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法医秦明:开始写故事是因为“委屈”

法医秦明:开始写故事是因为“委屈”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4-10-15 17:49:51 | 点击:454

跟过去相比,如今法医学专业学生要学的技能、知识更多了。受访者供图

真的有一个法医名叫秦明吗?法医专业吓不吓人?现代的法医专业学些什么?法医工作是怎样的?

日前,《法医秦明》系列电视剧的人物原型、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警务技术四级主任、法医秦明来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文化讲堂,成为复旦学霸们追捧的“偶像”。“不讲学术,只想让大家了解法医这个行业、尊重这个行业。其实,我们这个工作很有价值。”秦明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2022年法医学成为一门一级学科,主要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物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学科方向。“全国包括公安机关、社会鉴定机构、检察机关在内约有3万名法医从业者。小众,但的确很重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庭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成涛告诉记者,该学科近年来“多学科交叉”趋势明显,他本人就是从生物遗传学专业转学法医的,还有学生来自法学、证据学、计算生物学等专业。

委屈委屈委屈,就是委屈

“委屈,委屈,委屈,就是委屈。”秦明1998年进大学读法医专业,他告诉记者,自己在2012年左右开始把工作中的一些故事写下来,主要原因就是“感到委屈”。

秦明说,刚开始工作时,这份职业给他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有的人不跟他们握手、不与他们同桌吃饭,办喜宴时有人会找一个拐角靠边的位子让他们单独坐,“我的叔叔、阿姨听说我学法医这个专业,会问我,你以后毕业是在殡仪馆上班吗?”

这样的“小误解”对如今的法医专业学生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我就是看了秦明老师的书,才立志要做法医的。高考第一志愿就是法医。”复旦上医法医学博一学生陈吉说,毕业做法医是一件很有荣誉感的事儿,她特别喜欢法医物证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希望今后自己能通过DNA等物证的快速提取、检验,成为惩治犯罪的“高手”。

但秦明那个时代的人,委屈“又多又大”。他告诉记者,真正促成他写小说讲述法医故事的,是一桩桩真实命案的侦破。

在一起受到社会关注的重要命案中,秦明曾作为法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时现场全是血,秦明通过日常的经验积累判断,在一堆堆血液中,精准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血迹,“这是有技术含量在里头的”。这一血样后来经DNA检测,果然不是死者的血,后来明确这就是犯罪嫌疑人的血样。

这类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秦明说,往往最终受到表扬和嘉奖的,首位是抓住犯罪嫌疑人的那名侦查人员,第二位是测出DNA的检验人员,到了第三位,大家才会考虑找到那些血迹的法医。

秦明说,他当时只想把自己的故事、法医们的故事写出来,“我们法医很少得到立功、嘉奖之类的,不要紧,但是我很想让普通老百姓认识我们,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工作很重要、有价值”。

近年来,随着法医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这样的情况也少了许多。但秦明说,学法医的年轻人们还是会遇到一些困惑。比如,与他同科室的小伙子相亲会被“歧视”,还有的同事每次验完尸回家会被家人要求洗三四遍手。

准法医到底要学些啥

这一次,是法医秦明第一次受邀到C9高校讲课,“邀请人”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庭科学研究院。该学院是一个新成立的实体科研机构,是复旦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造的法庭科学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载体,探索医理、公文协同研究的新范式。

“培养复合型人才,整合了法医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李成涛介绍,秦明的这次讲座,是复旦上医文化讲堂中“走近法庭科学”系列的第一期。

他说,现在法医学要学的内容,早就不是过去“几乎与临床医学一样”的内容了。过去,法医学除了学习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外,需要叠加学习法律相关知识。而现在,法医学要学的东西复杂多了。

首先,一名法医要会做“全景式犯罪现场的刻画”,这要求他懂得运用计算机,编辑图片、视频,制作动画,勘查完犯罪现场,还要有足够的空间感能把现场“刻画”出来;其次,一名法医要会用检察官的语言来做“证据解读”,他出具的报告要能让检察官、法官一目了然,并且及时找到关键信息;最后,法医也要懂人工智能,要学会“AI for Forensic Science”,并借此技术来解决法医工作中的难题。

仅复旦法庭科学研究院就有8个团队,聚焦现场刻画、死亡鉴识、身份鉴识、化学鉴识、认知鉴识等领域。

“我们现在重点攻关的就是死亡鉴识,关注一个人怎么死的、为什么死、什么时间死,还要反复分析死亡和现场的关联。”李成涛说,仅死亡鉴识一个方向,就要五六个学科共同发力。

法庭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的特种医学博士生屈轶龄告诉记者,自己学过最难的课程是“生物统计学”,这门课对数学的学习能力要求极高,“我们学医的,还是喜欢跟人或者人体打交道,实在不擅长搞数学”。

屈轶龄说,学法医的同学几乎个个都是“为爱发电”,纯粹就是被这份职业“圈粉”。大家的实习岗位一般在公安局、鉴定所等单位,从事的实习工作是现场勘验、尸体解剖等。

“我们学这个专业,就不带怕的。怕就不学这个专业了,没有什么课程是可怕的。”屈轶龄说。

法医的工作只是解剖尸体?

在电影《秦明·生死语者》中,秦明的扮演者、演员严屹宽的一句话,曾一度变成外界看待法医专业的一个“梗”。他在剧中回应女主对法医工作的质疑时说:“我觉得法医挺好的,至少医患关系非常稳定。”

秦明告诉记者,这实际上是对法医工作的一种误解。很多人觉得法医工作就是“解剖尸体”,因此大家都觉得法医不需要考虑“医患关系”。

但实际情况是,法医除了解剖尸体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鉴定伤情。比如,法医临床学就是学习如何鉴定一个人受伤程度的;法医物证学是搞DNA分析的,做些亲子鉴定之类的;司法精神鉴定则是为案件当事人鉴定精神状况的。

在受关注的大案、要案的鉴定过程中,法医也承受着巨大的来自死者家属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秦明就曾因一个案子被“网暴”过,网友不仅在网上骂他,还捎带骂了他关注的、与他有互动的人,最后导致他的一个拥有150万粉丝的大号被关停了。

在一起舆论关注度极高的案件中,两名青少年当事人互相掐架,但其中一人突然死亡。经法医鉴定,后者死因为“心脏震荡”。秦明为此做了一期科普视频,专门介绍什么是心脏震荡死亡、如何鉴定心脏震荡等,但由于其科普内容与部分公众想要看到的真相并不一样,因此“被骂”。

还有一起案件,一名死者掉进了矿井中,但其尸体被找到时已经变成了七零八落的“尸块”。当时经法医鉴定,警方的判断是自杀。这一结果,又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很多人质疑,自杀怎么会在死后变成尸块,人死亡后还能把自己分尸了不成?

秦明告诉记者,真实的情况是矿井很高,死者坠落过程中还遇到了障碍物,因此落到井底就变成了散落的尸块。“当时真的很多人不理解,引起很大轰动。法医顶着巨大压力,一定要用科学依据说话。”

这也是秦明现在通过写书和配合出品电视剧、电影来宣传法医工作的重要原因,“不论这个电影、电视剧拍得成功还是失败,最终那些影视演员庞大的粉丝群体,一定会关注这个行业、主动了解这个行业,他们是扭转社会对法医行业偏见的关键人群”。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要像造手机一样造战斗机!”

  近日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  访问香港活动中  国产新型舰载机  歼-15T首次  在航母甲板对公众开放  备受瞩目  歼-15系列舰载机未来如何发展?  来听总师怎么说↓  “与歼-15相比  歼-15T有更强的作...

航空运动专业为“低空经济”培养“懂天空的人”

  今年5月,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祁连山区域意外被云吸至8000多米高空,全身结冰,所幸控伞安全降落。这一意外事件在新闻里被频繁冠以“奇迹”,但在吉林体育学院“滑翔伞定制班”课堂上,这个案例教会30名学生“不要指望奇迹”。...

“飞过一次,人生再无不敢想的高度”

  迎着渐起的山风,助跑、控伞、飞上蓝天,许多亲身体验过飞行的学生感慨,滑翔伞课程不仅训练飞翔技能,更让人不断突破自我、感受自由。受访者供图  当一次次驾着滑翔伞,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翱翔,25岁的郑维一总是庆幸自己读本科...

虎胆英雄彭雪枫:二十年奋斗功垂祖国

 走进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一尊高3.2米、重1.5吨的彭雪枫将军戎装铜像跃然眼前。瞻仰大厅门前是彭雪枫牺牲后,中共中央题写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

18岁小将王子菲荣登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杨磊)日前,国际射击联合会更新积分排名,中国18岁小将王子菲凭借今年在三站射击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以6000分登上女子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国际射联世界排名每月更新一次,包含过去365...

钢轨“打磨师”高温下为列车动脉做“微创手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宇汝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为保障铁路安全通行,国铁上海集团公司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12名钢轨“打磨师”集结在江苏张家港维修工区——他们要在3.5小时打磨作业窗口期...

他们从海外“追”回文物,分秒必争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帛书——子弹库帛书,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搁浅”。这些战国时期写在绢帛上的文书,1942年在长沙东南郊子弹库土坡的一座楚墓中被发现,又在4年后被盗运至美国;直到今年...

他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

 闫家成摄影作品:充电站旁的晚餐  摄影作品:送货人  摄影作品:楼道里清洁工休息的角落  摄影作品:休闲生活  长图摄影作品:外卖员  今年5月初,闫家成的首次个展《平凡简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上,共有三...

抗联名将赵尚志:誓抗战 裹尸还

 2004年6月,吉林长春护国般若寺内一处施工工地中出土一颗无名者颅骨,长期致力于抗联史研究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判断,这有可能是失踪了60余年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1987年,日本女作家山崎枝子曾采访谋害赵...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以奋勇拼搏的韧劲当好“青春执笔人”

一节好的思政课,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又如何在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启动,为我们探寻答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思政宣讲,而是青年精神与中原厚...

2024
10/15
17:49
浏览量: 45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