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沐浴创新之光 体验科技之美

沐浴创新之光 体验科技之美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9-25 11:48:41 | 点击:442

学生在贵州开阳县东湖小学航天科普园地参观学习。新华社发

学生在贵州开阳县东湖小学航天科普园地参观学习。新华社发

小朋友在广东科学中心的科普集市上体验静电球实验。新华社发

小朋友在广东科学中心的科普集市上体验静电球实验。新华社发

参观者在上海科普秀活动上观看特斯拉线圈的放电演示。新华社发

参观者在上海科普秀活动上观看特斯拉线圈的放电演示。新华社发

西藏拉萨市拉鲁小学的学生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科普活动。新华社发

西藏拉萨市拉鲁小学的学生在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科普活动。新华社发

领略“硬核”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感人故事、体验文化与科技的碰撞……9月15日至25日,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各地开展,活动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

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有什么不一样?记者分赴各个活动现场,一探究竟。

揭开“新质生产力”的奥秘

“运煤的港口,跟新质生产力有什么关系?”

“人形机器人,藏着什么样的新质生产力?”

在全国科普日主会场之一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和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组织的首届“新兴科技助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品科普展”吸引了很多人。

“这个展览直观地呈现了科技创新产品,希望能够提高大家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了解新质生产力基本要素及展品中的科学原理。展览还讲述了科技人员坚持自立自强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故事,以及科学家与企业家协同创新创造的励志报国情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张清介绍,他们面向各类企业征集科技创新产品200多件(套),并进行科普化创作,遴选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量子技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海航空等领域部分产品进行展览。

就拿煤炭转运来说,新质生产力既给煤炭“增绿”,又让转运提效。“在河北黄骅港,新质生产力展现出强大力量。”国能黄骅港务科技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郭春景说,港口引入了成套的全流程粉尘抑制技术,使作业中的煤尘排放削减了98%,对周围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港口每年收集到的煤尘高达2.8万吨,制成煤饼可创利超千万元。”

与此同时,黄骅港煤炭装卸还实现了无人操作。装载5万吨煤炭需要的时间,从之前的48小时缩短至现在的24小时。在不增添设备的情况下,港口每年可提升3700万吨的煤炭转运量。

不仅助推传统产业转型,新质生产力还催生新兴产业。在展览上,一款高动态人形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它叫“夸父”,身高约1.5米,体重约46千克,具备超过40个关节自由度、行走速度可达5千米/小时。它能快速行走、奔跑,以及在各种复杂场景下完成各种任务。

“作为国内首款支持开源鸿蒙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已实现量产交付。”研发团队负责人冷晓琨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人形机器人能完成各种类人的高难度动作,在科研教育、商业服务、工业生产、家庭服务等行业领域有着广泛的产业前景。

据了解,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已推动2856家企业开展了相关科普活动。“今后还将充分调动这些企业的科技资源,对科技产品进行科普化开发,分批次开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产品科普展。”张清说。

感受科学家精神的传承

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中国科技馆,共有70家单位或机构的95个展项参展。这些展览力求贴近公众生活,集中展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其中,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的“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展示了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及有关科研单位提供的10余件大型展品,展陈面积共1900平方米,生动展现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和当代科学家的学术贡献、感人事迹,弘扬科学家精神。

“今年是科技界特别的一年——恰逢大庆油田发现65周年、‘工业学大庆’号召提出60周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中国科技馆展览设计中心副主任陈明晖介绍,中国科技馆的“星耀中国 科创未来”系列展览,包含“共和国血脉——弘扬大庆精神展”“无声的惊雷——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展”“拳拳报国芯——弘扬科学家精神展”“向南极出发——弘扬极地精神风貌展”4个展览。

60岁的王女士提前预约了这个系列展览,带着4岁的孙子前来参观。“我在‘共和国血脉’展览中,看到了李四光、王进喜等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们这代人对这些科技工作者有很深的感情。”王女士告诉记者,小朋友对“无声的惊雷”展览中的原子弹、氢弹很感兴趣。

“科学先辈们像璀璨的星星一样照耀着中国的科学事业。‘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科学家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容。我们的展览通过梳理和展示,向大众传播这些精神。”陈明晖说。

寻找科技与文化的碰撞火花

在科技场馆内寻找科技与文化碰撞的火花,是今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的亮点之一。

记者来到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二层,目光被一个结合中式美学和现代科技的展览所吸引。“文明薪火永传承——中轴线上的古代科技专题展”以立体视觉空间和沉浸体验的方式,将中轴线上古代人民在天文学、建筑学、力学、声学等多个领域的智慧和卓越成就通过科普手段向公众展示,展现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的科技之美,激发公众文化自信、科技自信。

由北京科学中心主办的“科技中轴——北京中轴线上的科技”展在全国科普日期间也拉开帷幕。观众可以在“钟楼传声”展项中学习钟楼钟声响彻京城的原理,在“箭楼千斤”展项中了解箭楼千斤闸的奥秘,在“回音跃声”展项中体验天坛回音壁的奇妙。

此展览挖掘科技文化在北京的传承与发展的历程,围绕北京中轴线上的科技元素,以再现中国科技史、突出科学思维、蕴含科学方法、科技与人文相结合为展览设计原则,打造北京科学中心的地方特色展,向全年龄段人群提供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沉浸式体验。

“在这个展览中,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领略古代建筑技艺的精湛与辉煌,还可以见证力学与声学的巧妙融合。”北京科学中心策展开发部副部长宋男迪说。

让科普与老百姓“零距离”

“这架飞机就是知名的国产大飞机C919,旁边这架是它的‘哥哥’——ARJ21支线喷气式客机。你再看穿黑色‘衣服’的这架,是运-20大型运输机,许多救援物资都是由它运送的。”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学院硕士生高宇星一边展示手中的飞机模型,一边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做介绍。小朋友们摆弄起手中的模型,认真听讲解员科普。

在北京科学中心的喷泉广场,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活动正在举行。这里共开设6个户外科普体验区,除了科技成果普及体验篷区,还有应急科普展、现代气象科普展等,通过实物展示、图文科普,模拟体验、专业讲解、体验活动等形式,向公众展示前沿科技和科技惠民成果,普及科学知识。

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各地竞相开展科普与科幻、文化、艺术、旅游、体育融合创新,推出科普集市、科普剧、灯光秀、实验秀、科幻绘画展、科幻电影展映以及奥运科普、“中轴线”科普、中华文明探源等各类主题科普活动。

在上海,各区发布了创意十足、各具特色的“科普地图”,这些地图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科普资源导航,构建30分钟科普服务圈,打通科学普及“最后一公里”。全市的科普场馆和科普场所预计将举办2000多场科普活动。

在重庆,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创新实验室成果、科技小院建设成果,以及知识产权、生命健康、食品安全、应急能力等主题科普展览也同期举行。AI反重力纳米磁流体、灭火演练系统……各种新奇有趣的展品,吸引了许多公众驻足参观体验。

在此期间,全国科普日平台汇聚了10多万场各地活动,中国科协还生产汇聚科普图文、视频、展板、挂图等信息化资源1万多个,通过科普中国和全国科普日平台向各地开放共享,让科普与老百姓“零距离”。

(本报记者 王美莹 詹媛)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责编:邢郑、孙娜)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电力负荷创新高 迎峰度夏如何平稳有序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叠加经济增长双重拉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  对此,国家能源局相关负...

山西混凝土外加剂、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万荣通过验收

每日新闻网讯(马逢春 )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是质量基础的“基石”,是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更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7月2日至7月3日,山西混凝土外加剂产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两个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万荣通过验收,填补了全省...

南昌推出“一企业一博士”行动 破解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双重困境”

 南昌市科学技术局日前正式公布2025年第一批“一企业一博士”科技人才服务行动入选名单。经企业需求征集、博士意向对接、匹配论证及公示等程序,全市87家科技型企业与115名博士(含10个博士团、38名博士)成功结对。  南...

日媒爆日本首次向菲出口二手护卫舰,专家:日菲相互勾结、策应支援的又一案例

【环球时报驻菲律宾特派记者 樊帆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王辉】日本《读卖新闻》6日援引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日本与菲律宾两国政府已就出口一批服役超过30年的海上自卫队护卫舰达成一致,这将是日本首次向菲方出口二手...

前沿科技融入文化遗产保护

 当山西应县木塔的榫卯节点内部情况在CT和X光中被详细分析;当X射线探伤、紫外荧光成像等被用来还原海昏侯刘贺身高;当动植物考古展现三星堆人的食谱……一幅现代科技与古老历史交融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图景,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日...

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顺利入轨

  科技日报北京7月3日电(记者付毅飞)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7月3日17时35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1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

年轻人的新职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机器人的“教练”

央视网消息:今年4月,在北京进行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的每一个人形机器人背后,离不开一项新职业,那就是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师,是如何让人形机器人练成...

“智驾险”能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兜底吗

  不少车企与保险公司纷纷推出针对性产品——“智驾险”(智能驾驶保险),旨在为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提供保障,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然而这一新型产品的推出,引起了不少业内外人士的争议和讨论。图为工作人员正在...

在技术浪潮中守护尊严:中欧共议数字人权治理

  6月25日,“2025·中欧人权研讨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会后,与会中欧代表展示“有教无类”的书法作品。  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算法平台深刻塑造全球格局的时代,如何保障人类尊严、自由与基本权利,成为全球...

从“取水打砖”到星际驿站 中国科研人员解锁月球生存术

 中新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从“取水打砖”到星际驿站 中国科研人员解锁月球生存术  中新社记者 张强 贾亦夫  在月球上取水、打砖,给月球连上WIFI……记者近日来到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各式各样的深空探测利器让...

2024
09/25
11:48
浏览量: 44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