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茫茫大海上也能“刷视频”了

茫茫大海上也能“刷视频”了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06-28 10:28:31 | 点击:3377

 6月26日,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这意味着,从当日起,乘坐辽鲁航线的旅客将告别手机没有信号或者信号断断续续的历史,在茫茫大海上也可以“刷视频”了。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数据,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市级、县城城区。珠穆朗玛峰海拔6500米营地,已开通全球最高5G基站;新疆塔里木油田万米深井也实现5G信号全覆盖。

  不过,作为我国最大的内海,渤海有其特殊性。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杨哲介绍,以烟台—大连航线、威海—大连航线为代表的辽鲁航线,是连接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客货运的黄金航线。但因海上通信覆盖难,各大航线海域网络不连续、信号不稳定。

  记者注意到,琼州海峡已实现航道和海面5G网络覆盖延伸至20公里,让手机信号在海域上“畅通无阻”。

  “虽然同为我国内海,但渤海比琼州海峡的网络覆盖距离长、难度大。”山东移动烟台分公司网络优化中心经理梁文磊表示,以烟台—大连航线为代表的辽鲁航线,航程超过150公里,大约7小时航程,以往存在通信“盲区”,对安全监管、船舶运营和旅客体验来说较为不便。

  为此,山东移动联合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山东、辽宁等海事机构,辽宁移动等环渤海省份移动公司,创新5G基站部署组网方式,研发船舶高效网络接入设备,扩大通信覆盖范围,提升网络信号稳定性。如今,根据现场测试结果,辽鲁航线海域已实现5G网络全域覆盖,覆盖海域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

  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意味着什么?梁文磊提到三个关键词:安全监管、船舶运营、旅客体验。

  在安全监管方面,海域内执法船、海巡艇、无人机上的摄像头可通过5G网络,将现场高清视频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有效保障相关海域海上执法、海上巡检、海上救援等业务顺利开展。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宏印则表示,近年来,随着海洋牧场、智慧海洋装备、海洋大数据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速,对海上通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辽鲁海域5G网络的开通,对提升海上交通安全保障、海上搜救应急能力,满足海洋监测、海洋渔业通信保障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工作原因,烟台人刘逸飞常年通过辽鲁航线往返于烟台、大连两地。他告诉记者,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在投入运行之前,客船在开航后不久会遭遇“没有信号”之困。在长达六七个小时旅程中,他在船上购买饮品或者食物无法用手机支付。“如今,不仅能打电话,还能视频聊天,随时能跟家人、朋友、单位进行顺畅沟通,非常流畅。”刘逸飞说。

  梁文磊表示,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将给旅客带来“体验优、信号稳”的感受。不过,实现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并不容易。

  “海域覆盖最关键的是,要把站点建得够高,才能覆盖得够远。”梁文磊告诉记者,早在今年春天,山东移动无线、传输、电源配套等相关人员联合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专业人员,共同对大竹山、北隍城2处海岛海事雷达站进行现场勘察,并新建了5G站点,使烟台—大连、烟台—旅顺等航线及海域网络覆盖显著提升。

  目前,山东已实现沿海、常驻居民岛屿、省内航线及省际重要航线的网络畅通,海域网络覆盖延伸至103公里,并在离岸50公里处实现了高达160Mbps(兆比特每秒)的上传速率。

(责编:杨曦、陈键)


【作者:王延斌】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南昌推出“一企业一博士”行动 破解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双重困境”

 南昌市科学技术局日前正式公布2025年第一批“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入选名单。经企业需求征集、博士意向对接、匹配论证及公示等程序,全市87家科技型企业与115名博士(含10个博士团、38名博士)成功结对。  南...

日媒爆日本首次向菲出口二手护卫舰,专家:日菲相互勾结、策应支援的又一案例

【环球时报驻菲律宾特派记者 樊帆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王辉】日本《读卖新闻》6日援引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日本与菲律宾两国政府已就出口一批服役超过30年的海上自卫队护卫舰达成一致,这将是日本首次向菲方出口二手...

前沿科技融入文化遗产保护

 当山西应县木塔的榫卯节点内部情况在CT和X光中被详细分析;当X射线探伤、紫外荧光成像等被用来还原海昏侯刘贺身高;当动植物考古展现三星堆人的食谱……一幅现代科技与古老历史交融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图景,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日...

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顺利入轨

  科技日报北京7月3日电(记者付毅飞)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7月3日17时35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

年轻人的新职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机器人的“教练”

央视网消息:今年4月,在北京进行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的每一个人形机器人背后,离不开一项新职业,那就是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是如何让人形机器人练成...

“智驾险”能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兜底吗

  不少车企与保险公司纷纷推出针对性产品——“智驾险”(智能驾驶保险),旨在为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提供保障,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然而这一新型产品的推出,引起了不少业内外人士的争议和讨论。图为工作人员正在...

在技术浪潮中守护尊严:中欧共议数字人权治理

  6月25日,“2025·中欧人权研讨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会后,与会中欧代表展示“有教无类”的书法作品。  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算法平台深刻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如何保障人类尊严、自由与基本权利,成为全球...

从“取水打砖”到星际驿站 中国科研人员解锁月球生存术

 中新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从“取水打砖”到星际驿站 中国科研人员解锁月球生存术  中新社记者 张强 贾亦夫  在月球上取水、打砖,给月球连上WIFI……记者近日来到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各式各样的深空探测利器让...

烟台首家5A级室内空气体验中心落户高新区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6月26日,烟台首家5A级室内空气体验中心正式落户高新区,为民众治理室内空气、享受健康呼吸,打造了实体店,带来了新方案。 据介绍,该体验中心展示了空气治理药剂、净化器、香氛等系...

塑筑未来:鲁班科技书写绿色建材革命新华章​ 晨曦中的产业蝶变​

每日新闻网讯(王权李祥李进 金平眉 朱寿三)苏北平原的晨雾尚未散尽,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工业园的轮廓已在朝阳中舒展。机器的嗡鸣声如时代的脉搏,叩击着宿迁这片沃土。在这里,宿迁市鲁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以 “鲁班...

2024
06/28
10:28
王延斌
浏览量: 33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