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新华全媒+|记者手记:“爷俩儿”传承中端牢饭碗的信心所在

新华全媒+|记者手记:“爷俩儿”传承中端牢饭碗的信心所在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06-02 15:18:34 | 点击:2627

新华社西安6月1日电 题:记者手记:“爷俩儿”传承中端牢饭碗的信心所在

  新华社记者刘彤、邵瑞、邹竞一

  孟夏时节,陕西西安,钟楼东南约20公里的秦岭脚下,连片麦田已泛金黄,大规模机收即将开始。

  1日一大早,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薛拓,在晨露将起时,就挂上毛巾、提起水杯、头顶草帽、奔向田间。他要在今天开镰前,再掐几穗麦秸,再搓几株麦穗……他要对今年小麦的亩产和质量,心里有本“明白账”。

  掐指一算,记者与薛拓相识,已超十年。

  十年间,薛拓完成了从普通粮农到新型职业农民,再到粮食生产合作社负责人身份的多次转变。转换的,是薛拓的角色;不变的,是他对多打粮、打好粮的坚守。

  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长丰合作社已发展成托管土地超3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近2万亩,农机作业服务、农资供应年销售等超1000万元的现代化专业合作社。

  服务粮食生产全过程,在解决“谁来种地”难题的同时,让合作社不断壮大。薛拓的坚守,引发了儿子薛强的兴趣。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并非农学科班出身的薛强,作为一名“80后”,却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涨跌异常敏感,对灌溉、犁地、机收等生产成本精打细算,对亩均产量、增收幅度和粮食价格熟稔于心。“做本分的农民,种好地、多打粮,是父辈传递给我的信念。”薛强说。

  6月1日,收割机在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作业。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带着对发展粮食种植的思考,稳稳接过父亲递来的“接力棒”后,作为陕西省人大代表的薛强,先后提出了采取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应注重“防虫保粮”等多项提案。一项项稳粮、支农举措,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陆续出台。“凡事,都有传承。种粮,也不例外。”父子俩异口同声。

  代代传承坚守田间,薪火相续端牢饭碗。类似薛拓父子俩,下田两代人、种粮父子兵的情形,在陕西还有许多。对土地的眷恋、对粮食的不舍,让他们坚定着自己无悔的选择。

  西安往北,阎良区武屯街道沟王村。

  西安市阎良区农业新品种试验站站长万光辉,在正盛的日头下,伴着清甜麦香,奔走在金黄色田间。

  “与小麦新品种相伴,让我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2011年,父亲万勇在弥留之际,一再叮嘱我:要继续做好小麦育种这件大事。”万光辉说。彼时,万勇留下的,是他和同伴先后完成的316个小麦新品种选育,其中耐旱、防倒伏品种“阎麦8911”种植面积超一千万亩。

  接续父亲的愿望,让一株小麦结出更多麦穗,让农民丰收增产,是万光辉不变的信念。多年观测、记录、挑选,万光辉扎根田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经过成百次上千次尝试,小麦新品种“阎麦2037”成为他的“得意之作”:穗粒数37粒、千粒重37克、亩穗数37万,试验亩产超1100斤。如今,这个品种在关中平原中东部灌区种植面积超过一万亩。

  6月1日,陕西省“三夏”农机化生产现场会上展示的农业机械。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小麦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各个时期,都需要精力。等到成熟后,更要时刻观察、记录。父亲的言传身教,是我做好育种事业的初心。”万光辉说。

  陕西1400多万亩小麦丰收在望,单产、总产再创新高指日可待。关中平原麦浪滚滚,育种人的坚守和种粮人的奉献,正化作丰收的种子。

  薛拓、薛强和万勇、万光辉,父子两代人,守一方、择一事,终一生、成一业。

  他们用自己不变的信念和对事业的执着,在古老长安城,书写着属于新农人的新诗篇。

【责任编辑:王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要像造手机一样造战斗机!”

  近日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  访问香港活动中  国产新型舰载机  歼-15T首次  在航母甲板对公众开放  备受瞩目  歼-15系列舰载机未来如何发展?  来听总师怎么说↓  “与歼-15相比  歼-15T有更强的作...

航空运动专业为“低空经济”培养“懂天空的人”

  今年5月,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祁连山区域意外被云吸至8000多米高空,全身结冰,所幸控伞安全降落。这一意外事件在新闻里被频繁冠以“奇迹”,但在吉林体育学院“滑翔伞定制班”课堂上,这个案例教会30名学生“不要指望奇迹”。...

“飞过一次,人生再无不敢想的高度”

  迎着渐起的山风,助跑、控伞、飞上蓝天,许多亲身体验过飞行的学生感慨,滑翔伞课程不仅训练飞翔技能,更让人不断突破自我、感受自由。受访者供图  当一次次驾着滑翔伞,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翱翔,25岁的郑维一总是庆幸自己读本科...

虎胆英雄彭雪枫:二十年奋斗功垂祖国

 走进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一尊高3.2米、重1.5吨的彭雪枫将军戎装铜像跃然眼前。瞻仰大厅门前是彭雪枫牺牲后,中共中央题写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

18岁小将王子菲荣登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杨磊)日前,国际射击联合会更新积分排名,中国18岁小将王子菲凭借今年在三站射击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以6000分登上女子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国际射联世界排名每月更新一次,包含过去365...

钢轨“打磨师”高温下为列车动脉做“微创手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宇汝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为保障铁路安全通行,国铁上海集团公司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12名钢轨“打磨师”集结在江苏张家港维修工区——他们要在3.5小时打磨作业窗口期...

他们从海外“追”回文物,分秒必争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帛书——子弹库帛书,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搁浅”。这些战国时期写在绢帛上的文书,1942年在长沙东南郊子弹库土坡的一座楚墓中被发现,又在4年后被盗运至美国;直到今年...

他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

 闫家成摄影作品:充电站旁的晚餐  摄影作品:送货人  摄影作品:楼道里清洁工休息的角落  摄影作品:休闲生活  长图摄影作品:外卖员  今年5月初,闫家成的首次个展《平凡简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上,共有三...

抗联名将赵尚志:誓抗战 裹尸还

 2004年6月,吉林长春护国般若寺内一处施工工地中出土一颗无名者颅骨,长期致力于抗联史研究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判断,这有可能是失踪了60余年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1987年,日本女作家山崎枝子曾采访谋害赵...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以奋勇拼搏的韧劲当好“青春执笔人”

一节好的思政课,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又如何在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启动,为我们探寻答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思政宣讲,而是青年精神与中原厚...

2024
06/02
15:18
浏览量: 262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