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放慢脚步,品读城市(人文茶座)

放慢脚步,品读城市(人文茶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6-16 14:11:00 | 点击:4999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历史与现代在此交汇。每条街道、每座建筑、每块砖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的蕴含某个历史片段,有的见证城市更新,还有的寄托了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

  近年来,城市漫游广受青睐,在这个“露天博物馆”中,人们徜徉于街头巷尾,感受城市的气息,体验文化的韵味,探索发展的脉搏。不少地方准确把握城市漫游的人文气息,适时推出特定主题的文化探访路线,为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带来契机,也孕育了新生活新业态新时尚。

  城市漫游,人们往往会避开人流量大的旅游景区,深度体验历史人文景观,沉浸其中。在杭州,宋代文人墨客无论是怀古思幽,还是呼朋引伴,往往“自净慈南屏下天竺过灵鹫,遂游灵隐而归”,这段路线被后人视作经典游览线。彼时,文人雅士一时兴起在山崖石壁留下的题刻,成为今人城市漫游的“攻略”。古与今对话,雅与潮碰撞,让人与城市的情感深度关联。

  如今,南京民间文物爱好者组建“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用脚步丈量四季芳华;“漫步北京”胡同街巷探访路线亮相,为市民、游客打开首都文化之旅的新视角……城市漫游串珠成链,不仅是空间上的联结,更是时间上的延伸。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人们深入每个承载历史记忆的角落,仿佛蹚过文化的长河,打捞中华民族智慧的珍珠。由此,当前城市治理、文化建设等工作也面临新的课题。

  一方面,作为现代人生活工作的聚集地,城市发展是变动不居的,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此,要扩大城市文脉保护范围,增强人文底蕴。不仅保护老宅、古街等承载城市记忆的人文硬底蕴,还应尽量尊重城市内在肌理,保留传统邻里关系和熟人社会结构,保护方言、习俗等人文软底蕴。

  另一方面,城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古老建筑与摩天大楼映衬,传统戏曲与现代街舞同台,城市不断吸收各种文化元素。漫游其中,可以真切感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亮丽风景。不妨借助漫游的东风,践行城市人文经济学,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造血能力,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逐步推动人文价值充分展现。如,注重空间联动,有机串联零散资源,引入创意化年轻化消费新场景。再如,探索建设文化驿站等小而美空间,融旅游、阅读、展览等服务于一体,让城市漫游焕发新风尚。

  城市的面貌,既是其历史赓续的见证,也是文化建设的载体。现代人之所以喜爱城市漫游,根本在于这里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沃土,能从中找到归属和认同。让我们放慢脚步,品读城市韵味,从中获取精神力量和文化滋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6日 07 版)

(责编:白宇、卫嘉)


【作者:黄 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邱兵:写下我的故事 我的记忆 我一去不返的时光

  邱兵的文字有他的声音。  阅读邱兵最新故事集《鲟鱼》时,总能从他的文字中想象到他的语气、音调和态度。此前,我从未见过他,但我一直知道这位资深媒体人的“传说”。邱兵,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文汇报》记者,2003年...

“无声”之花在北疆文化中绽放

7月1日,“文博内蒙古”店员张宇展示新到店的LABUBU娃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盛夏时节,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广场,游客如织、热闹非凡,大家纷纷来此感受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文博内蒙古”文创店门...

【烟火人间】悬崖书吧

 【烟火人间】  传说中的“悬崖书吧”,位于浙江玉环上栈头村景区内。它确实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如果立于低位海滩,需要抬头仰望,才能望到高达几十米的石崖顶端。三层入口处侧面有一片开阔的望海平台,海水是蓝灰色的,此时云开雾散风...

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阅读黄庭坚的《山谷集》,我们会发现从元祐后期到南迁黔南、戎州期间,山谷诗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以经典为诗料进行说理的倾向。“诗料”源自书本或是现实,表现在作法上就是“用事”或者“直写”。两者相反相成,不可偏废。用事过度则易因饾...

一部返璞归真的书话集——评北乔《南人书话》

 在《晦庵书话》中,唐弢曾对书话的特点做过如下概括——“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观之,现代书话虽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形制上的杂糅...

南宋的四大藏书系统与藏书家

 ■陈锴  纵观中国古代的藏书发展史,南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北宋中期问世的雕版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宋的刻印本图书已成为官方与私人藏书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在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新...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图 王仲杰...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2024
06/16
14:11
黄 超
浏览量: 499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