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绝密较量》:于无声处激荡英雄本色

《绝密较量》:于无声处激荡英雄本色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5-05-09 16:03:06 | 点击:457

作者:王 彦

好不容易大海捞针挖来的线索,一旦中断能否失而复得?剧中的国安干警有句台词:“我们把他从人海里揪出来,就有信心再次堵在海里。”一步步险象环生、迷雾重重,但又一次次迎难而上与敌人斗智斗勇,导演刘江的最新作品拍的就是这般情境。

国安题材电视剧《绝密较量》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中国视听大数据最高收视率3.628%,酷云峰值收视率破3,欢网峰值收视率破4。拍隐蔽战线的斗争与信仰,刘江有佳作在前。2010年,谍战剧《黎明之前》凭叙事的精巧与人性的挖潜赢得多维度认可。如今看似资深创作者重返熟悉的赛道,实则叙事的语境发生了根本改变。如果说讴歌70多年前的英雄往事,创作者能以充分的历史能量、富有想象力的艺术手段抵达那些九死一生、筚路蓝缕,那么今天国家安全的高度涉密性与复杂性,框定了创作层面的为与不为、变与不变。

讲故事的人如何在相对的“窄道”里闪转腾挪抵达人心?打开《绝密较量》,首次以守护国家核电技术安全为切入点,属于叙事的新视角;融入诸多科技元素的技侦手段,制造了谍战类型剧的新奇观。剧集播出过半,更深一步的新意与真意还在于,让科技感与生活感交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为与不为,折射当代国安剧的内涵和外延

剧集开篇,燕平国安局三处副处长杨光在一次行动中发现了境外间谍组织的暗号邮件,内容直指一场国际能源会议。调查中,一个名叫赵亚苧的女性屡次闯入视野。随着事件升级,各种境外势力交叉,深不可测的情报漩涡已张开大口,威胁着国家核能资源及其相关技术……

在刘江眼中,从《黎明之前》到《绝密较量》,首先就要完成时代之问。“和平年代的反谍斗争,敌我双方未必在军事上正面热战,但背后是更错综的国际形势、更富有科技感的斗争手段。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国家安全题材的内涵与外延都比以往更丰富。”基于如是认知,新剧的创作有着清醒的为与不为。

一方面,如刘江所言,“我们创作《绝密较量》是想普及国家安全知识,让大众深入了解国安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向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致敬”。因此,剧本从近年来国内披露的多起针对我国安全的海内外真实间谍案例中提取灵感,并以众多国安干警的亲身经历和历史资料为素材,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今天反谍斗争的复杂严峻与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涉及到具体技侦手段与外部环境,有限地“藏”与适度合理的艺术虚构又是必要的。

前几集,围绕第四代核电技术的信息保卫战迅速地往来数个回合。间谍组织的狠辣手段、诡计多端,我方国安工作者的坚定不移、智勇双全,及至关键能源、核心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都被剧作和盘托出,亦是当代反谍斗争的逻辑真实。而深入到细节层面,基于数据信息、关键技术的正邪交锋手段,所涉间谍组织的背后关涉,创作者选择虚实并行。

变与不变,人之常情中激荡英雄本色

对于有着历史坐标系的传统谍战剧,故事的悬念编织连同“爆炸、枪战、搏击”的视听体验,渐渐养成了观众钟爱的类型模式。当创新早已是观众对国产剧的审美期待,此时亮相的《绝密较量》,变与不变,彰显创作者对这一类型本质的深刻考量。

描摹隐蔽战线无名英雄的不易,上硬核技术、融入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战,使剧集在保持悬疑张力的同时,铺开当代谍战的真实面貌,是为“应时而变”。倘若刨开外部硬件和手段,往人性深处开掘,不难发现,刘江依然是那个长于讲“人”、注重刻画“人”的创作者。

具体到剧中,故事里的杨光、黎剑、田子薇等国安工作者,常常需要在与敌人的一次次较量中成长,经历多个回合、付出极大代价,才能最终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在取得一场战役的胜利后,他们也无暇庆功,稍作调整便又迅速投入新的工作。因为国家安全和百姓的安稳,时时刻刻都少不了他们的守护。

但《绝密较量》呈现的国家安全守护战,可能比想象中关涉更广。剧情发展至今,反谍战争正酣,信仰、斗争与牺牲都已显影,那是承袭自传统谍战的三张底牌。但需要手握这些底牌的人,也许不仅仅是国安干警。国家安全,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人人有责、人人可为。就像剧中,假如说学术会议窃密、商业间谍渗透等情节,尚在大众认知范围内;那么最新几集,伪装成作家的间谍以情感欺骗换取信息,境外敌对势力用亲情绑架威胁科研人员等情节,也指向了普通人生活与国家安全的无限近距离。

刘江坦言,国家安全不仅是宏大叙事,更与每个公民休戚相关。也正因此,《绝密较量》当然是对守护祖国和人民的无名英雄的一次致敬,是于无声处激荡的英雄本色。同时,它也以国家安全为命题,经由人之常情打开共鸣空间,警醒更多观众系好国家安全的“第一粒扣子”。(王 彦)

责任编辑:王目雨


【作者:王 彦】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钢轨“打磨师”高温下为列车动脉做“微创手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宇汝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为保障铁路安全通行,国铁上海集团公司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12名钢轨“打磨师”集结在江苏张家港维修工区——他们要在3.5小时打磨作业窗口期...

他们从海外“追”回文物,分秒必争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帛书——子弹库帛书,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搁浅”。这些战国时期写在绢帛上的文书,1942年在长沙东南郊子弹库土坡的一座楚墓中被发现,又在4年后被盗运至美国;直到今年...

他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

 闫家成摄影作品:充电站旁的晚餐  摄影作品:送货人  摄影作品:楼道里清洁工休息的角落  摄影作品:休闲生活  长图摄影作品:外卖员  今年5月初,闫家成的首次个展《平凡简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

抗联名将赵尚志:誓抗战 裹尸还

 2004年6月,吉林长春护国般若寺内一处施工工地中出土一颗无名者颅骨,长期致力于抗联史研究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判断,这有可能是失踪了60余年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1987年,日本女作家山崎枝子曾采访谋害赵...

在祖国的西部生根发芽

  编者的话  青春是一粒播撒希望的种子,在祖国西部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青年志愿者迈着坚定的脚步跨越山海而来,将知识化作春风,将爱化为雨露,滋润一双双或带着迷茫、或满怀憧憬的眼睛。从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到青海湖畔的格桑花,从课...

谈海玉:离不开的那曲

谈海玉去县里的基层医院指导。 受访者供图  当谈海玉决定离开那曲时,距离第一次踏上这片平均海拔4500米的土地已经过去了19年。  她是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2003年,大专毕业后来到那曲市人民医院(2018年前为“那曲地...

别轻易将未来交给“名师”和AI

 花高价购买填报服务、用AI填志愿……如何看待当下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现状?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以避免权益受损?《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带着问题采访了西南政法大学公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尚东和教育专家李一陵。  杨...

张自忠:以身殉国 慷慨明志

张自忠烈士陵园坐落在重庆市北碚区双柏路516号。“街道门牌号特意使用与张自忠殉国日期相同的数字。”北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谢霞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与日寇搏杀后壮烈殉国。  张自忠是第二...

王青:造车,只咬了一口的“苹果”

中新经纬3月1日电 (宋亚芬)据媒体报道,苹果已决定放弃长达十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研发计划。消息一出随即引发全球汽车界高度关注。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网络发表评论称其为“一家汽车公司的自然状态是死亡”。理想汽车CE...

崔东树:2025年5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4.7%

财联社6月30日电,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中国2025年1-5月达到世界汽车的34%的份额,中国车企年初较低是春节因素的正常体现。随着政策刺激效果显现,3-5月开始中国车市走强。5月中国汽车的世界销量份额回升到34...

2025
05/09
16:03
王 彦
浏览量: 4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