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期待苏中各领域合作更上一层楼”——访苏里南总统单多吉

“期待苏中各领域合作更上一层楼”——访苏里南总统单多吉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4-15 13:22:25 | 点击:9858

新华社帕拉马里博4月10日电 题:“期待苏中各领域合作更上一层楼”——访苏里南总统单多吉

新华社记者何冰 王植樱 王林园

“苏里南与中国的关系久经考验,友谊源远流长,期待苏中各领域合作更上一层楼。”苏里南总统昌德利卡佩尔萨德·单多吉日前在首都帕拉马里博总统办公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苏里南位于南美洲北部,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人口逾60万。“中国是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经济体。”单多吉说,“作为小国,我们可以向大国学习。”

2018年5月,苏里南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2019年11月,双方签署“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中苏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诸多合作,机场公路、瓦尼卡医院、村庄微电网光伏项目、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中国企业深耕苏里南,合作领域广泛,有效惠及当地民生。

单多吉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极大促进了全球互联互通,为包括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在内的各国提供了许多发展基础设施的机会,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合作创造了突破口,所有参与国家都能从这一倡议中获益。

苏里南是最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加勒比国家之一,2024年中苏迎来建交48周年。单多吉表示,建交以来,苏里南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国彼此尊重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谈及区域性多边合作,单多吉表示,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加勒比共同体(加共体)合作有力推进了地区一体化进程,提高了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拉共体和加共体可以为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助力。苏方愿充分利用相关机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平台同中方共同促进南南合作。

苏里南拥有大量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单多吉说:“在气候变化影响下,苏里南面临干旱和海平面上升的极大威胁,我们需要与世界合作,尤其应加强与中国的联系,维持负碳排放,努力向绿色经济和蓝色经济过渡。”

单多吉强调,中国的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有助于苏中两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方面挑战。

单多吉积极评价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我曾代表我所在的政党赴华接受培训,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理念。”单多吉强调,中国政治制度符合国家发展实际,“这帮助中国取得了许多成就,我们可以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学到很多(经验)”。

华人社团是苏里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853年,第一批华人抵苏,从此开始在苏里南兴建家园、创业发展。2014年,春节被确立为苏法定节假日。提及苏首都帕拉马里博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单多吉说,自己就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我不仅过中国春节、中秋节,还会出席华人定居苏里南纪念日的庆祝活动。”

单多吉认为,华侨华人通过在苏传承发展自身文化传统、与各族裔群体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丰富了如钻石般闪耀的苏里南多元文化。

单多吉说,苏里南华人社区促进了苏中人民间的交流合作,现在“可以更上一层楼,即加强苏中两国在政府和私营等层面的双边关系,促进文化、商业和投资领域的合作”。他强调,苏中两国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与尊重。

单多吉将于4月11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谈及此次访华的计划与期待,单多吉表示,苏中在基础设施、农林渔业、防灾减灾和能源矿产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中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能够为苏里南带来更高层次的发展”。他说:“此次访华期间,我将专门为私营企业留出三四天时间,希望能促成更多中国企业赴苏里南投资,深化苏中双边合作。”(参与记者:李梦馨)


【责任编辑:申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邱兵:写下我的故事 我的记忆 我一去不返的时光

  邱兵的文字有他的声音。  阅读邱兵最新故事集《鲟鱼》时,总能从他的文字中想象到他的语气、音调和态度。此前,我从未见过他,但我一直知道这位资深媒体人的“传说”。邱兵,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文汇报》记者,2003年...

“无声”之花在北疆文化中绽放

7月1日,“文博内蒙古”店员张宇展示新到店的LABUBU娃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盛夏时节,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广场,游客如织、热闹非凡,大家纷纷来此感受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文博内蒙古”文创店门...

【烟火人间】悬崖书吧

 【烟火人间】  传说中的“悬崖书吧”,位于浙江玉环上栈头村景区内。它确实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如果立于低位海滩,需要抬头仰望,才能望到高达几十米的石崖顶端。三层入口处侧面有一片开阔的望海平台,海水是蓝灰色的,此时云开雾散风...

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阅读黄庭坚的《山谷集》,我们会发现从元祐后期到南迁黔南、戎州期间,山谷诗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以经典为诗料进行说理的倾向。“诗料”源自书本或是现实,表现在作法上就是“用事”或者“直写”。两者相反相成,不可偏废。用事过度则易因饾...

一部返璞归真的书话集——评北乔《南人书话》

 在《晦庵书话》中,唐弢曾对书话的特点做过如下概括——“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观之,现代书话虽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形制上的杂糅...

南宋的四大藏书系统与藏书家

 ■陈锴  纵观中国古代的藏书发展史,南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北宋中期问世的雕版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宋的刻印本图书已成为官方与私人藏书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在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新...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图 王仲杰...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2024
04/15
13:22
浏览量: 985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