遵医附院

湖北省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乡村卫生室药品管理培训,严把安全筑防线

       每日新闻网讯(田梦华)为深入开展医保专项整治、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清流”行动,提升乡镇药品使用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近日,公安县市场监管局对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药...

到西部绽放芳华|滨州医学院25名“民族团结进步使者”即将出征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唐晓 翟雨晨)6月24日,滨州医学院在荣祥楼报告厅隆重举行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表彰2025年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为即将出征服务西部的同学们壮行,希望同学们传承滨医精神,扎...

夏天浑身没劲的人,可以吃点它

  到了夏天,不少人容易感觉疲乏无力,提不起精神,甚至稍微动一动还会心慌气短……这些信号可能是在提醒你——身体缺钾了。缺钾容易影响肌肉,如果牵连心肌或呼吸肌,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这时,可以适当吃点“钾”。  缺钾有...

盛夏时节,多种海鲜集中上市——这样吃海鲜 好吃又安全(健康驿站)

本文配图均由AI生成  盛夏时节,各类生猛海鲜、肥美河蟹集中上市。鲜嫩弹牙的鱼虾、膏满黄肥的螃蟹、肉质紧实的贝类……丰富多样的海鲜美食撩拨着食客味蕾。在沿海地区,海鲜档口、酒家、大排档更是人气火爆。  然而,在享受大自然...

2024
09/13
11:24
蒋若静
浏览量: 343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