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纪念茅盾128周年诞辰 《文艺阵地》原刊入藏浙江桐乡

纪念茅盾128周年诞辰 《文艺阵地》原刊入藏浙江桐乡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时间:2024-07-06 11:48:07 | 点击:3716

“今天能把祖父保存80余年的茅盾作品送到茅盾纪念馆,也算是对茅公与祖父缘分的一个圆满交待,这是赠得其所。”藏品捐赠者顾宝炎先生的儿子顾力沛说。

7月4日,是茅盾128周年诞辰。当日,浙江桐乡乌镇观前街17号茅盾纪念馆,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由茅盾主编的49期《文艺阵地》原刊。

一册册泛黄的书籍,饱含岁月沧桑,既是时代的呐喊,也是茅盾投身革命的见证。

作为中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茅盾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17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由其主编的《文艺阵地》,是他以笔为枪,作为进步文艺界代表,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洪流的写照。

“据统计,上海图书馆馆藏《文艺阵地》60期,现在我们有49期。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上海图书馆和桐乡茅盾纪念馆是收藏《文艺阵地》最为齐全的两家单位。”桐乡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肖志明激动地说道。

乌镇观前街,小巷悠悠,时常传来青石板上的回响。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在这座底蕴深厚的江南古镇,12岁时就将“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视为一生的追求。他不仅是文学巨匠,也是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对于一代文学巨匠茅盾,家乡人、学者们从不吝啬表达诚挚的敬意。

顾力沛先生的祖父顾家幹是茅盾生前友人,他在中学时代开始组织读书会,学习进步书刊,其中就有包括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并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祖父对茅盾先生十分敬仰,神交已久。”顾力沛先生讲述了祖父辈与茅盾的过往故事。1945年,顾力沛的舅公于再先生在西南联大“一二·一”运动中牺牲,茅盾就该事件随即发表了文章,表达愤慨和抗议。之后,其祖父编辑出版的“一二·一”运动纪念集就收录了茅盾的这篇文章。

20世纪70年代,顾力沛祖父顾家幹退休,常致信茅盾问候,两人畅叙往事。茅盾曾赠送其墨宝一幅,后常年悬挂在顾家幹的卧室中,见证着老一辈知识分子相互交往中的热情坦诚、知情重义。

为何要将《文艺阵地》全数捐赠?顾力沛也代表父亲顾宝炎解答。“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者大多已去世,留下了大批相关珍贵文物,如何妥善处理?”顾力沛表示,无外乎四种方式,后代继续珍藏、作为拍品拍卖、不分青红皂白扔掉、捐献给纪念馆。

“2024年大年初二,我们来到了乌镇,茅盾纪念馆副馆长庄玉萍热情接待我们,后又登门拜访,令人感动。”顾力沛一家深深感到,藏品捐赠给纪念馆最为合适、值得信任、赠得其所。

左手文学,右手革命。茅盾的一生,是厚重的一生。

现场,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杨扬教授还做了专题讲座“《文艺阵地》与文学史研究的点点滴滴”,与线上线下观众一同走近茅盾。(胡丰盛 黄彦君 叶银芬 庄玉萍)

(责编:杨虞波罗、陈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邱兵:写下我的故事 我的记忆 我一去不返的时光

  邱兵的文字有他的声音。  阅读邱兵最新故事集《鲟鱼》时,总能从他的文字中想象到他的语气、音调和态度。此前,我从未见过他,但我一直知道这位资深媒体人的“传说”。邱兵,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文汇报》记者,2003年...

“无声”之花在北疆文化中绽放

7月1日,“文博内蒙古”店员张宇展示新到店的LABUBU娃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盛夏时节,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广场,游客如织、热闹非凡,大家纷纷来此感受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文博内蒙古”文创店门...

【烟火人间】悬崖书吧

 【烟火人间】  传说中的“悬崖书吧”,位于浙江玉环上栈头村景区内。它确实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如果立于低位海滩,需要抬头仰望,才能望到高达几十米的石崖顶端。三层入口处侧面有一片开阔的望海平台,海水是蓝灰色的,此时云开雾散风...

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阅读黄庭坚的《山谷集》,我们会发现从元祐后期到南迁黔南、戎州期间,山谷诗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以经典为诗料进行说理的倾向。“诗料”源自书本或是现实,表现在作法上就是“用事”或者“直写”。两者相反相成,不可偏废。用事过度则易因饾...

一部返璞归真的书话集——评北乔《南人书话》

 在《晦庵书话》中,唐弢曾对书话的特点做过如下概括——“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观之,现代书话虽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形制上的杂糅...

南宋的四大藏书系统与藏书家

 ■陈锴  纵观中国古代的藏书发展史,南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北宋中期问世的雕版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宋的刻印本图书已成为官方与私人藏书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在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新...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图 王仲杰...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2024
07/06
11:48
浏览量: 37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