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守政创新勇担当 凝心聚力谱华章

守政创新勇担当 凝心聚力谱华章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3-01-10 15:00:20 | 点击:1760

----访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工信局局长-贾梅

 每日新闻网辽宁讯: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新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强经济建设要把服务和保障这一中心任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刻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任务新要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洞察经济社会治理逻辑,把准时代脉搏,科学设计制度,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以良法善治引领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积极回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需求,着眼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深化经济领域改革,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有效保障。

1.jpg

      辽宁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被誉为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今天,记者走进沈阳市皇姑区,重温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形成历程,见证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走出的创新发展之路,以史为鉴,温故知新。2022年,皇姑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招商引资扎实有效,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经济发展根基越来越扎实。

      记者在采访皇姑区工信局局长贾梅时了解到,她从部队到地方,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她在部队三年,荣立三等功2次,年年嘉奖;新兵连结束后被挑选进苗子班长班集中培训,在带新兵期间,任一班班长、代理排长;作为尖子班班长代表211医院参加40分部五项全能比武斩获第一名的好成绩。回到地方后,她在房产、征收、招商、信访、工信等多个领域,认真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先后荣获市、区“五一劳动奖章”“十大杰出青年”“三八红旗手”,连续6年获得市、区信访行风标兵、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紧盯工业发展,指标稳中有进,2022年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7%。

3.jpg

      尤其是在她任首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征收处处长期间,按照市、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通过靠前指挥,扁平化管理,创新集体土地征收工作模式,重点研究工作难点和解决办法。据悉,陵园北街贯通工程全长5.9公里,是市中心与北部地区交通联系的重要干道,沈阳市重点城建项目。征收涉及沈阳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省军区第十干休所)、观音村、北陵农场、沈阳佳沅苗木繁育有限公司、佳苑庄园、沈飞集团等单位以及观音村村民、佳苑别墅业主。该路段几乎涵盖了军队用地、国有农业用地、国有工业用地、国有建设用地、集体农用地等所有土地类型。仅历时不到10个月,完成2万余平米建筑物、2万余株(棵)苗木的地上物征收及152.2亩的征地工作。陵园北街这项工程最大特点就是征收难度特别大,该征收问题的解决为陵园北街贯通工程开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工程竣工后,极大缓解沈阳北部地区交通压力,也对完善沈阳首府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推动西窑钢材市场征地拆迁工作,原占地面积1065亩,涉及业户2000余户,在她的努力下,克服了征地面积大、涉及业户多和村民、租户极不配合的种种困难,历时2个月的时间,高质量完成了征收工作及周边棚户区改造和征地拆迁等工作。

2.jpg

      近年来,她敢于创新,带领一行人投身工业建设,推动新时代工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通信、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广应用。皇姑区工信局围绕全区工作总方针,全力抓创新、谋转型,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工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加速数字裂变,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克服任务重、业务新等诸多困难,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新契机,积极落实数字化领域各项政策,吸引更多的头部企业落户皇姑,为加“数”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是实现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在辽宁,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抓手。自2019年以来,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已连续举办四届,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行业盛会。

      皇姑区工信局以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为依托,积极组织辖区内企业参会参展,航天北斗应用中心、沈阳工具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中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数字科技智能制造创新科技园等企业一项项前沿技术,一个个典型案例,展现皇姑区工业互联网领域创新的力量,在大会上取得良好的展出效果,皇姑区参展团队得到了省市工信系统的高度肯定。积极筹备2021、2022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期间,组织参与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签约总金额达100亿元以上。

 4.jpg

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建立企业培育库,积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及人工智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推广和深化应用,开展生产线和车间数字化改造,打造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聚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围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绿色环保等主导产业,开展深度招商,共签约项目18个,落地6个。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皇姑区工信局积极培育创新型经济增长点,37家企业获评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及产品。支持服务平台和双创基地建设,13家企业获评国家、省、市公共服务平台和双创基地。为70余家企业申报贴息补助、电费补贴等省、市、区政策。

 深度发展航空航天产业

      筹备参加珠海航展辽宁(沈阳)招商推介会,组织、筛选、确定参展企业,并依托601所、沈飞等区域内龙头企业,围绕航空航天产业进行招商推介,组织项目签约。

 着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皇姑区工信局充分发挥区域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联合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全力推进5G基站建设,截至目前,建设率及建设问题解决率均达到100%。梳理5G应用场景项目54个,其中已建19个、在建16个、谋划19个。制定皇姑区“一网统管”总体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以“数字皇姑”为抓手,高质量完成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更新、挂载。处理投诉160余件,推进老旧小区线缆“上改下”工程,对区域33个老旧小区的光缆进行入地改造,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跑出稳企保供加速度

      皇姑区工信局在疫情防控期间,认真研判、勇于担当、助企纾困,为沈飞集团、601所、航天新乐等重点军工企业解决封闭期间物资保障、员工返厂和原材料运输保障等问题,并成立企业家微信群,24小时在线为企业提供及时保障服务。为保障上下游产业链畅通,指派专人多次帮助防锈包装解决上海厂区至沈阳厂区保供运输问题,帮助601所协调沈阳各区县,为287名员工开辟闭环返厂通道,得到企业高度认可。安排专人到高速口协调解决企业运输保供问题,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同时,贾梅局长不顾个人的安危,为了方便快捷地指导、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在办公室住了近1个月,使复产复工率均达到100%,市委主要领导赴皇姑区重点工业企业沈阳君威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检查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并对该厂防疫措施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办好民生实事增福祉

      皇姑区工信局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工作作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致力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获得人民网高度认可,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区委书记版块目前回复率、满意率均在98%以上,全市排名靠前,并被人民网授予网上群众工作“民心汇聚单位”称号,是被人民网邀请出席2022年度陕西榆林年会的沈阳市唯一区级单位。

 5.jpg

踌躇满志迎接新的挑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皇姑区工信局将继续加大对企业服务力度,壮大优势产业,确保区域经济平稳运行,积极培育数字产业发展新动能,结合数字经济双创载体和专业化园区建设,以及引进重点企业计划,以项目为依托,为产业开拓发展空间,聚焦软件和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进行精准培育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引进和填补区域互联网产业的空白,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编后语: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奋斗实践证明了我们做对了、走对了,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做下去、走下去,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打断我们的进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我们从正确的道路上引开。历史告诉我们,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巨变。如今的中国繁荣稳定,综合国力持续提升,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神州万里,丰收的田野硕果累累,高速铁路网上列车风驰电掣,中国经济犹雨后春笋拔节生长……伟大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李淑梅 刘万春)


编辑:唐玲


【作者:李淑梅 刘万春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钢轨“打磨师”高温下为列车动脉做“微创手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宇汝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为保障铁路安全通行,国铁上海集团公司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12名钢轨“打磨师”集结在江苏张家港维修工区——他们要在3.5小时打磨作业窗口期...

他们从海外“追”回文物,分秒必争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帛书——子弹库帛书,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搁浅”。这些战国时期写在绢帛上的文书,1942年在长沙东南郊子弹库土坡的一座楚墓中被发现,又在4年后被盗运至美国;直到今年...

他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

 闫家成摄影作品:充电站旁的晚餐  摄影作品:送货人  摄影作品:楼道里清洁工休息的角落  摄影作品:休闲生活  长图摄影作品:外卖员  今年5月初,闫家成的首次个展《平凡简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上,共有三...

抗联名将赵尚志:誓抗战 裹尸还

 2004年6月,吉林长春护国般若寺内一处施工工地中出土一颗无名者颅骨,长期致力于抗联史研究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判断,这有可能是失踪了60余年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1987年,日本女作家山崎枝子曾采访谋害赵...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以奋勇拼搏的韧劲当好“青春执笔人”

一节好的思政课,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又如何在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启动,为我们探寻答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思政宣讲,而是青年精神与中原厚...

郁仁壮:用青春和热血守护南海

在南海的万顷碧波之上,有一座如明珠般闪耀的小岛——赵述岛。这里海天相接、风光旖旎,却也有着“高温、高湿、高盐”的艰苦环境。  90后青年郁仁壮是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赵述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在赵述岛,他用每一天的日常工作...

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 星空闪耀“北京箭”

  哪个城市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的聚集区、集聚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眼下的答案是北京。  “我们每年差不多发七八箭,今年可能会更多。”近日,“活力中国调...

任言任语:摒弃抱怨 拥抱成功

      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任亚军   这个世界,从诞生之初就带着与生俱来的不公平。有的人出生就在百万富翁家庭,一生衣食无忧,尽享荣华富贵;而有的人却生于贫困之家,每日为温饱奔波,即便辛苦

江西崇仁:从“断水困境”到“清泉入户” 学思践悟助力破解民生难题

  中国青年网讯“来水啦!水又清又足!”近日,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白陂乡座陂村桃山村小组村民柯正国拧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清澈水流哗哗流出,脸上满是喜悦。至此,困扰桃山村村民多日的用水难题终于得到彻底解决。   学习...

赣州经开区:精准施策铺就“留赣干”坦途

  中国青年网讯“从求职补贴到专业对口的岗位推荐,‘留赣干’政策给了我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几个月前,来自赣州科汇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康誉还辗转于线上线下招聘会,如今已在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的政策助力下,在家乡找到了事业的起点...

2023
01/10
15:00
李淑梅 刘万春
浏览量: 176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