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普通话,不仅能帮助你们学习更多知识,更是连接祖国各地的桥梁……”近日,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语润四方”J小匠推普实践团的云端课堂结束后,谢依特小学的伊丽娜·托仑以普通话向班级同学朗读起了志愿者们写给谢依特小学的同学们的一封信。这场跨越三千多公里的线上推普活动,让边境小学的教室里回荡起标准的普通话韵律。
图为伊丽娜·托仑用普通话向班级同学朗读志愿者们写给他们的信。冯通通 供图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是一所位于祖国西部边境地区的村级小学,学生多为柯尔克孜族护边员子女。西部计划志愿者到来之前,学校语言教育基础相对薄弱。
在此次云端课堂中,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志愿者们分享了汉族的节气民俗,谢依特小学的孩子们则用普通话描述了当地古尔邦节的节日习俗。
图为志愿者与谢依特小学的孩子们共同分享交流民族的特色习俗。冯通通 供图
“‘毛茸茸’的‘茸’字发音像触碰晨露,舌尖轻弹上颚,让鼻韵在口腔共鸣……”活动中,志愿者以课本《白桦》为载体,搭建起语言训练的桥梁。通过慢速拆解朗读、延展音节的方式,重点攻克发音难点。
当柯尔克孜族学生古丽扎尔·阿斯卡力朗诵出“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时,志愿者立即送上“语音弹幕”:“‘晶亮’的鼻音归韵像雪光一样透亮! ”
图为志愿者带领谢依特小学的孩子们朗读《白桦》课文。谢栗鸣 供图
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普通话,志愿者设计了难度递增的绕口令挑战。从单字纠音到趣味接龙,新疆孩子们逐渐抛开羞涩,把“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念出了节奏感。
期间,班主任、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兰佳惠记录下暖心一幕:平时沉默寡言的喀力必努尔·玉斯坤巴依主动举手挑战高难度绕口令,尽管中途卡壳,全班同学却用掌声为他完成“语音闯关”。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语言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
图为绕口令挑战赛活动现场,小学生主动挑战高难度绕口令。冯通通 供图
在《别着急,慢慢地说》绘本教学环节,志愿者通过情景演绎激活课堂。当模仿小狮子急躁地插话时,新疆学生齐声用新学的普通话说“请听我说完”。
这种互动式教学,让“耐心倾听”从书本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活动尾声,志愿者教授了歌曲《小美满》。通过节奏训练、歌词朗读和齐唱,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普通话的韵律美。
图为谢依特小学代表努尔迪娜·托合提阿洪写给志愿者们的回信。冯通通 供图
6月27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语润四方”J小匠推普实践团收到了谢依特小学四年级二班学生代表努尔迪娜·托合提阿洪小朋友写给志愿者们的回信,信中表达了对志愿者们的感谢之情,并分享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
此次云端推普活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与教育学院携手,通过“云端对话”的形式开展语言教学,让普通话在边疆孩子心中扎根,拓宽其视野。“我们想通过‘云课堂’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融入民族团结教育,为边疆地区筑牢教育根基提供新范式。”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军伟这样表达团队的初心。
谢依特小学党支部书记金文斌对志愿者的用心付出表示感谢,并期待后续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交流。(记者 蒋宇骏 通讯员 董浩 毛琪 编辑:刘布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