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烟台高新区:科技创新春潮涌 科技强区正当时

烟台高新区:科技创新春潮涌 科技强区正当时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2-07 11:31:17 | 点击:10140

      每日新闻网讯(吕本政 杨静)新春伊始,走进烟台高新区,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从实验室里的潜心钻研,到生产线上的智能升级,再到产业园区内的协同创新,一幅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图片2.png

      科技创新平台集聚,释放强劲磁吸“热效应”

      近年来,烟台高新区坚持把创新平台建设作为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烟台高新区拥有全市唯一的先进药物递释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海工装备领域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2024年实现省重实验室零突破,“现代数字渔业实验室”和“航空航天装备高性能特种合金智造与应用实验室”获批筹建,初步形成了高新特色、支撑产业、梯次衔接的“3131”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吸引了众多高层次人才和优质项目落户。图片3.png

    “我们已经启动策划了4个重要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了3项重大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引育和培养了10余名高端技术人才和科技骨干,孵化2家科技型企业,为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山东省海洋工程装备及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相关负责人介绍。

      企业创新主体发展,点燃高速发展“强引擎”

      烟台高新区始终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烟台高新区共有国家孵化器5家,占全市1/2,省级孵化器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5家,谋划建设了IVD产业园、空天信息港等一批专业加速器项目,创业孵化承载功能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在全市排名第二,高企数量占市场主体的比例全市第一,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我们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以上用于研发,目前已拥有专利100多项,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烟台高新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自豪地说。

       产业创新生态优化,厚植科技人文“肥沃土”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科技创新的“阳光雨露”。烟台高新区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营造鼓励创新,培育产业的浓厚氛围。区内规上高产产值占比三年内稳步提升,稳居全市前列。聚焦“深海深空”领域,推进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储备培育未来产业。高新区持续注重全民科学素养,举办科普讲解大赛,全区科普教育基地达到8家,科技文化氛围浓厚。曾三次被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去年,烟台高新区入选国家级校企协同育人基地,是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与高校合作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基地的国家级高新区。”烟台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高质量启动工信部“百校百园万企”的联合行动,发动园区企业发布技术需求榜单11项,揭榜4项,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如今的烟台高新区,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新的一年,烟台高新区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为烟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图/吕本政 杨静)

 编辑:曼妮         审核:同期声


【作者:吕本政 杨静】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电力负荷创新高 迎峰度夏如何平稳有序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叠加经济增长双重拉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  对此,国家能源局相关负...

山西混凝土外加剂、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万荣通过验收

每日新闻网讯(马逢春 )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是质量基础的“基石”,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7月2日至7月3日,山西混凝土外加剂产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两个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万荣通过验收,填补了全省...

南昌推出“一企业一博士”行动 破解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双重困境”

 南昌市科学技术局日前正式公布2025年第一批“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入选名单。经企业需求征集、博士意向对接、匹配论证及公示等程序,全市87家科技型企业与115名博士(含10个博士团、38名博士)成功结对。  南...

日媒爆日本首次向菲出口二手护卫舰,专家:日菲相互勾结、策应支援的又一案例

【环球时报驻菲律宾特派记者 樊帆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王辉】日本《读卖新闻》6日援引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日本与菲律宾两国政府已就出口一批服役超过30年的海上自卫队护卫舰达成一致,这将是日本首次向菲方出口二手...

前沿科技融入文化遗产保护

 当山西应县木塔的榫卯节点内部情况在CT和X光中被详细分析;当X射线探伤、紫外荧光成像等被用来还原海昏侯刘贺身高;当动植物考古展现三星堆人的食谱……一幅现代科技与古老历史交融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图景,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日...

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顺利入轨

  科技日报北京7月3日电(记者付毅飞)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7月3日17时35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

年轻人的新职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机器人的“教练”

央视网消息:今年4月,在北京进行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的每一个人形机器人背后,离不开一项新职业,那就是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是如何让人形机器人练成...

“智驾险”能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兜底吗

  不少车企与保险公司纷纷推出针对性产品——“智驾险”(智能驾驶保险),旨在为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提供保障,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然而这一新型产品的推出,引起了不少业内外人士的争议和讨论。图为工作人员正在...

在技术浪潮中守护尊严:中欧共议数字人权治理

  6月25日,“2025·中欧人权研讨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会后,与会中欧代表展示“有教无类”的书法作品。  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算法平台深刻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如何保障人类尊严、自由与基本权利,成为全球...

从“取水打砖”到星际驿站 中国科研人员解锁月球生存术

 中新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从“取水打砖”到星际驿站 中国科研人员解锁月球生存术  中新社记者 张强 贾亦夫  在月球上取水、打砖,给月球连上WIFI……记者近日来到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各式各样的深空探测利器让...

2025
02/07
11:31
吕本政 杨静
浏览量: 1014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