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埃及前外长:坚持公平秩序,共享发展成果

埃及前外长:坚持公平秩序,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4-15 13:20:53 | 点击:9450

导读

近年来,西方国家逐渐背离多边国际秩序,滥用政治经济霸权,造成全球治理失衡。广大发展中国家迫切要求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发言权,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国始终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同各国展开广泛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应当尊重多元文明,坚持对话合作,为全人类共创美好未来。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纳比尔·法赫米

(Nabil Fahmy)埃及前外交部长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高级访问研究员

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更为公正的国际秩序。所谓“公正”,一方面指的是后殖民时代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应当平等,另一方面指的是发展成果应当由各国共享。这是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已成为西方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冷战时期是不结盟运动的一员,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之间的竞争中不“站队”任何一方。

在冷战期间,发展中国家对构建公正秩序和在大国之间保持中立的渴望,在多个层面上符合中国的核心利益关切。中国期望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与大国相当的角色,这一点可以通过其获得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得以佐证。此外,中国以理性的视角理解并依法积极推进国内的经济发展,以增进人民福祉。

这种双重共同愿望的一个显著结果是,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成为多边主义,尤其是联合国体系的坚定支持者。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却开始对国际关系中多边主义的作用产生了怀疑,觉得它对维护自身利益作用不大,甚至形成拖累。


图片来源:新华社

冷战结束后,在更为广泛的多边框架之外,众多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合作组织蓬勃兴起。这些组织最初成立的基础是社会经济的协调合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扩展至政治协商领域。然而随着美俄关系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许多这样的组织也经历了重大波折。七国集团(G7)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最初由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组成,1997年至2014年期间俄罗斯也曾短暂加入,成为“G8”。

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加入或建立了这些国际组织,以增强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随着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担忧日益加深(尤其是在当前的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以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这一趋势正不断加强。例如,金砖国家近期扩员,新成员包括埃及、埃塞俄比亚、伊朗、沙特和阿联酋。目前还有超过30个国家表示有兴趣加入金砖国家。

西方国家经常向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出警示,强调这些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广泛合作关系中存在利益差异。同时,它们对这些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关系密切背后的动机提出了质疑。然而,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均致力于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包容、更具代表性、更能有效解决当前挑战的方向发展,这是战略和根本上的契合。因此,它们承诺将共同努力以实现这一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社

此外,还有其他几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日益增强的亲和力。通常,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济援助和财政支持被认为是主要驱动力。的确,经济援助和支持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那些面临迫切发展需求或追求实质性发展战略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往往会倾向于接受在规模和条件上更有利的援助。

但同样重要的是,在中国提出的国际关系理念中,核心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将从根本上实现发展中国家对改革后世界秩序的期望,使其更加符合自身利益。

“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行动的重要体现,该倡议构建了一种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全球合作框架。它与区域性多边发展机制密切相关,目前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加入,并吸引了超过380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大多数资金来自中国。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全球发展倡议以多边项目为基础,旨在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特别是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实现更绿色、更平衡的发展。

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了相互依存的国际伙伴关系、合作与对话,强调必须尊重国家主权,遵守《联合国宪章》,并通过对话解决冲突。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利用我们的差异性来互补,最终实现共同利益。因为归根结底,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未来,这个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以上四项中国倡议本质上是面向整个国际社会的。它们的许多框架原则对中国的现代化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有望增强全球更美好未来的前景。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将确定各自的发展重点和安全关切,选择各自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坚持合作、对话、尊重多元文明、尊重大自然,将极大增进全球人类福祉。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Fair shake"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实习生程飘然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申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邱兵:写下我的故事 我的记忆 我一去不返的时光

  邱兵的文字有他的声音。  阅读邱兵最新故事集《鲟鱼》时,总能从他的文字中想象到他的语气、音调和态度。此前,我从未见过他,但我一直知道这位资深媒体人的“传说”。邱兵,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文汇报》记者,2003年...

“无声”之花在北疆文化中绽放

7月1日,“文博内蒙古”店员张宇展示新到店的LABUBU娃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盛夏时节,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广场,游客如织、热闹非凡,大家纷纷来此感受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文博内蒙古”文创店门...

【烟火人间】悬崖书吧

 【烟火人间】  传说中的“悬崖书吧”,位于浙江玉环上栈头村景区内。它确实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如果立于低位海滩,需要抬头仰望,才能望到高达几十米的石崖顶端。三层入口处侧面有一片开阔的望海平台,海水是蓝灰色的,此时云开雾散风...

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阅读黄庭坚的《山谷集》,我们会发现从元祐后期到南迁黔南、戎州期间,山谷诗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以经典为诗料进行说理的倾向。“诗料”源自书本或是现实,表现在作法上就是“用事”或者“直写”。两者相反相成,不可偏废。用事过度则易因饾...

一部返璞归真的书话集——评北乔《南人书话》

 在《晦庵书话》中,唐弢曾对书话的特点做过如下概括——“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观之,现代书话虽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形制上的杂糅...

南宋的四大藏书系统与藏书家

 ■陈锴  纵观中国古代的藏书发展史,南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北宋中期问世的雕版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宋的刻印本图书已成为官方与私人藏书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在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新...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图 王仲杰...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2024
04/15
13:20
浏览量: 945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