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群众来信 >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邵书琴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邵书琴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5-03-22 16:25:44 | 点击:255

图为邵书琴(后排左二)邀请志愿者到牧场小学开展活动。

受访者供图

喀喇昆仑山脚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托云牧场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被称为“云端牧场”,是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

广东姑娘邵书琴在这里服务了10多年,被当地人称为“柯兰姑娘”。在柯尔克孜语里,“柯兰”是“勇敢”的意思。

“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2013年,邵书琴作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新疆。岗前培训时,得知自己将被分配到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机关工作,她主动找到领导申请去团场,“我想到更加基层的地方锻炼自己,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培训结束,邵书琴被分配到了托云牧场工会。“听着这个名字就觉得很美,以为是个水草丰茂、风景秀丽的地方。”邵书琴说。来市里接她的牧场领导却跟她开玩笑:“你要想清楚啊,可别到了之后,又让我找车把你送回来。”

车行在崎岖的土路上,越走越荒凉,飞扬的尘土遮住了视线。邵书琴没想到的是,牧场连商店和饭馆都没有,只有一个铁皮房子搭的简易小卖部,买菜要去6公里外的托帕口岸。整个牧场只有8栋楼房,总人口1000多人,其中场部400多人,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

从广州到乌鲁木齐,从南方城市到西北边疆,没见过的戈壁风沙、不习惯的饮食、不通晓的语言,对邵书琴来说,刚到托云牧场的那一年,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困难。

就在大家都担心这个瘦弱的南方姑娘“哭鼻子”时,邵书琴却顾不得茫然和失落,迅速投入志愿服务,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既然来了,就好好干!”

“从没感觉过这么被需要”

很快,邵书琴交到了第一个朋友,一个叫加米亚的小姑娘,在牧场的红军小学读书。邵书琴去学校看望她时了解到,这里有140多个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几十上百公里外放牧。

工作之余,邵书琴在学校开起了“梦想课堂”。她说,孩子们大多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我愿意成为那座连接边陲牧场与广阔世界的桥梁”。

在喀什市工作的志愿者小伙伴被邵书琴发动起来,周末到牧场陪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有个叫努尔孜亚的小姑娘,说喜欢编排舞蹈,邵书琴就联系到舞蹈编导专业的朋友,给努尔孜亚视频直播这个专业如何上课。后来,小姑娘如愿考上了大学。

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了,邵书琴面临分别。孩子们纷纷往她房间里塞纸条,写着“姐姐不要走”,老乡们也送来了羊肉、奶酪,希望她能留下来。“从没感觉过这么被需要。”邵书琴和家里人商量后,选择留下来,成为托云牧场建场以来第一个留下工作的女大学生志愿者。

“与托云牧场共同成长”

2016年,邵书琴被选举为第三师托云牧场祥云社区党支部书记。

为解决当地群众吃菜困难,邵书琴尝试带着职工自己种大棚蔬菜。她请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的菜农帮忙,建起4个大棚。当第一批小青菜收获时,场部干部职工每人都分到了一小把,大家直夸邵书琴敢想、敢干。

柯尔克孜族婚嫁、节日都要做新衣、新被、挂毯等。职工吐孔·沙热刺绣活儿做得好,带着两三个亲戚做起刺绣生意,但活儿多时来不及做,不得不放弃一些订单。邵书琴帮她将周边的绣娘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最多时有60多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这几年,合作社参加了不少展会,还制作了小骆驼、小毡帽等工艺品,销量很不错。

托云牧场的羊肉好吃,三连的阿依甫·库瓦一直在做羊肉销售,但仅限于当地,且价格不高。邵书琴灵机一动:将羊肉分装成礼盒线上销售,岂不是附加值更高?在牧场领导支持下,当地首个青年创业就业电子商务孵化基地成立了,邵书琴带着阿依甫开了微店,还在广东东莞市一家供销社设立了专柜,拿到了500吨的批量订单。

牧场越变越好,邵书琴与牧场的感情越来越深。她说:“与托云牧场共同成长,参与和见证它越来越好,感觉很棒。”

邵书琴在牧场成了家,有了孩子。柯尔克孜族朋友纷纷来道喜,并给孩子取名“玉米提”,寓意“希望”与“未来”。邵书琴忙的时候,总有人给她送来包好的饺子,帮这帮那。

去年底,邵书琴当选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西部,参与到西部建设中来。今年初,邵书琴被调到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自贸试验区管理局工作,“虽然岗位变了,但守边、兴边、富边的理想永远不会变。”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2日 07 版)

责任编辑:李婧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做“钢铁驼队”的青年“破壁者”

  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青年员工讲述中欧班列的故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华锡/摄  如果想把中欧班列从河南到欧洲这趟“西行之路”变成“万里通途”,首先要拿到沿途各国关口通道的“通关文牒”,这一路的艰辛,可以用“...

核心诉求分歧难消 美欧贸易谈判未有突破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综述|核心诉求分歧难消 美欧贸易谈判未有突破  新华社记者闫洁 康逸  美欧贸易谈判4日仍未取得突破,谈判预计将持续至本周末。了解情况的欧盟外交官透露,欧盟希望在7月9日前与美国就关税...

孩子开心 家长放心

  7月3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水部街道莲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正在指导孩子识别荷花形态。  谢贵明 摄  7月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开设“暑期学戏曲 童星展风采”戏曲公益课堂,孩子在马花堂文化空间体验戏曲妆...

引导孩子假期科学触网

  在安排合理的学业任务之余,家长要想方设法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并在假期初始阶段一起制定具体的网络使用细则  暑期已经开始,许多孩子放假在家,容易沉迷网络。这既影响学习,也伤害视力和身体,甚至可能有其他隐患,令人担忧。如...

北京顺义区南彩镇  这样的举报是否存在

       ----关于顺义区南彩镇小营村村支部书记侯军涉嫌伪造多份评估报告,侵占村民王凤英合法财产的反映:每日新闻网第五编辑部(TH)近日,本网不断接到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周瑞屏的反映,说南彩镇小营村

赴农村基层年轻干部如何上好乡土适应必修课?

  “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却要在村里指导农民种地,真是无从下手。”这是许多赴农村基层年轻干部的任职挑战。当代中国正值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成千上万的年轻干部奔赴农村基层,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然而,在推进人才下乡的实...

整治违规吃喝,不是一阵风不能一刀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开展,全党上下针对违规吃喝问题坚持露头就打、从严查处。但还有个别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聚餐饮酒,反映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也能看出违规吃喝“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

东南西北中——暑期研学去这里 “课本里的大千世界”系列海报之建筑篇

  编者按:  从江南水乡的诗意建筑,到西南边陲的绚丽民族风情;从丝路驼铃的历史回响,到百年学府的智慧之光,再到红色热土的峥嵘岁月……当书本里的方块字变成眼前的实景,知识便有了温度。这个暑假,我们推出“课本里的大千世界”...

每分钟阅读6000字?别让“全脑开发”收割儿童早教

 “记忆力提升20倍”“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6000字”……前不久,《法治日报》记者来到北京的一家全脑开发机构,在其宣传页上看到这些描述。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因此,儿童智力开发受到家长关注,相关产品层出不穷。...

“红色工坊”点燃共富星火

  近年来,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南镇常家村的老校舍旧址上,返乡创业者王健打造了一个“玻璃制品车间”,每天“吞吐”数千平方米的玻璃原片,带动10余名村民月均增收6000元。“顾家、增收两不误,能在家门口就业,是村里人最大...

2025
03/22
16:25
浏览量: 25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冲击连片亩产1200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蒙自示范基地移栽秧苗见闻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宁夏青铜峡市 为何如此违背民心强拆砖厂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上海市信访部门 这样解决信访问题是否正确

河北承德丰宁县大阁镇河东村五组疑违反国家法律  子女占地补偿款不给发放

河北承德丰宁县大阁镇河东村五组疑违反国家法律 子女占地补偿款不给发放

某银行长春分行诈骗七千万迄今为止依旧逍遥法外

某银行长春分行诈骗七千万迄今为止依旧逍遥法外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