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蛟龙行动》发布新预告 黄轩于适圆梦“特种兵”

《蛟龙行动》发布新预告 黄轩于适圆梦“特种兵”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1-20 15:21:15 | 点击:287

由林超贤执导,梁凤英监制的军事战争巨制《蛟龙行动》将于1月29日大年初一全国正式上映。1月19日,《蛟龙行动》正式开启预售,并同步释出“守家护国”预告片。

作为2018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红海行动》的续作,导演林超贤在《蛟龙行动》中将战场转移到了海底。讲述了中国海军派出最新型潜艇“龙鲸号”与蛟龙小队协同作战的故事。影片核心剧情围绕敌人的“恒星计划”,一个涉及核弹威胁的重大危机,其一旦得逞,将导致整个亚太地区瘫痪。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潜艇小队和蛟龙小队临危受命,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蛟龙行动”。

黄轩和于适这次是领衔主演,他们透露在接到《蛟龙行动》邀约时,从来没有犹豫过,通过拍摄,不但实现了他们的“特种兵”梦想,更是通过与林超贤的合作,在《蛟龙行动》的拍摄中获得了可贵的经验,以及体会到了塑造中国军人角色的荣誉感。

在最新发布的预告片中,黄轩与王俊凯不约而同地说出“相信我”这句台词,这不仅体现了角色之间的深厚信任,也传递出影片对观众的诚挚邀约。正如黄轩所言:“这部电影凝聚了全体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心血,我们相信观众会被这段深海冒险深深打动。”王俊凯也表示:“希望大家相信我们的努力,《蛟龙行动》一定会带给您不一样的观影体验。”这份“相信”,既是角色间的默契,更是主创团队对影片品质的自信。

“蛟龙行动”为守家护国而战 黄轩:谁不想做个特种兵呢

全新预告片揭秘了《蛟龙行动》的核心剧情,敌人的“恒星计划”涉及核弹威胁,一旦得逞导致整个亚太地区瘫痪。中国海军潜艇小队和蛟龙小队临危受命,展开“蛟龙行动”,他们不仅是在为国家而战,更是为每一个普通人的安宁生活而战。

在预告片中,张涵予饰演的艇长赵启航发布命令,“一定要在它进去之前击沉它”,黄轩饰演的蛟龙小队队长孟闯带领整个小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为“30分钟一到,必须返回撤离点”。

孟闯则显得神色凝重,在扮演者黄轩看来,自己这次塑造的角色是一个刚中带柔的人,“他对自身的要求非常高,几乎到了变态的程度。同时他对队员的要求也很高,在任务面前,他是不给任何人留情面的。”然而这种性格又是影片必需的,因为身为队长,孟闯不能跟别人诉说心里的紧张,必须得自己扛住,“他的情绪往往是最紧张最焦灼的,但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从呼吸、微表情和神态中,去表达他的紧张、无助,甚至是极度担心。”黄轩说。

黄轩表示接到《蛟龙行动》邀约时非常开心,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作为一个男演员,谁不想演一个帅气的现代特种兵呢?”黄轩说,“我是看过《红海行动》的,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被震撼了,我觉得它是中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的天花板。我没想到它会出续集,更没想到会找我拍。”

深海战场火力全开 于适: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

于适在片中饰演突击手韩骁,接到《蛟龙行动》拍摄邀请时,于适第一反应也是“开心”,因为他是林超贤的影迷,也是军事题材影片的影迷和超级军迷,非常喜欢枪械和潜水,能在工作过程中一次接触到自己平时的兴趣爱好,于适觉得是一件挺幸福的事。

电影中有一场于适背着黄轩的爆破戏,虽然拍摄现场的安全措施做得很足,但即便动作做到万无一失,谁也不能确保不会临时出问题,于适回忆道:“如果是我一个人跑,100个炸点都不怕,但这次我身上是有责任的,轩哥在我背上,当时他只能依靠我。那场戏十几秒就炸完了,但很值得回味。”

于适后来看回放还是很激动,那种感觉就是“真男人从来不回头看爆炸”,跑就完了!在后来的拍摄中,每天都要炸几次,但于适已经知道了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他坦言通过《蛟龙行动》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蛟龙行动》是黄轩和于适首次合作,谈及戏里的队长,于适表示,“轩哥平时温文尔雅,当我知道轩哥要来演我们的队长时,开始还觉得有点出乎意料,但我是非常相信他的。第一次在片场看到他完成妆造,脸上全是炸伤后的痕迹,一看就是一个狠角色,这就是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反差。”黄轩则回忆到,电影中有一场他和于适在泥地里搏斗训练的戏,黄轩记得拍摄当天于适得了肠胃炎,整个人看着非常虚弱,“但打的时候就浑身绷起劲儿来打了,挺不容易的。”

高精尖武器现身海底大战 于冬:《蛟龙行动》适合所有观众观看

在《蛟龙行动》里,敌我双方都亮出最高精尖的武器,最新发布的预告片中,蛟龙小队遭遇敌方高科技武器“机器狗”的猛烈袭击。其中一幕,队员韩骁(于适 饰)被“机器狗”发射的导弹直接击中,瞬间被强大的爆炸冲击波掀翻,场面惊险万分。这段激烈的战斗场景,不仅展示了敌方武器的强大威胁,也突显了蛟龙小队在深海任务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蛟龙行动》总制片人于冬认为,“这部电影适合所有寻求刺激和感动的观众。升级的战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会给观众全新的观影体验,值得每位观众为它预留一个大年初一的位置。”

电影《蛟龙行动》将于大年初一(1月29日)上映!

责任编辑:张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飞过一次,人生再无不敢想的高度”

  迎着渐起的山风,助跑、控伞、飞上蓝天,许多亲身体验过飞行的学生感慨,滑翔伞课程不仅训练飞翔技能,更让人不断突破自我、感受自由。受访者供图  当一次次驾着滑翔伞,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翱翔,25岁的郑维一总是庆幸自己读本科...

虎胆英雄彭雪枫:二十年奋斗功垂祖国

 走进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一尊高3.2米、重1.5吨的彭雪枫将军戎装铜像跃然眼前。瞻仰大厅门前是彭雪枫牺牲后,中共中央题写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

18岁小将王子菲荣登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杨磊)日前,国际射击联合会更新积分排名,中国18岁小将王子菲凭借今年在三站射击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以6000分登上女子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国际射联世界排名每月更新一次,包含过去365...

钢轨“打磨师”高温下为列车动脉做“微创手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宇汝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为保障铁路安全通行,国铁上海集团公司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12名钢轨“打磨师”集结在江苏张家港维修工区——他们要在3.5小时打磨作业窗口期...

他们从海外“追”回文物,分秒必争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帛书——子弹库帛书,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搁浅”。这些战国时期写在绢帛上的文书,1942年在长沙东南郊子弹库土坡的一座楚墓中被发现,又在4年后被盗运至美国;直到今年...

他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

 闫家成摄影作品:充电站旁的晚餐  摄影作品:送货人  摄影作品:楼道里清洁工休息的角落  摄影作品:休闲生活  长图摄影作品:外卖员  今年5月初,闫家成的首次个展《平凡简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上,共有三...

抗联名将赵尚志:誓抗战 裹尸还

 2004年6月,吉林长春护国般若寺内一处施工工地中出土一颗无名者颅骨,长期致力于抗联史研究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判断,这有可能是失踪了60余年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1987年,日本女作家山崎枝子曾采访谋害赵...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以奋勇拼搏的韧劲当好“青春执笔人”

一节好的思政课,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又如何在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启动,为我们探寻答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思政宣讲,而是青年精神与中原厚...

郁仁壮: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南海

在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上,有一座如明珠般闪耀的小岛——赵述岛。这里海天相接、风光旖旎,却也有着“高温、高湿、高盐”的艰苦环境。  90后青年郁仁壮是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赵述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在赵述岛,他用每一天的日常工作...

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 星空闪耀“北京箭”

  哪个城市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集聚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眼下的答案是北京。  “我们每年差不多发七八箭,今年可能会更多。”近日,“活力中国调...

2025
01/20
15:21
浏览量: 28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