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从宇宙观的发展探源中华文明——读《良渚: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

从宇宙观的发展探源中华文明——读《良渚: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02 13:40:36 | 点击:416

良渚反山出土的M12∶98玉琮上的“神徽”,即“神人兽面”图像。图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提供

江苏澄湖遗址出土陶贯耳壶。图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提供

良渚瑶山出土的M3∶3玉三叉形器。图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提供

《良渚: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 李新伟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这里的“文明”就是指国家的起源和发展。中华文明探源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赵辉认为,“良渚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了可以讨论其形态的成熟条件”。但是,良渚从满天星斗和“最初的中国”中脱颖而出的动力和社会本质是什么?李新伟的《良渚: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以下简称《结晶》)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结晶》共分九章,从天极宇宙观的宇宙秩序开始,讲到良渚对中华文明形成模式的启示,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宇宙观发展和文明起源的研究,也就是对观念和文明的研究。“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是古代中国对于“宇宙”的概括,由此对于天地、时空、人的相互关系的观念信仰,成为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基础。古代中国宇宙观,涉及古代时空观、舆服制度、哲学观与科学观等,其知识、思想的形成与完善,便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离不开对古代中国宇宙观形成和发展的研究,这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新领域。

“天极”被认为是先秦宇宙观的核心内容。《结晶》提出,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高庙文化和双墩文化中,“天极宇宙观”就已初步形成,包括七个要点,如天地之间有“维”“柱”相连、天体以天极为轴心旋转、神鸟有驮负天极之功能等。在解读凌家滩刻纹玉版、玉鹰核心纹样八角星纹时,提到这类图像还多见于纺轮,确切表明它位于可以旋转的物体的中心。《结晶》还指出八角星纹以及包括纽结纹在内,是“天极”旋转轴心,并带动天体旋转。这一读识明确了八角星纹的内涵,更为解读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宇宙观集大成者——琮的结构和内涵,提供了系统性和连续性的阐释路径。

琮源于良渚,盛于良渚。考古学家牟永抗最早指出,凌家滩刻纹玉版图纹与琮结构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他还归纳了良渚琮的五项特征:内圆外方,琮的母体为中通的筒状物;每角雕琢图像,四角及其相邻两侧为一个加工单元;琮体被横向等分为若干节,说明已经存在着比较严格的数或量的概念;直槽与两端的射口平齐沟通,成为琮体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琮体上大下小,只有仰视才能全面地观察到琮上述五项特征。如此看来,琮外壁的四角和四直槽不仅是天、地的“维”“柱”,琮母体的中通的筒状物,以及贯通的琮射孔,完全就是一个旋转的轴心,而这个轴心,无疑就是如凌家滩刻纹玉版八角星纹“天极”的所在。良渚文化玉器未见八角星纹,但是良渚文化原始文字中,八角星纹却是主角。在江苏澄湖古井陶贯耳壶上,有一组由五个图符组成的原始文字,首字即八角星纹,接着是一条长横线,形似解释概念的破折号,然后是包括豪华安柄钺在内的三个象形图符,寓意深邃。

关于良渚神人兽面像,《结晶》以系统的图像演变逻辑提出新解读,认为所谓“鸟兽合体”图像,表现的是神鸟驮负神兽,并非二者合体,反映了当时的宇宙观和相关神话;兽面表现的应该是虎,即天极之神的动物形象;“神人”是人和鸟的结合体,是“人面神鸟”的统治者获得驮负天极神兽的能力。这些新解比略显简单的“神人”“太阳神”,甚至“神祖”等解读,要丰满一些,在图意探索上更进一步,可能会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

另外,“鱼鸟之变”也是《结晶》的重要内容之一,颠覆了我们对一般彩陶的读识。《结晶》从探索良渚文化蜷体鸟源流出发,在更广大的时空范围内讨论鱼鸟组合图像,指出庙底沟类型彩陶中盛行的鸟纹,多以鱼鸟组合的形式出现,还表现为同为卵生的鸟,在鱼体内完成孕育、生长,再从鱼体内飞出的场面,可能具有繁育生长的吉祥内涵。作者进而推测,在浙江海盐龙潭港宽把杯的杯身上,刻画了两条蛇身动物,体内有卵形小圆圈,良渚文化蜷体鸟纹身体内外常见的螺旋重环和圆圈,其实也是形态如卵,因此良渚文化蜷体鸟纹表现的,可能是鸟在水生蛇身动物中繁育诞生的主题。之前有学者曾讨论过,从河姆渡文化所谓“双鸟朝阳”,到良渚文化鸟立高台图符的“卵生”的象征性意义,较之以往,《结晶》的阐释显得更为宏阔。笔者认为,结合大汶口文化晚期大口缸内填刻的多个圆圈图符,其所表现的含义不会是纯几何形式的装饰。

《结晶》最直白、最精彩的论述,是关于良渚对中华文明形成模式的贡献。书中指出,神鸟协助天极和天极之神运转、神王与天极之神互通等宇宙观,在龙山时代仍广为传播,而且还普遍出现了天极之神的人格化,尤其是江汉地区肖家屋脊文化和陕北石峁社会的领导者,明显以良渚为榜样。良渚早期国家,是各地区撞击和熔合的灿烂结晶,其榜样作用,对距今4300年至3800年孕育夏王朝的龙山时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书中对良渚文化进行了高度评价,并认为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良渚的“榜样”形象会越来越清晰,并会改变我们对中华文明形成整体进程和模式的认知。

其实,根植于太湖平原核心区域的良渚区域文明,并非自古以来形成的天纵优秀的胜利,而是周边各地区在经济模式接近、观念意识形态趋同和认同的背景下,经过密切交流和充分发展,最后形成的一个爆发式的文明共同体。良渚文明中心的良渚遗址群和所在的良渚古城,至少在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早中期阶段,还是一块很不热闹的处女地,直至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阶段,各路精英才齐聚近100平方公里的良渚遗址群。“人和”是迈入文明时代过程中最大、最主要的变化,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就是社会和观念的质变,才导致文明的迸发。

近些年,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有三点: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出现王权和国家。这个文明社会达到标准的背后动力,是观念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也就是《结晶》讨论的主要内容。《结晶》指出,正是如良渚这样的观念意识形态传统,“完成了宗教凝聚大规模人群和构建国家级别社会组织的精彩实践”,点出了观念与文明研究的本意。

《结晶》作者李新伟是研究中国史前考古、中外古代文明比较的大家。他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就曾以良渚文化分期作为研究题目,先后到过吴家埠工作站、桐乡普安桥发掘工地等地。1995年,他第一次到良渚,在瓶窑工作站住了一周,观摩典型陶器。此后,他不断学习良渚文化的新发现和新研究成果,在该领域有着长期深厚的积累。2018年,为配合良渚申遗,我们出版《良渚玉器》图录,李新伟欣然以“温故知新”作文推荐。前些年,我们在他的帮助下,参与他主持的玛雅科潘遗址发掘项目,深刻感受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内涵。此后,我们组织开展了“世界古文明译丛”工作,李新伟又以《大九州:中国考古学的世界性》为题撰写总序,提出“用恰当的文明形成标准认定我们独特的文明起源和发展历程”,这也代表了很多中国考古工作者的心声。

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如良渚成功的政治实践的背后,可以看到必定是系统的观念和宗教信仰在支撑。李新伟曾说,在写作《结晶》过程中常怀敬意:“细观器型方圆、纹饰连蜷、神目偾张、獠牙突兀的精微之处,在机缘闪现之际,心中生出般若,思绪如万千旋云中的飞鸟,与乘兽神王悠然意会。”致广大,尽精微,作者的学术情怀和精神尽收其中。这不仅是一本关于良渚的学术新作,更是一部文字优美的好书。

(作者:方向明,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电力负荷创新高 迎峰度夏如何平稳有序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叠加经济增长双重拉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  对此,国家能源局相关负...

山西混凝土外加剂、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万荣通过验收

每日新闻网讯(马逢春 )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是质量基础的“基石”,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7月2日至7月3日,山西混凝土外加剂产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两个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万荣通过验收,填补了全省...

南昌推出“一企业一博士”行动 破解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双重困境”

 南昌市科学技术局日前正式公布2025年第一批“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入选名单。经企业需求征集、博士意向对接、匹配论证及公示等程序,全市87家科技型企业与115名博士(含10个博士团、38名博士)成功结对。  南...

日媒爆日本首次向菲出口二手护卫舰,专家:日菲相互勾结、策应支援的又一案例

【环球时报驻菲律宾特派记者 樊帆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王辉】日本《读卖新闻》6日援引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日本与菲律宾两国政府已就出口一批服役超过30年的海上自卫队护卫舰达成一致,这将是日本首次向菲方出口二手...

前沿科技融入文化遗产保护

 当山西应县木塔的榫卯节点内部情况在CT和X光中被详细分析;当X射线探伤、紫外荧光成像等被用来还原海昏侯刘贺身高;当动植物考古展现三星堆人的食谱……一幅现代科技与古老历史交融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图景,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日...

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顺利入轨

  科技日报北京7月3日电(记者付毅飞)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7月3日17时35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

年轻人的新职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机器人的“教练”

央视网消息:今年4月,在北京进行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的每一个人形机器人背后,离不开一项新职业,那就是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是如何让人形机器人练成...

“智驾险”能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兜底吗

  不少车企与保险公司纷纷推出针对性产品——“智驾险”(智能驾驶保险),旨在为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提供保障,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然而这一新型产品的推出,引起了不少业内外人士的争议和讨论。图为工作人员正在...

在技术浪潮中守护尊严:中欧共议数字人权治理

  6月25日,“2025·中欧人权研讨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会后,与会中欧代表展示“有教无类”的书法作品。  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算法平台深刻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如何保障人类尊严、自由与基本权利,成为全球...

从“取水打砖”到星际驿站 中国科研人员解锁月球生存术

 中新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从“取水打砖”到星际驿站 中国科研人员解锁月球生存术  中新社记者 张强 贾亦夫  在月球上取水、打砖,给月球连上WIFI……记者近日来到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各式各样的深空探测利器让...

2024
11/02
13:40
浏览量: 41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