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走进位于烟台高新区的山东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安生物”)制剂生产车间,现代化智能制造车间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生产线上,一瓶瓶地舒单抗注射液——博洛加在精密的罐装设备中缓缓前行,它们正经历从液体注射剂到整装的变身。透明的无菌隔离罩外,身着无菌服的操作人员密切关注并调控着整个生产流程。
博洛加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患者。前不久,这款新研药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一年。
“我们公司组建了100余人的跨学科攻关团队,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加上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加快了这款新研药的快速转化落地,今年下半年将推向国际市场。”博安生物研发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窦昌林说。
窦昌林所提到的联合体,是烟台高新区围绕解决新药研发堵点痛点问题,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集聚高校、龙头企业、实验检测等资源,促进产学研“接力跑”而建立的医药产业成果转化联合体。该联合体突出资源集聚的平台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加快新药研发落地。
“我们建立了联合体内平台、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畅通了彼此紧密对接的渠道,通过联合体各个成员、各个环节之间‘接力跑’,推动博安生物在内的生物医药企业成果转化链条高效协同。”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李如鹏介绍。
在这个联合体内,各个成员、各个环节之间具体如何运行?
以博洛加为例,博安生物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能得到及时响应,其中烟台大学就为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验证提供了支撑。“RANKL是一种蛋白,我们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博洛加能与RANKL紧密结合,有效阻断RANKL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烟台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杨刚强介绍。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