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穿上戎装奔战场 换上农装投乡村 ——记德保县东凌镇高国村党支部书记赵国建

穿上戎装奔战场 换上农装投乡村 ——记德保县东凌镇高国村党支部书记赵国建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14 14:14:37 | 点击:277

 “我是一名军人,就应该冲在第一线!”20多年前,面对抗洪抢险任务,年轻的赵国建眼神坚定,掷地有声地说出这句话。如今,这位退伍老兵依然用行动践行着军人的誓言,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带领村民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他就是德保县东凌镇高国村党支部书记赵国建。

  热血青春铸军魂,危难时刻显担当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电视上驻港部队以挺拔的军姿、整齐划一的步伐、坚毅自信的眼神向世界展现国家力量。这一幕深深触动了赵国建,那一抹“橄榄绿”成了他眼里唯一的光,刚高中毕业的他,怀着对军人荣光的向往,毅然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宣传技术兵。当1998年特大洪水肆虐时,刚结束新兵连分配到宣传科的他主动请缨奔赴抗洪一线。“穿上军装,保家卫国就是我的责任,灾情当前,我绝不能退缩!”就这样,赵国建踏上了前往湖南衡阳华容县的抗洪之路。

  在抗洪一线,赵国建展现出了军人的坚韧与无畏,和战友们日夜奋战。连续不断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身体疲惫不堪,但眼神中始终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赵国建用行动诠释了军人的使命和担当,也在这场战斗中淬炼出更加坚韧的意志。

  服役期间,赵国建始终刻苦训练军事技能,钻研宣传技术,提升业务能力。他深知,只有练就过硬本领,学精技术才能更好地履行军人使命,报效祖国。在12年的军旅生涯中,凭借不懈努力,他先后两次荣获“三等功”,还获得“全武警部队优秀技术兵三等奖”等荣誉,成为部队里的优秀典范。

  退伍不褪军人色,乡村振兴勇争先

  2010年,赵国建脱下戎装,却没有放下肩上的责任。复员后,他参加工作开过公车,驻村当过驻村工作队队员,坚持服务于基层。2020年7月,他通过公招当选为德保县东凌镇高国村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兼任村委主任。赵国建这样说:“我喜欢在基层和人们打交道,这会让我觉得很亲切,所以在知道有机会到基层时我果断报名来到了高国村。”从此踏上了带领村民致富的新征程。“部队教会我为人民服务,现在我要把这份初心带到村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坚定地表示。

  刚上任,赵国建就开始走访全村,倾听村民的心声,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他发现村里的养牛产业受技术问题和销售渠道因素限制很难得以发展壮大。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村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甘蔗,于是,他决定将甘蔗产业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为了能种好甘蔗,赵国建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村民学习种植技术。为解决资金问题,他四处奔走,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由第一年的50亩增加到了现如今的80亩,种植和收成环节都带动了更多村民就业。

  赵国建还解决了高国村安全饮水问题。高国村受地理环境影响,当地群众深受缺水问题困扰。为解决这个问题,赵国建同村委干部商量决定申报跨县饮水工程项目,从最近的水源点引水到高国村,但水源点在隔壁田阳县,因是跨县项目,项目开展也遇到种种困难,但有着军人底色的赵国建都永不言弃,积极解决问题,向上级打报告,和群众耐心沟通。最终,项目落成,安装管道全长约36506米,427户1625人,其中脱贫户125户511人收益,改善了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村民感慨地说:“以前喝水只能靠水箱里的水,要是好几天不下雨,我们连水都很难喝上咧,现在安装了饮水管道,我们再也不怕没水喝了!太感谢赵支书了。”

  谈及赵国建对未来的展望,他说:“我喜欢这个工作,喜欢这里的人,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以后我想继续为这个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把这个家打造得更好。”

  从军营到乡村,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军人到基层干部,改的是身份,不改的是勇于担当的使命。赵国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不同的“战场”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华章,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黄耀辉 罗秀麦)

责任编辑:李婧怡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他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

 闫家成摄影作品:充电站旁的晚餐  摄影作品:送货人  摄影作品:楼道里清洁工休息的角落  摄影作品:休闲生活  长图摄影作品:外卖员  今年5月初,闫家成的首次个展《平凡简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

抗联名将赵尚志:誓抗战 裹尸还

 2004年6月,吉林长春护国般若寺内一处施工工地中出土一颗无名者颅骨,长期致力于抗联史研究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判断,这有可能是失踪了60余年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1987年,日本女作家山崎枝子曾采访谋害赵...

在祖国的西部生根发芽

  编者的话  青春是一粒播撒希望的种子,在祖国西部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青年志愿者迈着坚定的脚步跨越山海而来,将知识化作春风,将爱化为雨露,滋润一双双或带着迷茫、或满怀憧憬的眼睛。从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到青海湖畔的格桑花,从课...

谈海玉:离不开的那曲

谈海玉去县里的基层医院指导。 受访者供图  当谈海玉决定离开那曲时,距离第一次踏上这片平均海拔4500米的土地已经过去了19年。  她是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2003年,大专毕业后来到那曲市人民医院(2018年前为“那曲地...

别轻易将未来交给“名师”和AI

 花高价购买填报服务、用AI填志愿……如何看待当下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现状?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以避免权益受损?《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带着问题采访了西南政法大学公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尚东和教育专家李一陵。  杨...

张自忠:以身殉国 慷慨明志

张自忠烈士陵园坐落在重庆市北碚区双柏路516号。“街道门牌号特意使用与张自忠殉国日期相同的数字。”北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谢霞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与日寇搏杀后壮烈殉国。  张自忠是第二...

王青:造车,只咬了一口的“苹果”

中新经纬3月1日电 (宋亚芬)据媒体报道,苹果已决定放弃长达十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消息一出随即引发全球汽车界高度关注。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网络发表评论称其为“一家汽车公司的自然状态是死亡”。理想汽车CE...

崔东树:2025年5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4.7%

财联社6月30日电,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中国2025年1-5月达到世界汽车的34%的份额,中国车企年初较低是春节因素的正常体现。随着政策刺激效果显现,3-5月开始中国车市走强。5月中国汽车的世界销量份额回升到34...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以奋勇拼搏的韧劲当好“青春执笔人”

一节好的思政课,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又如何在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启动,为我们探寻答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思政宣讲,而是青年精神与中原厚...

郁仁壮: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南海

在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上,有一座如明珠般闪耀的小岛——赵述岛。这里海天相接、风光旖旎,却也有着“高温、高湿、高盐”的艰苦环境。  90后青年郁仁壮是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赵述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在赵述岛,他用每一天的日常工作...

2025
06/14
14:14
浏览量: 2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