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江西吉安 庐陵文化绽新彩 文旅融合向未来

江西吉安 庐陵文化绽新彩 文旅融合向未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6-01 18:21:27 | 点击:3485


江西省吉安市,古称庐陵,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脉绵长。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庐陵文化积淀深厚,“追求卓越、坚守气节”的文化特质已融入吉安的城市气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5月26日,吉安启动庐陵文化生态旅游节,迎八方来客,以诗文为引,阅吉安历史,品庐陵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吉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以千年庐陵文化为底色,吉安坚定文化强市和旅游强市战略,聚力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以文促旅,打响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攻坚战,以文旅融合发展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脉千年,传承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吉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新的文化使命,从庐陵文化沃土中汲取丰厚滋养,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吉安顺应时代潮流,以新理念新思路,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庐陵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庐陵文化生态旅游节活动期间,吉安将举办2024文化传承发展·钓源对话,邀请国内知名文化旅游专家学者,以对话的方式挖掘庐陵文化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实践案例探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进一步扩大庐陵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对于庐陵文化时代价值的挖掘,吉安从未止步。吉安借助高校、院团、协会等社会各界力量,举办国内外学术研讨、文化交流、文化演出活动,高质量编撰《庐陵文化传承发展丛书》等书籍,持续举办白鹭洲书院讲坛、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等,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交流对话,进一步挖掘庐陵文化内涵,让千年庐陵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让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吉安锚定“三区”战略,全力打好“十大攻坚战”,把文旅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攻坚战作为吉安突围发展的关键一招,不断提振吉安城市声量,唱响吉安文旅品牌,做大做强吉安文旅市场,不断推动吉安农、文、体、旅、商联动发展,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文化搭台,旅游创新,“庐陵十二吉事”绽放古韵新风

吉安的旅游资源丰富,得天独厚。为推动吉安文旅破题发展,吉安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创新。以举办庐陵文化生态旅游节为抓手,创新推出“新庐陵十二吉事”,将庐陵文化和特色民俗相融合,打造大型庐陵文化体验秀,形成吉安鲜明标识。

“庐陵十二吉事”由来已久。宋明以来,庐陵学子常结伴同游,斗诗、曲觞、登塔、探幽、讲经、行令、品茗、点茶、踏青、蹴鞠、投壶、木射,人称“庐陵十二吉事”。

时光穿越千年,吉安创新传录“庐陵十二吉事”,推出“新庐陵十二吉事”,以“吉言、吉诗、吉艺、吉星、吉花、吉茶、吉山、吉水、吉学、吉秀、吉宴、吉礼”,让庐陵文化绽放古韵新风。

当庐陵山水与诗词相遇,“吉诗”惊艳四方。“诗风万里·吉安千年”抖音庐陵诗歌节,以诗词为媒,在全网掀起“同诵庐陵诗词、同传庐陵文化、同游庐陵吉安”的热潮。“跟着诗词游吉安”“吉山吉水吉安游”“全民同诵杨万里”3个抖音话题总浏览量超亿次。

时光穿越,“吉秀”带来国风“潮品”的精致淡雅。在吉州窑、恩江古城等景区,举行国风庐陵COS秀暨“梦回大宋·遇见欧阳修”“宋潮”文化旅游节,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快闪、情景剧演绎、水上音乐剧、短剧创投大会等活动,再掀一波“庐陵风”“庐陵热”。

科技赋能,跨越时空与“吉星”对话。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解缙……吉安发布首批“庐陵天团”数字虚拟人,让历史上的庐陵文化代表人物,为年轻人搭建品味庐陵文化的新桥梁。

在这里,共赴一场庐陵“吉山”之约。“全民健身看吉安”户外运动季暨羊狮慕系列挑战赛开赛,井冈山、青原山、玉笥山等山岳型景区先后举办体育旅游系列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打卡吉安。

庐陵文化生态旅游节以文化为内核、绿色为底色、旅游为载体,邀八方来客在吉安体验“吉事”,感受“步步有景、处处有戏、时时有趣”的大美吉安。

文化唱响,人气热消费旺,助力吉安文旅出新出彩

吉安以庐陵文化生态旅游节为契机,举办首届中国游学旅行大会,发布“高质量游学旅行·庐陵宣言”,推介“信仰里的吉安”“文化里的吉安”“山水里的吉安”“烟火里的吉安”4条主题游学旅行线路,并启动“百城千团游吉安”活动,线上线下引流引客,以庐陵文化滋养游客市民,把文旅流量转变为发展增量。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吉安唱响文化、聚拢人气、做旺消费的务实之举不止于此。传承和发展庐陵文化,打造国内红色旅游优选地、国际知名旅游休闲度假区,吉安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优势,让千年文脉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后河·梦回庐陵景区以船为媒,穿梭千年;钓源古村·十里芳菲文旅综合体绿意盎然,风景如画;桃源梯田风景秀美,让人流连忘返……吉安积极提升景区品质,通过举办“庐陵新年最吉安”等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让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

抢抓赣粤大运河建设和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上升为江西省级发展战略的机遇,吉安以水为媒、借水发力,推进赣江沿线综合治理,重建丹砂渡等多个码头,串联生态景点,打造“最美岸线”,既发展赣江水上旅游业,又构建起通江达海的现代水运体系,更好助力吉安发展。

吉安立足庐陵文化资源,结合城市微更新行动,盘活闲置地块,建设城市书房、文化公园和文化驿站等,打造文化服务圈,以文育人、以文惠民,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在庐陵大地蔚然成风,持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数据来源:中共吉安市委宣传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邱兵:写下我的故事 我的记忆 我一去不返的时光

  邱兵的文字有他的声音。  阅读邱兵最新故事集《鲟鱼》时,总能从他的文字中想象到他的语气、音调和态度。此前,我从未见过他,但我一直知道这位资深媒体人的“传说”。邱兵,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文汇报》记者,2003年...

“无声”之花在北疆文化中绽放

7月1日,“文博内蒙古”店员张宇展示新到店的LABUBU娃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盛夏时节,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广场,游客如织、热闹非凡,大家纷纷来此感受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文博内蒙古”文创店门...

【烟火人间】悬崖书吧

 【烟火人间】  传说中的“悬崖书吧”,位于浙江玉环上栈头村景区内。它确实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如果立于低位海滩,需要抬头仰望,才能望到高达几十米的石崖顶端。三层入口处侧面有一片开阔的望海平台,海水是蓝灰色的,此时云开雾散风...

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阅读黄庭坚的《山谷集》,我们会发现从元祐后期到南迁黔南、戎州期间,山谷诗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以经典为诗料进行说理的倾向。“诗料”源自书本或是现实,表现在作法上就是“用事”或者“直写”。两者相反相成,不可偏废。用事过度则易因饾...

一部返璞归真的书话集——评北乔《南人书话》

 在《晦庵书话》中,唐弢曾对书话的特点做过如下概括——“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观之,现代书话虽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形制上的杂糅...

南宋的四大藏书系统与藏书家

 ■陈锴  纵观中国古代的藏书发展史,南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北宋中期问世的雕版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宋的刻印本图书已成为官方与私人藏书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在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新...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图 王仲杰...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2024
06/01
18:21
浏览量: 348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