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从高山村小到城镇学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组建了60多个合唱团—— 大凉山里动人的歌声(艺近人和)

从高山村小到城镇学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组建了60多个合唱团—— 大凉山里动人的歌声(艺近人和)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1-30 17:28:17 | 点击:8465

原标题:大凉山里动人的歌声(艺近人和)

  核心阅读

  大凉山的音乐教育水平正在稳步提升。去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各级各类学校举办艺术节超过2700次,美育之风覆盖城乡。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在制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从经费保障、课程设置、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助力孩子们的音乐梦。

  合唱团“出山”的步子加快了。从县市的文艺比赛到成都的演出,吉布小龙和妞妞们得到更多成长。今年6月,他们又登上中央音乐学院的舞台。

  10月,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大槽乡的路上,一场秋雨突降,山色平添秋意。“金沙江水向东流,索玛花开满山头。小小妞妞在哼唱,风中歌声绕啊绕。”孩子们的欢快歌声传来。大槽乡中心小学的“妞妞合唱团”远近闻名,在这里,音乐老师带领40多名学生,歌唱家乡的变化和成长的故事,山乡童年有了音符的跃动。

  凉山娃娃有音乐天赋,但受条件所限,音乐教育一度成为稀缺资源。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当地中小学组建了60多个合唱团,从老师们扎根播种到社会各界帮扶支持,从高山上的村小到城镇里的现代化学校,天籁童声唱出大山里最动听的旋律。

  听歌、排练、玩耍……合唱团仿佛一个大家庭,大家分享着彼此的快乐与牵挂,腼腆的妞妞们不再怯场

  每逢阳光灿烂的日子,大槽乡中心小学旁的田埂上,总会传来阵阵歌声。吉他声与童声相和,那是音乐老师吉布小龙和孩子们在放歌。

  吉布小龙是土生土长的大槽乡人,从小爱唱歌,凭借一副好嗓子考入四川音乐学院。“读了大学才知道,山里娃与城市孩子的音乐基础存在一定差距。不少城市孩子自小学琴,而山里孩子几乎没上过音乐课。”

  毕业后,吉布小龙追寻自己的音乐梦,组乐队、出专辑,辗转各大城市演出。一次走进成都学校参观的经历改变了他。音乐课堂上,师生们围坐在一起,跟着节拍齐声歌唱,吉布小龙听得入迷。走出校门,他给在家乡做教师的父亲拨去电话:“音乐课现在怎么样?”父亲回答:“没有什么变化。”

  2016年,吉布小龙回到大凉山,成了一名音乐老师。他铆足了劲,想培养出优秀的歌手。真正接触学生后,最初的想法变了。吉布小龙所在的大槽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占比很高,孩子们长期缺乏鼓励与关爱,尤其是女孩,嗓音再好,也没有勇气在人前歌唱。吉布小龙决定组建合唱团:“让音乐陪伴孩子们成长,让更多孩子拥有更加健康快乐的童年。”

  “妞妞”是当地人对年幼女孩的称呼,大槽乡中心小学合唱团由此得名。“蓝妞妞”“黑妞妞”“卷妞妞”……妞妞合唱团的每个成员都有昵称。

  听歌、排练、玩耍……合唱团仿佛一个大家庭,大家分享着彼此的快乐与牵挂,腼腆的妞妞们不再怯场。日复一日地排练,音乐教室的窗前逐渐挤满观众。唱歌会不会影响学业?妞妞们用自信的歌声回应质疑。“歌声比话语更有力,许多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连声道谢。”在吉布小龙看来,妞妞们勇于坚持梦想,这是人生中的重要一步。

  相距80多公里的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市,大厦林立,街巷整洁。西昌天立学校的音乐教室,宽敞明亮、乐器齐全,学校还设立了专业的演播厅。

  曹冲是天立学校“彩虹合唱团”的领队。从音乐学院毕业后,他的追梦之路有些坎坷,成为教师本是迷茫中的过渡选择,可是,“跟孩子们在一起后,就离不开这个岗位了”。孩子们学业压力大,玩耍的空间与时间一再压缩,短视频的兴起带来信息洪流……曹冲心里着急。

  吉他插上电,身着牛仔夹克的曹冲用手潇洒扫着琴弦。他的教学风格新潮又阳光,教的歌曲《送你一朵小红花》《向云端》在网络上流行,歌曲内涵积极向上。“学生会从好听的旋律入门,慢慢领会歌词,形成健康的欣赏习惯。”

  “想象歌词里的场景,云上的微风向你吹来”“别晃那么夸张,是微风,不是飓风”……排练时,教室里总是欢声笑语。曹冲说:“合唱团是孩子们的乐园,一起笑、一起唱,他们在这里学会协作,收获友情。”

  排练有时在田埂上,有时在溪边,有时在山里,孩子们的歌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我不怕森林深处凶猛的豺狼,我翻过高山深谷看见了彩虹。”已经升入初中的保机莫尔各最爱这首《勇敢的妞妞》,不经意间就会唱起来。

  这首歌是吉布小龙写给她的。学校与家之间,隔着连绵山路,保机莫尔各每天都要独自走过。夜幕降临山林,归家之路陡然阴森,不知不觉间,眼眶里泪水打转。“能有首歌壮壮胆该多好。”保机莫尔各把心愿告诉老师,当天晚上,吉布小龙就写了这首歌。

  “老师鼓励我直面恐惧,害怕了,就唱《勇敢的妞妞》。”一路走,一路高唱,好像妞妞们都在身边,保机莫尔各再也不怕了。仿佛阳光洒进了生活,性格敏感的她变得开朗,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考入了西昌市的中学。

  吉布小龙为合唱团创作了10多首童谣。《下雨啦》唱万物等待雨水降临;“复兴号”开进凉山,他兴奋地写下《孜莫格尼动车开进我家乡》……歌曲记录大山与妞妞的变化,寄托着他们的期望,唱出他们的故事。

  “我对着大山歌唱,歌声都飘向山岗。人们都去了远方,我一直在守望。”这首《听见妞妞》,对六年级的吉夫日作意义非凡。妈妈在外打工,一年到头,母女二人难得相聚。“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里话。”电话这头,吉夫日作唱给妈妈听,电话那头,妈妈低声抽泣。“那年春节,妈妈提前回了家,又多待了好一阵子。”吉夫日作说。

  妞妞合唱团的排练有时在田埂上,有时在溪边,有时在山里,孩子们的歌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然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吉布小龙常这样说,“哪怕长大后,我们也能从他们的歌声里听见山泉与鸟鸣。”

  操场上,一群姑娘正列队准备排练,她们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女子母语合唱团,成员是来自各县(市)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师资紧缺,在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的罗国庆受邀成为指导老师。教这群姑娘唱歌,成了罗老师退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在中学指导合唱团,专业知识是重中之重。分解和弦,处理连音、跳音,声部配合、和声训练,罗老师一一倾囊相授。她对学生们严格要求,对自己的要求也一点没松懈: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合唱知识,她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弹琴、指挥、创作,老底子落后时代了,她就借助互联网学习,书房的灯常常亮到深夜。

  “我想一直唱下去。唱歌不只是为了娱乐,我们心里好像聚起一股劲儿,要在排练中做到最好。”坐在操场边,合唱团主唱阿皮史规划自己的未来,她要向着梦中舞台上那个发光的“我”努力奔去。

  纯净的童声直抵观众心灵,阳光下的乡村生活跃然眼前,孩子们的歌唱赢得广大观众“点赞”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灯火辉煌,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伴随五星红旗缓缓入场,“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各族儿童身着绮丽服装开唱,天籁般的歌声传遍世界。

  掌声与喝彩奔涌而来,站在亿万观众目光的焦点,领唱的凉山姑娘吉好有果并没有紧张,镜头记录下她真诚又自信的微笑。

  吉好有果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她回忆,从前村里贫困,音像设备少见,有乡亲添置影碟机,院里坐满爱唱歌的孩子,非要把碟片里的新歌学会才肯散去。后来,吉好有果来到西昌天立学校求学。山里娃褪去腼腆与自卑,并不容易。面对知识面广、外向活泼的同学们,吉好有果感到格格不入。

  “无论来自哪里,当声音汇聚在一起,大家就不再有差别。”学校彩虹合唱团的老师这样鼓励她。第一次进演播厅排练,吉好有果紧张得发抖,等到演唱开始,一切不适都随歌声消失了。“别怕,勇敢融入就好。”吉好有果说,自己在合唱团交到了朋友,校园生活也进入正轨。

  “凉山的孩子,能登上更大的舞台吗?”吉布小龙一度没有信心。2022年初,妞妞合唱团受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他带着孩子们第一次来到北京。

  一路发生了不少小插曲。飞机上,学生紧紧搂住吉布小龙的胳膊;北京街头,大家仰望着高楼大厦,有人差点掉队;录制现场,灯光、乐队场面宏大,几个胆小的妞妞吓哭了。这些让吉布小龙异常紧张,每晚回到酒店,他都要组织加练,“生怕出岔子,打击她们的信心”。

  孩子们的表现远超他的预期。舞台摆上青山布景,合唱团将同样来自凉山的歌手围在中间,合唱一曲《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纯净的童声直抵观众心灵,阳光下的乡村生活跃然眼前。她们唱哭了不少现场嘉宾,也赢得广大观众“点赞”。

  合唱团“出山”的步子加快了。从县市的文艺比赛到成都的演出,吉布小龙和妞妞们得到更多成长。今年6月,他们又登上中央音乐学院的舞台。聚光灯下,山里娃娃不再惊慌失措,更放松地享受着演出。

  信心在路上累积。吉夫日作现在是合唱团的主力,与大城市的优秀儿童“同台竞技”了多次。“我们能把凉山活泼的形象唱出来,就是最棒的!”吉夫日作说。

  来自各界的关怀激励着师生。吉布小龙在短视频平台上为妞妞合唱团注册了账号,把日常排练的视频传上去,不少网友慕名而来,为学校捐赠物资、资助贫困学生。视频下方的暖心评论,他与妞妞们一条条地读,看到“她们就是凉山最美的名片”这句,师生都激动了。

  大凉山的音乐教育水平正在稳步提升。去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各级各类学校举办艺术节超过2700次,美育之风覆盖城乡。目前,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在制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从经费保障、课程设置、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助力孩子们的音乐梦。

  吉好有果说,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开幕那天,乡亲提前聚在她家的电视前,为她加油鼓劲。“凉山在我背后呢,这样想着,就不紧张了。”她在修习声乐课程,以后还想去更多城市、更多国家学习,“等到学成了,我要回凉山做一名音乐老师,让幸福的歌声响彻大山。”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青藏高原人工草地面积34年来增加2.4倍

  科技日报讯 (记者 颉满斌)记者7月7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教授贺金生团队研究发现,从1988年到2021年,青藏高原人工草地面积增加了2.4倍,其中青海省的增长尤为突出。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

让文化甘露润泽百姓心田

 在省级文化特派员驻地浙江温岭石塘镇里箬村,网络达人、新温岭人等一起表演国家级非遗大奏鼓。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图为福建泉州头戴簪花的“水浒英雄”亮相泉州府文庙广场等景点。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乌兰牧骑队员在草原上为群...

我为“家乡”设计非遗文创IP

“接到为‘第二家乡’设计文旅文创形象的任务,既兴奋又紧张,想到作品未来可能出现在景区和文创店,便充满干劲!”安徽池州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左宗鹏告诉记者。  经过前期调研和设计打磨,包括左宗鹏在内的20名师生为池州...

上海最大规模非成套“旧改”项目完成——告别“老破小” 居民原地喜搬新房

6月29日,第一批拿到新家钥匙的彭一小区居民。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自今年6月29日起,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陆续拿到钥匙,走进经过原址拆除重建的新家。72岁的居民赵启明感慨万千:“我先后在这儿住了...

北京平谷用咖啡“萃取”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市平谷区博物馆飘着咖啡香的会场里,一场关于“教育如何助力农业中关村”的讨论激发了在场人员的灵感。这不是普通的下午茶聚会,而是平谷区创新推出的“人才咖啡日”首场活动——政府部门负责...

江西理工大学学子对话老党员 寻觅信仰路

 7月1日清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82岁老党员谢世超在门前等候着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红土青苗社会实践服务队。正逢党的生日,他要给青年学子们讲讲那些刻在骨头里的红色记忆。  入伍从军:雪地从军路上的...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2023
11/30
17:28
浏览量: 846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