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诗坛荟萃 > 那条河从我心上流过(散文)

那条河从我心上流过(散文)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 时间:2025-07-08 15:55:22 | 点击:72

  家乡小镇有一个方形池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4个大字“汾源灵沼”,塘中之水自石壁的龙口奔涌而出,滚滚滔滔,声如雷鸣。“裂壁天涯走惊雷,百曲千阻唱无悔。”这里就是汾河的发源地,也是所有家乡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如同一面明镜,映照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活力。它流淌于山峦之间,曲曲折折,形成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我在儿时常常去河边玩,坐在爷爷旁边,听他讲着这条河的过往。爷爷是村里很有文化的人,有着高小学历,是当地联校的校长。我对这条河的启蒙认识,全部来源于他。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知道了汾河的航运曾经多么辉煌。尽管那时对晋文公发动的“泛舟之役”还不太理解,但“晋惠公借粮——有借无还”的歇后语,我们村里的小孩都烂熟于心。幼稚的我努力想象着,“万筏下汾河”该是怎样的盛况。

  面前的这条河,就像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深邃的眼眸里,漾满慈祥的波光,就像爷爷,就像那些与泥土相亲相爱一辈子的农民。河两岸的村庄里,住着祖祖辈辈的农民,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里,这条河就是他们的生命。

  长大后离乡求学,去了省城大学的中文系,在古代文学老师激情澎湃的诗词讲座中,久违的汾河让我自豪极了。是啊,从古代起,就有诗人和帝王对汾河情之所钟。当年众大臣簇拥的汉武帝来到汾河,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只见船桨划动波纹四起,士兵们吹箫打鼓,便有了那《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诗仙李白也来了,诗兴大发的他在《太原早秋》中抒发着这样的情:“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课上,我沉浸在古代大政治家、大诗人对汾河描述的美景中,久久不能自拔。

  一年暑假,我们中文系组织了“汾河一日游”的活动。还是那条河,坐在当年爷爷讲故事的地方,我们一起吟诵了那首《汾河晚渡》。在很久以前,河两岸的人们定是安居乐业其乐融融。这条河在一辈又一辈人的口耳相传中,变得更加瑰丽神奇。

  再后来,参加了工作,终于回到家乡,在这里一工作就是20多年。我就在距雷鸣寺一公里的学校工作,站在教室的窗户旁,望着那条河水的方向,我心里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激动之情。是啊,我辈生于汾水边,谁人饮水不思源?清晨,河水就像晨练的人们,积攒了满满的精神,伸开臂膀迈开腿脚,开启一天的美好;中午,河水就像突来的及时雨,准备了足足的诚意,为人们献上一丝清凉;晚上,河水好似哄娃的母亲,抛开了白日的劳累,低吟着美妙的摇篮曲,进入梦乡。而我,常常在心里默念:何德何能,我竟能如此幸运,与它日夜相伴!

  我敬它,有时它像严厉的师长,在严加管教中施以循循善诱的教导。工作中偶有不顺心,我站在它面前,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愿意说。它板着脸:“教师这个职业是你自己选择的,你要对孩子们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一点不顺利,就让你如此消沉,你怎么能成为学生们好的榜样呢?”

  我谢它,也有时它像我的好朋友,我愿意与它互诉衷肠。周末我回省城家里,会几日见不到它。周一到校下班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它,只是默默看着它。我惜它,还有时它像我的知音,能懂我生活的酸甜苦辣。

  随着天气的变化,它的心情也会变化。中年的我更是如此,一地鸡毛的无奈常常让我力不从心。我会在它面前痛哭流涕,而它用自己独有的声线抚慰着我;我怜它,更有时它像受了委屈的孩子,滚滚的眼泪隐忍着心里的哀伤。我知道有一些人不在意它,做了些伤害它的事,伤痕累累的它很难过。在我的意念中,早已拥抱了它无数次……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它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许是见惯了你的风华正茂,我难以接受它忧心忡忡的小模样。由于污水直排、过度开发等历史原因,那几年它曾浑浊不堪,也曾流量锐减,甚至曾一度断流。它隐忍着满心伤痛,连眼泪都没法流出,我想着它昔日的朝气蓬勃,感慨着物是物非的无奈。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在这个熟悉的地方,我把自己知道的汾河故事讲给他们,带着孩子们走进它。平日里,它把水储存起来,犹如把爱储存起来,形成天然的小水库。当人们需要时,它便慷慨而有节制地把水献出来。当连日暴雨时节,它又把水管束起来,不叫它成灾,不叫它流失。它懂得人们所以爱你,不仅是因为它美,更因为它是宝贵的资源。它不仅懂得自珍自爱,更愿意慷慨解囊。而学生们也自发行动起来,分散到河两岸捡垃圾,并且将垃圾分类,走时全部带走。

  我还把作文课课堂搬到了这里,我和孩子们站在河边,河水缓缓流淌,宛如一条闪耀的银带。阳光下,微风中,水面泛起丝丝涟漪,折射出独特的光彩。河两岸,山峦叠嶂,树林葱茏。孩子们观察着、思考着,将自己看到的河诉诸笔端,也把心中的情感一泄而出。他们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盼着这条河再次欢腾。

  不久前,我带着女儿又来到这里。驻足河畔,两眼四望,山山相拥,沟沟联通,就连两岸的成排树木,也众星拱月般保护着这水。这里的水很清,水底卵石粒粒可辨;这里的水很烈,喷涌而出一泻碧波;这里的水很灵,飞珠溅玉神韵十足。女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脱口而出:“妈妈,这条河好美啊,这里宛若仙境!能在这里上班,你好幸福啊!”是啊,婉转行吟了千万年,一路走来,它依然是风姿卓越。那一刻,我强烈感受到汾河曾经的沧桑和今天的巨变,更体味着家乡儿女立志让母亲河再现秀美风光的决心和勇气。

  女儿蹲在河边,用手捧起清冽的河水,她的笑脸印在水中:“妈妈,我长大了也要来这里教书,也要每天来这河边。”我不觉泪湿眼眶,再次凝望着这条河。夕阳下,清凌凌的柔波,似孩童般亮晶晶的眼眸,带着水的原始气息,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在春风吹不老的岁月里,它用一河的安静与期待,盛满乡亲们轻轻浅浅的笑语低吟。它用一生的温柔安然守候,它那无怨无悔的承诺,不离不弃的坚定,因无价的陪伴而感动日月。而我,也会继续在这里坚守自己的岗位,见证着这里的变化,记录着这条河的样子,还有这里发生的故事。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那条河从我心上流过(散文)

  家乡小镇有一个方形池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4个大字“汾源灵沼”,塘中之水自石壁的龙口奔涌而出,滚滚滔滔,声如雷鸣。“裂壁天涯走惊雷,百曲千阻唱无悔。”这里就是汾河的发源地,也是所有家乡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如同一面明镜,...

“青春笔友计划”让梦想在笔尖生长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你有多久没有提笔给亲友手写书信了?在信息奔涌的时代,一封手写的信笺,承载着怎样的重量?  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固厢乡,一场跨越山河、连接象牙塔与乡土间的“青春笔友计划”,正用最质朴的方式,为80名乡...

用哲思之光照亮少年成长之路——评陈曦《少年逍遥游》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庄子是十分特别的一位。鲁迅评价庄子之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玄奥奇警的思想寄寓于汪洋恣肆的文辞,庄子留给后世的既是思想高峰,又是文学富矿。但是,庄子并不容易接近...

文化学者薛仁明深圳分享新版《其人如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芳)7月3日,知名作家、文化学者薛仁明来到深圳,为其新版的代表作《其人如天》举办签售讲座。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薛仁明以幽默而生动的语言解读《史记》人物的精神风骨与中国历史。图为...

朱宇清《物换星移》:以奇幻想象探索科技伦理

  本报电(徐妍迪)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办的“科幻文学与现实世界跨越时空的对话——朱宇清《物换星移》作品分享会”在京举办。  《物换星移》是一部长篇科幻小说。作品以星际文明跃升为背景,构建起星球文明突破“物质陷阱”后多方...

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互为镜像的成长故事

  作为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家畜之一,狗在漫长历史中与人类相依为命,犹如家庭成员。然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深?丘克军的长篇小说《弃犬历险记》(花城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正是“我”与小狗阿花共奔赴、同命运的成长故事,在跌宕起伏的...

“昆仑石刻”引发学术争鸣 真理就该越辩越明

 最近,一则文史领域的学术资讯火出了圈。《光明日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的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生不老药的石刻找到了》后,诸多专家学者围绕着石刻真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光明日报》也在“...

巴金《火》:全民抗战 浴火新生

  巴金《火》的多个版本,中国现代文学馆巴金藏书文库藏。作者供图  1938年深冬,桂林城在日寇的狂轰滥炸下化作一片火海。巴金站在月牙山上,这位以笔为剑的战士目光穿透“半个天空的黑烟”,凝视着这座正在被烈焰吞噬的城市。火...

用古诗词“命名”当下,让生活精致一公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云上”千人团  诗意地吃,诗意地穿,诗意地栖居,诗词的日常性和生命力正在被激活。  ——————————  看到广州人李耀鹏传承四代的美食“煎堆”,你想起了哪句诗?是“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

最"炫"中国风,跟着古诗词里的远方去旅行

  【文艺星青年按】暑假进入倒计时了,不少孩子在假期里参加夏令营或是随父母出游。出去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但写游记,可就不一定了。如何优雅又不失水平用文字描述出游见闻和感想?不妨先来学学古人的旅行日记吧~  泰山  《望...

2025
07/08
15:55
浏览量: 7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首届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在北京举办 中国队取得开门红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再回味: 利民镇-蔡家羊汤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侨助高质量发展——侨领走进广交会”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刘成宏近作两首- 沁园春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仁言任语 : 缘深意长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