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我要飞得更高!山东庄稼汉14年造出18架小飞机

我要飞得更高!山东庄稼汉14年造出18架小飞机

来源:楚天都市报 | 时间:2024-07-23 10:57:14 | 点击:4078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杨锦英

初中毕业,做过汽修师傅和货车司机,27岁回到农村老家,开始造飞机。

他就是来自山东滕州的41岁男子朱士全。2010年至今,朱士全已造了18架飞机。

他为什么要自己造飞机?是什么动力支撑着他坚持这么多年?近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滕州市南沙河镇冯中村,采访到村民眼中的奇人朱士全。

在农田里造飞机

冯中村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南部,在村庄的民居农田之间,格格不入地矗立着一间飞机库房。这里就是村民朱士全的飞机制造车间。

在14年的时间里,他自己动手,先后做出了18架飞机。村民陈飞(化名)说,滕州市没有机场,朱士全靠自学,造出飞机,在当地人看来是件奇事。

朱士全介绍,他从小就痴迷飞机,初中毕业后去学了汽车维修并以此谋生,后来又做了货车司机,一直不变的是喜欢玩航模。在此过程中,朱士全萌发了自己制作载人飞行器体验飞行的念头。

通过网络,朱士全了解到国内民间确有做载人飞机的,且有成功的案例,这让他坚定,自己也要制造飞机。

朱士全制造的小飞机。受访者供图

自造飞机当然并非易事,首先要跨越的就是专业知识的鸿沟。有两三年的时间,朱士全如饥似渴地学习航空相关的知识,“看书、查电脑、拜访老师傅。航空方面的书翻烂了十几本儿。”他说,他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模型飞机空气动力学》,这本厚厚的模型空气动力学科普入门书,为他提供了许多理论知识。

2010年,朱士全27岁,经历结婚生子后,回到家乡。生活安稳后,朱士全开始琢磨自己造飞机。

小院里诞生第一架飞机

要造飞机,除了买材料,还要学会看图纸。朱士全通过深圳的一名航空爱好者拿到了一份国外运动型小飞机的图纸,很花了一番功夫才吃透。“不仅要看明白图纸,还得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思路,每一个尺寸和结构为什么这样做。”朱士全说。

有了现成的图纸,朱士全开始着手造飞机。他觉得图纸上的飞机外观不是太漂亮,自己还做了一些改进,如把飞机后三点的起落架改成了前三点。

图纸确定后,采购材料也是问题,因为找不到现成的零件。朱士全只能到加工厂里请别人加工。因定制的量少,工厂不愿承接,他就一家家跑过去,花了好长时间,才将他需要的零部件集齐。

朱士全制造飞机所使用的板材,一般是航空专用的云杉木或航空层板,用于维持飞机骨架的形状。他介绍,经过对比,这两种材料重量比较轻,而强度结构比较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云杉木一度是飞机机身材料的首选。此外,云杉木和航空层板的成本相对金属来说比较低,加工工艺也比较简单。

第一次制造飞机,朱士全交了不少“学费”。有时一个配件做完了,后续又发现不合适,只能废掉重新做,来来回回耗费不少时间、金钱和精力。

朱士全在研究图纸。

就这样,花了一年多时间,朱士全的第一架飞机在他家的小院子里诞生了。“一开始没有机库,飞机架在院子里堵着门,人进来出去都要趴着。”朱士全回忆着当初的窘迫。后来为了方便造飞机,他专门建了一间机库。今年春天,他又将机库翻新加宽,面积达到三百多平方米,设备也更专业。

第一次飞上天空

把飞机造出来只是一个开始。为了试验飞行,朱士全还要学会驾驶飞机。一开始,为了节约成本,朱士全通过看书学习,并通过网络找到一些老飞行员请教,来摸索驾驶飞机的方法。但安全飞行是一个严谨的系统,终究要经过专业培训。朱士全于是又在航校报名,考取了飞机驾照。

飞机有了,驾照有了,没有机场怎么办?朱士全于是将飞机拉到一条比较开阔的断头路上,慢慢练习。“先试着抬一抬飞机的前轮,让它离开地面,练得跑直了,再适当地飘一飘,就这么来回练上百次之后,才敢真的飞起来。”朱士全说。

就这样,在运动型单人座小飞机制造出来一年之后,朱士全驾驶它飞了起来,只是飞得很低,时间也比较短。

很快,朱士全将他人生中第一架飞机处理掉,折半价卖给了一名航空收藏者。之后,朱士全又制造了第二架飞机,这一次,他真正体验了驾驶自己制作的飞机飞上蓝天的感觉。

“第一次飞到天上的时候,首先体验到的是恐惧。”朱士全介绍,相比乘坐民航客机时完全与外界隔离,小飞机对空中的气流感受更加直观,颠簸得也更猛烈,就如同开车驾驶在不平整的土路上一般,会有突然上升下降的感觉。当习惯了这种恐慌,随之而来的是无与伦比的兴奋,飘浮在空中的感觉极其刺激,难以形容。

14年造18架飞机

成功飞行鼓舞了朱士全的信心,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间,他一架接一架地制造小型飞机,不断改进升级。设计阶段,朱士全从借鉴外国飞机图纸,到自己绘画图纸;研制阶段,他提升飞机的结构强度,让飞机能承受更大的过载,同时尝试将飞机做得更轻。

朱士全正安装机头。

为了提升飞机性能,他常常坐飞机到全国各地参观航展,请教老师傅。截至目前,朱士全已成功研发制造了18台小型载人飞机,按照不同分类方式,上单翼、中单翼、下单翼的;前三点式、后三点式的;单座、双座的均有涉及。

他制造飞机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从一开始一年多造一架,到三个月造一架,现在甚至可以同时制造好几架飞机。

每次一架飞机研制成功,他都会出售给航空爱好者或科研院校、博物馆,作收藏用途,用回笼资金做下一次研发。

“会一直做下去”

2021年,朱士全开了一家航空科技公司,初衷是为了参加航展办证更方便。他请了几名航空爱好者组成一个小团队,忙的时候过来兼职帮忙,但忙得过来时还是自己包办一切,这样省点钱。

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开始以造飞机谋生,相反,造飞机从来只是他的爱好,赚不到什么钱,反而可能会亏本。他说,造飞机常常要花十多万元,但卖出去可能只有五六万元回流,而且找买家也要一段时间,有时甚至一年多才能处理得掉。

现在朱士全除了种地之外,还利用无人机,帮农田大户或果园打药、除草。他并不希望外界给他贴太多“农民造飞机”的标签,担心造成“造飞机很简单”的误解,也怕有人轻易模仿,却造出不规范的飞机,导致危险。

投入这么多金钱、时间和精力,却回报寥寥,朱士全的家人一开始当然颇有微词,但在一年年见证他的决心和坚持之后,也开始默默地支持。

朱士全也听过村里老人“不务正业”的唠叨,或其他人将他的抱负当玩笑的嘲讽,但随着时间沉淀,这些流言渐渐少了。他说:“我造飞机这个事,肯定有一些不能理解的,但也肯定有支持的,这都很正常,不需要在意。”

谈到未来,朱士全有很多展望:他在多平台都经营有自己的视频账号,希望带动更多人爱上航空,了解航空知识。

除了小型飞机,他现在还开始开发其他机型,盼望得到合作方支持。

“会一直做下去。”朱士全说,他的最终梦想是,制造出能给自己打100分的飞机。

责任编辑:吴闻达】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中国要像造手机一样造战斗机!”

  近日  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  访问香港活动中  国产新型舰载机  歼-15T首次  在航母甲板对公众开放  备受瞩目  歼-15系列舰载机未来如何发展?  来听总师怎么说↓  “与歼-15相比  歼-15T有更强的作...

航空运动专业为“低空经济”培养“懂天空的人”

  今年5月,一名滑翔伞爱好者在祁连山区域意外被云吸至8000多米高空,全身结冰,所幸控伞安全降落。这一意外事件在新闻里被频繁冠以“奇迹”,但在吉林体育学院“滑翔伞定制班”课堂上,这个案例教会30名学生“不要指望奇迹”。...

“飞过一次,人生再无不敢想的高度”

  迎着渐起的山风,助跑、控伞、飞上蓝天,许多亲身体验过飞行的学生感慨,滑翔伞课程不仅训练飞翔技能,更让人不断突破自我、感受自由。受访者供图  当一次次驾着滑翔伞,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翱翔,25岁的郑维一总是庆幸自己读本科...

虎胆英雄彭雪枫:二十年奋斗功垂祖国

 走进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一尊高3.2米、重1.5吨的彭雪枫将军戎装铜像跃然眼前。瞻仰大厅门前是彭雪枫牺牲后,中共中央题写的挽联:“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死入生,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

18岁小将王子菲荣登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杨磊)日前,国际射击联合会更新积分排名,中国18岁小将王子菲凭借今年在三站射击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以6000分登上女子10米气步枪世界第一。  国际射联世界排名每月更新一次,包含过去365...

钢轨“打磨师”高温下为列车动脉做“微创手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宇汝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长三角地区持续高温。为保障铁路安全通行,国铁上海集团公司上海大机运用检修段12名钢轨“打磨师”集结在江苏张家港维修工区——他们要在3.5小时打磨作业窗口期...

他们从海外“追”回文物,分秒必争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国家文物局供图  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帛书——子弹库帛书,经历过一段漫长的“搁浅”。这些战国时期写在绢帛上的文书,1942年在长沙东南郊子弹库土坡的一座楚墓中被发现,又在4年后被盗运至美国;直到今年...

他用镜头记录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

 闫家成摄影作品:充电站旁的晚餐  摄影作品:送货人  摄影作品:楼道里清洁工休息的角落  摄影作品:休闲生活  长图摄影作品:外卖员  今年5月初,闫家成的首次个展《平凡简史》在上海展出。在持续近两个月的展览上,共有三...

抗联名将赵尚志:誓抗战 裹尸还

 2004年6月,吉林长春护国般若寺内一处施工工地中出土一颗无名者颅骨,长期致力于抗联史研究的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旅作家姜宝才判断,这有可能是失踪了60余年的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1987年,日本女作家山崎枝子曾采访谋害赵...

【青春华章·豫你同行】以奋勇拼搏的韧劲当好“青春执笔人”

一节好的思政课,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又如何在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农业大学启动,为我们探寻答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思政宣讲,而是青年精神与中原厚...

2024
07/23
10:57
浏览量: 407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武术养生探索者黎昌明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