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作物耐碱“密码”被找到,盐碱地有救了!

作物耐碱“密码”被找到,盐碱地有救了!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4-07 08:12:43 | 点击:1149

“这是全球10亿公顷盐碱地的福音”“这项研究为未来培育耐盐碱植物,打开了一扇大门”“盐碱地有救了”……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们对3月24日发表于《科学》和《国家科学评论》上的作物耐碱研究成果赞不绝口。

以耐盐碱作物高粱为材料,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谢旗研究员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于菲菲教授团队、华中农业大学欧阳亦聃教授团队联合10家科研单位,找到了作物耐盐碱的“密码”。他们发现了作物的主效控碱基因AT1及其作用机制。

更重要的是,盐碱地实验证明,敲除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玉米和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的产量。

亟须探索作物耐碱机制

盐碱地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盐化土壤和碱化土壤。由于土壤表层盐类、碱类集积,很多重度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

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球有超过10亿公顷的盐碱地不能被有效利用,其中碱化土壤面积约占盐碱地的60%。

“目前全球在植物耐盐方面研究力量集中,已取得了很多成果,发表的论文有2万多篇;但对于植物耐碱机制,我们却仍然了解甚少,发表的论文仅457篇。”谢旗坦言。

为何植物耐碱的研究如此欠缺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实验室模式植物如拟南芥,通常并非起源于盐碱地,因此缺乏耐碱遗传适应性。这让科研人员无法深入探索作物的耐碱机制,更加难以将研究结果匹配到生产中。

揭开高粱耐碱奥秘

为了找到合适的实验室模式植物,谢旗等研究人员瞄准高粱,希望能够从高粱入手,揭开其耐碱的奥秘。

“高粱起源于高盐碱的非洲萨赫勒地区,它能够适应各种盐碱地,具有高度丰富的耐碱性遗传资源。”谢旗说。

通过对高粱进行全基因组大数据关联分析,科研人员很快就发现一个与作物产量呈负相关的主效调控耐碱的基因AT1,与水稻的粒形调控基因GS3同源。

同时,利用特异性荧光探针系统,他们首次揭示了作物高抗盐碱的分子机制。在高碱的环境中,作物会产生有害的ROS(活性氧物质),诱导更高的氧化应激损伤。他们发现,敲除基因AT1可以增强水通道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进而调节水通道蛋白的活性,并将多余的ROS排到细胞外,以降低作物的氧化应激损伤。这样,作物就可以顺利地在盐碱地生存了。

另外,科研人员还发现AT1在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及谷子中的调控机制,也与高粱相似。

大田实验增产效果显著

在重大理论突破的基础上,科研人员也进行了大田实验。在宁夏平罗盐碱地的实验结果表明,敲除AT1能够使高粱籽粒增产20.1%,全株生物量增加近30.5%。

同时,科研人员进一步将AT1用于改善水稻、玉米和谷子等作物的耐盐碱性,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水稻不同年份每亩增产22.4%—27.8%,在宁夏平罗盐碱地谷子每亩增产近19.5%。此外,他们发现,敲除该基因也能显著增强玉米在盐碱地的存活率。

科研人员预测,如果全球20%的盐碱地种植AT1基因改良的作物,可每年为全球增产至少2.5亿吨粮食。该基因在提高作物耐盐碱性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有望为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及盐碱地综合利用发挥重要作用。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李慧博、杨鸿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前沿科技融入文化遗产保护

 当山西应县木塔的榫卯节点内部情况在CT和X光中被详细分析;当X射线探伤、紫外荧光成像等被用来还原海昏侯刘贺身高;当动植物考古展现三星堆人的食谱……一幅现代科技与古老历史交融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图景,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日...

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顺利入轨

  科技日报北京7月3日电(记者付毅飞)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7月3日17时35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

年轻人的新职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机器人的“教练”

央视网消息:今年4月,在北京进行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的每一个人形机器人背后,离不开一项新职业,那就是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是如何让人形机器人练成...

“智驾险”能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兜底吗

  不少车企与保险公司纷纷推出针对性产品——“智驾险”(智能驾驶保险),旨在为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提供保障,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然而这一新型产品的推出,引起了不少业内外人士的争议和讨论。图为工作人员正在...

在技术浪潮中守护尊严:中欧共议数字人权治理

  6月25日,“2025·中欧人权研讨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会后,与会中欧代表展示“有教无类”的书法作品。  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算法平台深刻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如何保障人类尊严、自由与基本权利,成为全球...

从“取水打砖”到星际驿站 中国科研人员解锁月球生存术

 中新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从“取水打砖”到星际驿站 中国科研人员解锁月球生存术  中新社记者 张强 贾亦夫  在月球上取水、打砖,给月球连上WIFI……记者近日来到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各式各样的深空探测利器让...

烟台首家5A级室内空气体验中心落户高新区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郭健)6月26日,烟台首家5A级室内空气体验中心正式落户高新区,为民众治理室内空气、享受健康呼吸,打造了实体店,带来了新方案。 据介绍,该体验中心展示了空气治理药剂、净化器、香氛等系...

塑筑未来:鲁班科技书写绿色建材革命新华章​ 晨曦中的产业蝶变​

每日新闻网讯(王权李祥李进 金平眉 朱寿三)苏北平原的晨雾尚未散尽,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耿车工业园的轮廓已在朝阳中舒展。机器的嗡鸣声如时代的脉搏,叩击着宿迁这片沃土。在这里,宿迁市鲁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以 “鲁班...

用上AI的超市,你逛过吗?

  超市内的电子价签。  本报记者 李 贞摄  可自动识别商品品类的智能秤。  本报记者 李 贞摄  顾客在超市使用自助收银机结账。  本报记者 李 贞摄  5月22日,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在第四届中国—中东欧...

“超级地球”,人类的下一个家园?

  艺术想象图,右下角为利用TTV反演技术发现的行星Kepler—725c。  地球在太阳系宜居带中的位置示意图。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提供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是孤独的吗?是否存在像地球一样的生命家园?...

2023
04/07
08:12
浏览量: 11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