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心有大我 敬业立学

心有大我 敬业立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9-13 11:18:20 | 点击:2521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在第四十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发布了2024年“最美教师”。

  闪耀的名字,动人的事迹。他们心有大我、敬业立学,以仁爱之心践行教书育人使命,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师德师风和强烈责任担当。

  在推进科技攻关的道路上奋勇争先

  科学研究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前进?

  “最美教师”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技术创新教师团队用行动给出答案:科研工作者应心怀“国之大者”,科学研究应朝着国家需求的方向前行。

  长期以来,电磁兼容性设计是一个工程难题。团队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深知:关键技术买不来、要不来,只有脚踏实地做好基础研究,才能实现自立自强。

  为了拿到宝贵的试验场电磁环境一线数据,苏东林亲自带队,从严寒到酷暑,不辞辛苦进行外场电磁环境试验。

  “空天报国,薪火相传”,怀着这样的信念,团队培养出400余名研究生,他们奋战在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航天重大工程一线,成长为一名名优秀的工程师。

  在生物医药领域,温州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在生长因子新药研究上孜孜以求。

  “人受伤后为什么皮肤会自行愈合?”“壁虎断尾后为什么还能长出新尾巴,而且只长一条而非两条、三条?”带着这样的好奇,李校堃开展大样本临床研究,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响应代谢异常的动态变化规律,为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疾病诊治带去了更优的治疗方案。

  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周树强围绕新技术、新工艺等组织技术攻关,为航空制造注入科技力量。

  “一家企业在生产直升机时,一种阀体零件遇到研发瓶颈。我们连战3个月,攻克多个难题,并在设备性能优化上反复测试。在团队努力下,零件生产效率提升了50%。”谈起这些,周树强十分自豪。

  用爱心智慧点亮学生的成长梦想

  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怎样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校长彭玉生因地制宜,把科学课题搬到了山坡、操场、农田和民房,让孩子们捡碎瓦片做陀螺、摘扁豆荚做口哨、利用废纸折飞车……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要玩出名堂,玩出科技感。”彭玉生想方设法联系到华中科技大学,募集了10套机器人。他带着老师们一起钻研,开发出平板编程、智能汽车、航空航模等特色课程,把科学的种子种在孩子们心中。

  在河南省淮阳中学,物理教师刘华东被称为“神奇的魔法教师”。

  一个个接地气的趣味实验,让抽象难解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有趣。上过刘华东课的学生说:“上他的课就像拆盲盒,我们都特别喜欢。”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教师于洁,坚持每天和学生共写师生日记。

  每天写“于老师日记”、每天批阅学生的“每日一记”,工作量很大,但于洁一直坚持下来。因为她知道,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渴望倾诉的,她愿做孩子们的倾听者和陪伴者。

  42万字的书信交流,帮助学生解开成长中的迷茫和困惑,于洁说:“只管耕耘,不求名利。”

  在广东省兴宁市第一幼儿园,孩子们上学入园、放学离园时,总能看到园长黄柳平春风般的笑脸。

  探索自主游戏、尝试班本课程、研究幼小衔接、撰写观察记录……黄柳平坚守在教学一线,坚持每周跟班指导,为提升山区幼教质量不懈努力。

  每一个特殊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面对他们,贵州省遵义市启智学校校长周兴露是教师,更是妈妈。

  “与这些孩子接触越多,就越会对他们身残志坚、奋发进取的精神心怀敬意。”这些年来,周兴露用爱心帮孩子跨越残缺的障碍,用耐心与恒心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学会做人。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山东省济南市焦家遗址,一件件出土文物,展现出一幅规模宏大、遗存丰富的远古画卷。

  焦家遗址的发掘,凝聚着山东大学考古发掘团队的辛勤汗水,领队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芬。

  “我喜欢早上出门的时候,看着成队的学生走在乡间的林荫小路上,迎着朝阳,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在考古工地,王芬和师生们一起,早上推着小车出门,晚上伴着月色回家。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扎根田野考古教学,潜心考古学人才培养,培养学生宏观的田野理论构架能力、过硬的田野遗迹辨识能力、精细的田野信息提取能力和综合的分析阐释能力,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这是我不变的追求。”王芬说。

  同样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还有兰州文理学院教师高金荣。

  深入敦煌莫高窟认真考察,研读大量文献、史料、艺术资料……高金荣把不同历史阶段敦煌壁画舞姿的发展演变归纳在一起,找到了其中共同的基本格调和典型的外部特征,创建了风格独特的敦煌舞教学体系,让敦煌舞从壁画中走了出来。

  “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足矣。”年届九旬、满头银丝的高金荣如今仍然坚守在教学一线,亲自为学生指导、示范。

  为了让各民族少年儿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校长周晓玲坚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023年,周晓玲所在的学校与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成为手拉手共建学校。从黄河之畔到长江之滨,一封封往来书信、一件件文化作品,让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心相通、情相连,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

(责编:岳弘彬、牛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要像造手机一样造战斗机!”

  近日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  访问香港活动中  国产新型舰载机  歼-15T首次  在航母甲板对公众开放  备受瞩目  歼-15系列舰载机未来如何发展?  来听总师怎么说↓  “与歼-15相比  歼-15T有更强的作...

航空运动专业为“低空经济”培养“懂天空的人”

  今年5月,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祁连山区域意外被云吸至8000多米高空,全身结冰,所幸控伞安全降落。这一意外事件在新闻里被频繁冠以“奇迹”,但在吉林体育学院“滑翔伞定制班”课堂上,这个案例教会30名学生“不要指望奇迹”。...

“飞过一次,人生再无不敢想的高度”

  迎着渐起的山风,助跑、控伞、飞上蓝天,许多亲身体验过飞行的学生感慨,滑翔伞课程不仅训练飞翔技能,更让人不断突破自我、感受自由。受访者供图  当一次次驾着滑翔伞,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翱翔,25岁的郑维一总是庆幸自己读本科...

虎胆英雄彭雪枫:二十年奋斗功垂祖国

 走进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一尊高3.2米、重1.5吨的彭雪枫将军戎装铜像跃然眼前。瞻仰大厅门前是彭雪枫牺牲后,中共中央题写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

18岁小将王子菲荣登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杨磊)日前,国际射击联合会更新积分排名,中国18岁小将王子菲凭借今年在三站射击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以6000分登上女子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国际射联世界排名每月更新一次,包含过去365...

钢轨“打磨师”高温下为列车动脉做“微创手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宇汝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为保障铁路安全通行,国铁上海集团公司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12名钢轨“打磨师”集结在江苏张家港维修工区——他们要在3.5小时打磨作业窗口期...

他们从海外“追”回文物,分秒必争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帛书——子弹库帛书,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搁浅”。这些战国时期写在绢帛上的文书,1942年在长沙东南郊子弹库土坡的一座楚墓中被发现,又在4年后被盗运至美国;直到今年...

他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

 闫家成摄影作品:充电站旁的晚餐  摄影作品:送货人  摄影作品:楼道里清洁工休息的角落  摄影作品:休闲生活  长图摄影作品:外卖员  今年5月初,闫家成的首次个展《平凡简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上,共有三...

抗联名将赵尚志:誓抗战 裹尸还

 2004年6月,吉林长春护国般若寺内一处施工工地中出土一颗无名者颅骨,长期致力于抗联史研究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判断,这有可能是失踪了60余年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1987年,日本女作家山崎枝子曾采访谋害赵...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以奋勇拼搏的韧劲当好“青春执笔人”

一节好的思政课,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又如何在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启动,为我们探寻答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思政宣讲,而是青年精神与中原厚...

2024
09/13
11:18
浏览量: 252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