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韩国首尔,韩亚银行总行交易室,受特朗普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影响,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收盘上涨,屏幕上显示指数和特朗普宣布关税“大限”延至8月1日的新闻。视觉中国供图
当地时间7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出第二波“征税信”,涉及巴西等8个国家。7月7日,特朗普曾发信函给日韩及南非等14国领导人威胁征税,同一天他签署行政令,宣布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至2025年8月1日。
“过去数轮博弈表明,妥协无法换取特朗普政府的尊重、豁免或优待,只会被不断压价和削弱筹码。”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柯静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说,面对特朗普反复横跳的关税政策,各方应保持战略定力,避免陷入特朗普设局的“节奏陷阱”。
特朗普再延关税“大限”有多重意图
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下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至8月1日。他8日又表示,这一日期“不会再变”,还称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新关税。
7月7日至8日两天内,特朗普先后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面向22国发出两波“征税信”,核心包括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南非等14国产品征收25%到40%不等的关税,对巴西、菲律宾、斯里兰卡等8国征收20%至50%不等的关税,其中税率最低的为菲律宾,税率最高的为巴西。特朗普7月8日在致巴西总统卢拉的信中明确表示,美国将对所有巴西产品征收50%的关税,部分原因是巴西政府起诉其前总统博索纳罗。
这只是特朗普近期在关税政策上反复横跳的一个缩影。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多国开征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美国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股市、债市和汇市同时下跌。在多方压力下,特朗普于4月9日宣布暂缓对部分国家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维持10%的“基准关税”。
在柯静看来,特朗普7月7日再次延长关税“大限”,和美国近几个月来与多方谈判进展不如预期有密切关系。截至7月9日,美国仅“官宣”与英国、越南达成协议,而与日本、韩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磋商仍未取得实质突破。“为此,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延长谈判期限、稳定国内舆论,以延续其‘擅长交易’的政治叙事。”柯静分析说。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此次再延长关税暂缓期的同时,还将部分贸易对象划分为“真诚”与“非真诚”国家。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7月6日表示,“一些与美国‘真诚谈判’的国家可能会被推迟征收关税”。对此,柯静分析说,特朗普政府对不同谈判对象实施差别化关税,是一种通过“悬而未决”的模糊策略来制造不确定性的做法,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提升美国自身的谈判杠杆。“关键在于,各国被划分‘真诚’或‘非真诚’的标准,也完全取决于特朗普政府。”
“美国此次延长关税‘大限’是出于谈判策略调整与经济利益权衡的结果。”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钱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说,表面看,特朗普是为谈判争取时间、分化对手,其真实意图在于通过施压重塑所谓“贸易平衡”,迫使贸易伙伴接受更有利于美国的条款,同时推动产业回流、巩固政治支持,并试探国际社会的容忍底线。
钱峰还特别提到,美国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还有制造谈判紧迫感、为国内财政压力争取缓冲空间的意图。
“关税政策的最终成本将转嫁给美国进口商或消费者,若立即实施高关税,可能导致美国通货膨胀加剧,影响金融市场稳定,且美国目前正面临‘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带来的财政负担加重等问题。因此,特朗普也希望通过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为国内财政压力争取缓冲空间。”钱峰分析说。
特朗普“征税信”加剧市场担忧
特朗普面向22国的“征税信”一出,立即招致不少贸易伙伴强烈不满和抗议。7月7日,首批“征税信”发出后,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市场担忧加剧。投资者担心,若关税战再次升温,今年早些时候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混乱局面可能重现。
收到特朗普征收25%关税的信函后,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9日强硬表态称,日本国内将团结一致守护国家利益,在不容妥协的事情上不会妥协,绝对不会牺牲日本的农业。
同一天,巴西总统卢拉也表示,“巴西不会接受被任何人控制”,对特朗普单方面宣布提高巴西输美产品的关税,巴西将予以反制。
作为美国最大的经济伙伴之一,欧盟也强烈批评特朗普的新一轮关税政策。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委员会高级官员7月7日批评说,“我们认为这是特朗普政府的疯狂行为。这无助于美国经济,也无助于欧盟经济,更无助于广泛的全球供应链或全球整体经济”。德国总理默茨近日也表示,德国政府支持对美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搞保护主义损害各方利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月8日再次重申中方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
以开放构建起更多元的市场网络
面对美方充满不确定性的关税措施,柯静在接受采访中特别强调加快构建区域合作与制度性国际协作机制的重要性,指出各方应避免陷入美国的谈判陷阱。“墨西哥、加拿大等国的经验表明,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往往意味着在博弈中更受掣肘。在单边主义压力加剧的背景下,加强区域自贸安排与多边协调机制是各方缓解冲击、稳定预期、分散风险的有效路径。”柯静分析说。
“各方还需增强自身制度韧性与中长期应变能力。”柯静指出,各方应从国家安全、产业结构、政策连续性等维度出发,通过推进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等方式,全面提升对外部冲击的抗压能力,以确保在未来更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具备灵活调整与战略回旋空间。
在钱峰看来,面对美方的蛮横施压,中方应与其他各方明确反对任何以牺牲第三方利益达成的贸易协议,并在稀土等相关领域实施精确反制。此外,中方也将继续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构建起更加多元的市场网络,努力在全球化新格局中赢得更多主动。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国新冠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1日 03版
责任编辑:高秀木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