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83岁萧平办展,洋溢青春活力

83岁萧平办展,洋溢青春活力

来源:扬子晚报 | 时间:2025-01-19 13:06:39 | 点击:371

2025年1月18日,《尊古不拘开新境——萧平书画精品展》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丘山馆开幕。展览共展出萧平先生书画精品36幅,皆为其亲自选定的精品,其中大部分作品为其80岁以后的近作,书法、山水、花鸟、人物兼备,在展现其向古代经典致敬的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开拓与创新,其中的异域人物写生与泼墨、泼彩荷花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说是开幕式,其实是雅集,故交同道相聚,言谈甚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主席、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宋玉麟是萧平相知相交多年的老友。从1961年他来到南京两人便已相识,“那一年我14岁,萧兄19岁,差5年,今年他已80多了,我也接近80了,岁月如梭,一晃60多年过去了。”尽管人生苦短,但今天到丘山馆,“参加萧兄这样一个展览,就感觉到生机勃勃,没有一点老态。”现场笑声一片。“这是很重要的,以前我父亲也一直讲:虽然我已年近古稀,但是我的画不能有老态,这就是我父亲当年的追求,现在萧兄今天的作品,完全跟我父亲当年的想法一致,就是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活力”。再看到萧平80岁以后的艺术创作状态,讲座不断、展览频频,甚至到海外讲学,不辞辛劳,说明他不但艺术创作的活力保持得非常好,整个精气神也是一流的。毫无疑问,萧平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坚定的捍卫者,但他并不泥古,而是借古开新,难能可贵的是,看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中国绘画的一种尊严,他捍卫这尊严,这一点不由令人肃然起敬”。

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雅集》杂志执行总编周和平同样也是萧平多年老友。他观展表示:“作品大多为八十岁以后所作,然精气弥满,神酣气足,有诗人的豪情,有智者的哲思,在连接古与今、中与西上,留下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学取向,最后归于他的江南文人风度。”在他心目中,萧平先生是一个难得的具有综合素养、深厚学养的书画艺术家。“在一个多甲子的漫长岁月里,他初心不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保持着艺术的激情,艺术早已超越了职业和稻粱谋的范畴,已经成为生命的重要部分,艺术也滋养了他, 他的生命也因此更为饱满丰富,乃至气象万千。”他也感佩于萧平先生“始终保持着开放和创造精神。他师法古人,出入中西,由技入道,在对中华文化精神价值的充分理解和精深的研究把握中,实现了技与道的统一跃升,许多作品呈现出时代新境、生命的恣肆。”此外,萧平先生也是一个艺术的热情传播者。作为文人,却又摆脱了文人的自我设限与约束,成为一个敢于直面现实,热情拥抱生活的人,不仅在艺术上不受文人画束缚,在艺术市场、艺术传播上,也是敢为人先、敢于尝试,从权威论坛到互联网平台,都有他的声影。

83岁的萧平先生神采奕奕,他回忆自己初到江苏省国画院,“指定的老师是亚明老师,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拘一格,不拘一格是需要本钱的,就是什么东西你都要能画,你才可以不拘一格,所以我涉及的面就比较大,”原来宋玉麟曾跟他提过:你懂得太多了,恐怕吃不消,还是舍掉一点,“但是我性格上是如此,所以难以舍掉,对我个人来说是有一点好处的,就是始终没有寂寞的时候,不会觉得寂寞,我曾经一个人住楼上三四天不下楼,人家说你这也太闷了吧,我说一点也不闷,因为我另外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我的兴趣的世界,我的兴趣在里面。我在里面养我的精神、养我的爱好。”现场所展出的画,也是在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启示和触动下画出来的,有些东西是妙手偶得,“就这一张我也不会画第二张,有的则可以一画再画,有即兴的,有尝试性的。”为求艺术的精进,他现在“更希望听到批评的声音”。

有“画坛学者”之誉的萧平先生,以其在书法、绘画、史论、鉴定、收藏等各方面的成就,蜚声海内外。现场亦展出其部分收藏的精品,他也饶有兴趣地跟大家讲述自己跟着南博 徐沄秋先生学书画鉴定的过程、现场所展示的林风眠册页如何收藏得来的故事等等,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艺术收藏课。

策展人、书法家黄正明先生如此诠释“尊古不拘开新境”展名的含义:“早在1966年,24岁的萧平即临得李唐清溪渔隐图,其后笔墨不辍,拟八大、文征明;抚龚贤、石涛、董其昌;在长期浸润古代经典书画作品之后,形成了自家风貌,尊古不拘,新境迭开,”他更表示:作为“新金陵画派”的优秀传人,萧平先生以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开放的艺术观念,旺盛的创作精力,“集古大成而自出机抒”,古为今用,借古人面目,抒自我性灵,独步书、画、论、鉴、藏等数领域,并皆精妙而深入。

展览将展至2月18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冯秋红

责任编辑:郭文静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飞过一次,人生再无不敢想的高度”

  迎着渐起的山风,助跑、控伞、飞上蓝天,许多亲身体验过飞行的学生感慨,滑翔伞课程不仅训练飞翔技能,更让人不断突破自我、感受自由。受访者供图  当一次次驾着滑翔伞,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翱翔,25岁的郑维一总是庆幸自己读本科...

虎胆英雄彭雪枫:二十年奋斗功垂祖国

 走进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一尊高3.2米、重1.5吨的彭雪枫将军戎装铜像跃然眼前。瞻仰大厅门前是彭雪枫牺牲后,中共中央题写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

18岁小将王子菲荣登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杨磊)日前,国际射击联合会更新积分排名,中国18岁小将王子菲凭借今年在三站射击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以6000分登上女子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国际射联世界排名每月更新一次,包含过去365...

钢轨“打磨师”高温下为列车动脉做“微创手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宇汝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为保障铁路安全通行,国铁上海集团公司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12名钢轨“打磨师”集结在江苏张家港维修工区——他们要在3.5小时打磨作业窗口期...

他们从海外“追”回文物,分秒必争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帛书——子弹库帛书,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搁浅”。这些战国时期写在绢帛上的文书,1942年在长沙东南郊子弹库土坡的一座楚墓中被发现,又在4年后被盗运至美国;直到今年...

他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

 闫家成摄影作品:充电站旁的晚餐  摄影作品:送货人  摄影作品:楼道里清洁工休息的角落  摄影作品:休闲生活  长图摄影作品:外卖员  今年5月初,闫家成的首次个展《平凡简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上,共有三...

抗联名将赵尚志:誓抗战 裹尸还

 2004年6月,吉林长春护国般若寺内一处施工工地中出土一颗无名者颅骨,长期致力于抗联史研究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判断,这有可能是失踪了60余年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1987年,日本女作家山崎枝子曾采访谋害赵...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以奋勇拼搏的韧劲当好“青春执笔人”

一节好的思政课,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又如何在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启动,为我们探寻答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思政宣讲,而是青年精神与中原厚...

郁仁壮: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南海

在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上,有一座如明珠般闪耀的小岛——赵述岛。这里海天相接、风光旖旎,却也有着“高温、高湿、高盐”的艰苦环境。  90后青年郁仁壮是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赵述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在赵述岛,他用每一天的日常工作...

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 星空闪耀“北京箭”

  哪个城市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集聚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眼下的答案是北京。  “我们每年差不多发七八箭,今年可能会更多。”近日,“活力中国调...

2025
01/19
13:06
浏览量: 37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