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于和伟:塑造人物“功课在戏外”

于和伟:塑造人物“功课在戏外”

来源:人民日报 | 时间:2025-01-24 11:55:23 | 点击:345

由惠楷栋执导、于和伟领衔主演的刑侦题材电视剧《我是刑警》近日收官。该剧讲述基层民警秦川(于和伟饰)如愿成为刑警后,面对一系列挫折仍坚持捍卫正义、追求真相。剧中不仅有主角的个人成长,更有薪火相传的刑警精神。近日,于和伟接受记者专访,分享了自己饰演刑警秦川的台前幕后故事。

记者:当初这部电视剧是怎么找到您的?

于和伟:制片方找到我,说有这么一个剧本,名叫《我是刑警》。这个剧名我就很喜欢。后面了解到剧本是讲述一群刑警从事刑侦工作、有年代跨度的群像戏,对内容也很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群体。

记者:您是从小就喜欢警察、想要当警察吗?

于和伟:我小时候就想当警察,因为男孩子都有英雄梦,警察可以伸张正义。但一直也没有机会,后来辗转开始做了演员,觉得做演员也挺好的,可以演警察,可以演英雄,可以塑造各种人物。

记者:您为《我是刑警》的创作做了哪些准备?

于和伟:我之前演过一些警察角色,有一些积累。为了演好《我是刑警》,我还去采访了一些刑警,与他们聊天。他们是真正的老刑警,有的在刑侦领域工作很多年,有的甚至奉献了一生。我首先想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在所有的故事里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角色,都是在讲“人”。所以当我了解这个群体的特质之后,对创作就更自信了,做功课对我们塑造人物来说很关键。我经常会说,塑造人物和创作,它的功课在戏外。

记者:和您聊天的这些刑警是什么样的人?

于和伟:我觉得首先要让观众知道他们是普通人。这些刑警都是很真实的人,当你去接触时,会发现他们那么可爱。我觉得真实是有巨大力量的,真实会让人相信、引发共情。正因为这些刑警也是普通人,他们做出的那些事情才更伟大。

记者:您和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刑警聊天,他们会主动谈及内心的脆弱和柔软吗?

于和伟:不会。作为一个采访者,你要去观察、去发现,除了听他们说,还要看他们的反应。有一刻你会看到他的柔软,那就是最感动的。

记者:这些刑警谈到过为何选择做刑警吗?

于和伟:不管是什么原因,我觉得他们进到刑警这支队伍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责任感、荣誉感。当他穿上这身警服,有了“警察”这个称呼,他就有了责任,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本能。

剧中角色叶茂生牺牲,很多观众都说“他下线我怎么一点没有预料到”。警察的工作其实就是这样,他不知道那一刻会发生什么,但他还是义无反顾,这就是本能。还有老刑警胡兵,他已经调到交警队工作了,执勤时发现了通缉犯,他仍然选择冲上去,这也是责任和本能。

记者:您这些年饰演的很多角色很受年轻人欢迎,也有一些网友剪辑您的视频“玩梗”,您好像对这些并不排斥。您是不是乐见通过这种方式和年轻网友多交流、做朋友?

于和伟:我觉得和年轻人沟通是特别好的。新媒体就是一种新的沟通方式。难道不应该把有趣看得很重要吗?我的每一个角色,不管是什么角色,我都觉得要有趣。没有趣味,观众是没有兴趣看下去的,你也无法传达任何东西。所以首先要有趣,要真的松弛下来。其实面对这些新媒体“玩梗”,我也是很轻松的。

记者:所以您和年轻人的沟通是很有方法和智慧的,您愿意用平等轻松、略带幽默的方式去沟通。

于和伟:对。年轻人愿意“玩梗”,可以理解为他愿意跟我开玩笑。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了解到年轻人喜欢什么。只有了解这个,我们才可以去讲好故事。如果连他们喜欢听故事的方式都不懂,怎么能讲好故事呢?

记者:您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和之前的观众在对故事的偏好上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于和伟:一直在变,而且我觉得是一定会变的。一代代观众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你不能一味地迎合,你必须了解、熟悉年轻人喜欢的沟通方式,然后再去表达你的价值观和思想内核。自说自话地去分享,别人是听不懂的。

(据《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飞过一次,人生再无不敢想的高度”

  迎着渐起的山风,助跑、控伞、飞上蓝天,许多亲身体验过飞行的学生感慨,滑翔伞课程不仅训练飞翔技能,更让人不断突破自我、感受自由。受访者供图  当一次次驾着滑翔伞,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翱翔,25岁的郑维一总是庆幸自己读本科...

虎胆英雄彭雪枫:二十年奋斗功垂祖国

 走进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一尊高3.2米、重1.5吨的彭雪枫将军戎装铜像跃然眼前。瞻仰大厅门前是彭雪枫牺牲后,中共中央题写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

18岁小将王子菲荣登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杨磊)日前,国际射击联合会更新积分排名,中国18岁小将王子菲凭借今年在三站射击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以6000分登上女子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国际射联世界排名每月更新一次,包含过去365...

钢轨“打磨师”高温下为列车动脉做“微创手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宇汝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为保障铁路安全通行,国铁上海集团公司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12名钢轨“打磨师”集结在江苏张家港维修工区——他们要在3.5小时打磨作业窗口期...

他们从海外“追”回文物,分秒必争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帛书——子弹库帛书,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搁浅”。这些战国时期写在绢帛上的文书,1942年在长沙东南郊子弹库土坡的一座楚墓中被发现,又在4年后被盗运至美国;直到今年...

他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

 闫家成摄影作品:充电站旁的晚餐  摄影作品:送货人  摄影作品:楼道里清洁工休息的角落  摄影作品:休闲生活  长图摄影作品:外卖员  今年5月初,闫家成的首次个展《平凡简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上,共有三...

抗联名将赵尚志:誓抗战 裹尸还

 2004年6月,吉林长春护国般若寺内一处施工工地中出土一颗无名者颅骨,长期致力于抗联史研究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判断,这有可能是失踪了60余年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1987年,日本女作家山崎枝子曾采访谋害赵...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以奋勇拼搏的韧劲当好“青春执笔人”

一节好的思政课,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又如何在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启动,为我们探寻答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思政宣讲,而是青年精神与中原厚...

郁仁壮: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南海

在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上,有一座如明珠般闪耀的小岛——赵述岛。这里海天相接、风光旖旎,却也有着“高温、高湿、高盐”的艰苦环境。  90后青年郁仁壮是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赵述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在赵述岛,他用每一天的日常工作...

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 星空闪耀“北京箭”

  哪个城市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集聚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眼下的答案是北京。  “我们每年差不多发七八箭,今年可能会更多。”近日,“活力中国调...

2025
01/24
11:55
浏览量: 34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