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夏风热浪中,豫医“救”星点亮生命守护之光

夏风热浪中,豫医“救”星点亮生命守护之光

来源: | 时间:2025-07-01 12:53:31 | 点击:127

当蝉鸣划破郑州人民公园的午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科普活动正在绿荫下展开。6月20日至21日,豫北医学院赴豫北地区“救知道”应急救护实践团以“救在身边,豫医同行”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与实战考核三种形式,为市民筑起生命守护的知识屏障。这场持续两天的活动,将专业医学技能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生活智慧,让急救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扎根人心。

  知识浸润:专业演示解码生命急救密码

  在急救演练区,身着白大褂的实践团成员化身“生命导师”。面对模拟倒地的急救假人,施救者单膝跪地的身影在烈日下形成坚毅的剪影——双掌交叠于胸骨正中,以髋关节为轴心带动身体重量,每一次下压都精准抵达5-6厘米的黄金深度,100-120次/分钟的按压频率如战鼓般叩击着生命的节拍。“15、16、17……”清晰的计数声穿透35℃的热浪,汗珠顺着紧绷的下颌线坠落,在地面蒸腾起白雾,恰似与死神赛跑的无声注脚。

  海姆立克急救法演示环节更显专业默契:施救者从背后环抱“窒息者”,右手握拳定位脐上两横指,左手紧扣拳面形成稳固三角,向上向内的冲击动作刚柔并济,每个细节都暗含医学原理。围观市民中,有母亲下意识抱紧怀中孩童,有年轻人掏出手机录制操作要点,专业演示正悄然转化为公众的应急意识。

图为“救知道”实践队在做教学示范。王若乔 供图

  趣味交互:飞行棋盘搭建知识闯关乐园

  当巨大的“应急救护”主题飞行棋棋盘展开,现场气氛瞬间被推向高潮。参与者手持充气骰子跃跃欲试,穿梭于20个知识关卡之间。

  每个棋格都对应着关键急救知识点:“心肺复苏按压频率标准是多少?”“异物卡喉时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通过答对即可前进的规则设计,知识问答与竞技乐趣完美融合。

  参与者时而屏息凝神回忆要点,时而激烈讨论急救方案,在掷骰、答题、模拟操作的多元互动中,急救技能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内化。

  最终胜出者领取奖品,每位参与者都获得鼓励,让急救知识不再是冰冷的条文。随着骰子落地的脆响、答题成功的欢呼以及模拟操作时的专注神情,这些生命守护技能已悄然融入参与者的脉搏跳动,实现了“寓教于乐”,让急救知识从理论认知转化为肌肉记忆。

图为居民在体验“应急救护”飞行棋。王若乔 供图

  实战淬炼:90秒生命考核锻造应急本能

  学以致用,方显实效。实战演练环节采用“情景模拟+计时考核”模式,参与者需在90秒内完成心肺复苏全流程:快速判断、规范按压、有效人工呼吸。

  “急救考官”紧盯每个细节——按压深度是否达标?冲击位置是否正确?流程是否完整?错误操作被当场指正,确保每位参与者技能扎实可靠,面对真实险情能沉着施救。

  外卖小哥张先生在考核中因按压深度不足被喊停,重新操作时额头沁出细汗:“平时觉得会,真操作才知道细节多重要。”

图为居民在进行心肺复苏实践操作。王若乔 供图

  心声回响:调研问卷勾勒科普优化路径

  活动尾声的问卷调查揭示了更深层的公众需求:83%的受访者首次接受系统急救培训,92%认为“情景模拟比课堂讲解更有效”。

  特别设置的老人辅助填写区,收集到“希望增加家庭急救场景”的建议;儿童问卷则显示“游戏化学习”的接受度高达98%。

  这些数据如繁星点点,为团队优化“急救飞行棋2.0版”提供精准方向——将新增“运动损伤”等生活化关卡。

  团队成员王若乔表示:“当外卖小哥能熟练演示按压,当孩童能正确描述海姆立克步骤,医学知识才算真正走出象牙塔。”

图为实践团队志愿者在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王若乔 供图

  热风见证汗水,希望孕育新生。豫北医学院赴豫北地区“救知道”应急救护实践团以“学-练-玩-评”的闭环设计,将急救知识化入口诀、嵌入游戏、淬于实战,让专业医学资源走出校园,在人民公园的绿荫下开出守护生命之花。

  夕阳为公园长椅镀上金边,参与家庭围坐翻看手册的画面,恰是“健康中国”战略最生动的注脚——急救知识的星火,终将在市井烟火中燎原成守护生命的璀璨星河。

编辑:刘布   审核:同期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超七成受访青年呼吁“自然美”

  防晒衣、遮阳伞、冷白皮——你以为在变美,身体却在偷偷变“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2.4%的受访青年认同应当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的审美标准。57.0%的受访青年建议将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

这样吃有助于心理健康|早点健康

 对于普通人来说,心情不好,可能会导致暴饮暴食或茶饭不思。而对于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患者来说,饮食和代谢却是深刻影响健康的“大问题”,关乎生命质量和长度。编辑:刘布   审...

空调吹成白肺? 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

千年医脉浸润齐鲁——山东社科普及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

  近日,一场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山东省社科普及周活动在山东各地举办。活动将中医药文化的千年智慧,传递给更多居民。这场跨越城乡的社科普及盛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扎根基层、服务...

夏风热浪中,豫医“救”星点亮生命守护之光

当蝉鸣划破郑州人民公园的午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科普活动正在绿荫下展开。6月20日至21日,豫北医学院赴豫北地区“救知道”应急救护实践团以“救在身边,豫医同行”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与实战考核三种形式,为市民筑起...

日行百分钟,慢性腰痛风险降两成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挪威科技大学科学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版》上的最新研究显示,每日步行超过100分钟,可将慢性腰痛风险降低23%。  作为困扰各年龄层的常见病,腰痛已成为全球致残主因之一。相...

2025世界控烟大会举行 中国经验引关注

  6月23-25日,世界控烟大会(原世界烟草或健康大会)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并发布《2025年全球烟草流行病报告》。这份报告是自2007年以来的第十个报告,追踪了每个国家的控烟进展。   据悉,今年的报告也以数据和事实...

关爱颈椎,守护“生命之桥”(名医讲堂)

  颈椎是连接头颅与躯干的“生命之桥”,承载着支撑头部、保护神经和血管的重任。然而,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久坐办公等不良习惯,导致许多人患上了颈椎病。颈椎病虽然不是不治之症,但也绝非“休息几天就能好”的小毛病,处理不当会严重...

干眼不是绝症,但需要医患协作终身管理——干眼症人群自救指南

  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的诊室里,主任医师林志荣每天都要接待大量因眼睛干涩、刺痛、视物模糊前来就诊的患者。他发现,干眼已成为继近视之后最常见的眼部健康问题。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

上海:告别黄梅迎高温 (1/5)

  6月29日,小朋友行走在上海外滩。  随着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上海市当日出梅。上海中心气象台09时05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2025
07/01
12:53
浏览量: 12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