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他们把海洋思政课搬到实验船上、红树林里_

他们把海洋思政课搬到实验船上、红树林里_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24 10:23:08 | 点击:379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月 实习生 高云晴 通讯员 梁缘

广东雷州海水珍珠科技小院里,广东海洋大学老师正在讲一堂思政课。这堂课从我国现代人工珍珠养殖创始人熊大仁的故事讲起,前辈科技报国的故事感染着大家,学生们领悟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蓝色信念。“移动的思政课”是该校海洋思政教育创新的一个缩影。“办学近90年以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坚定蓝色信念、致力绿色可持续发展,以‘红蓝绿’思政育人模式培养时代新人。”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说。

“大手拉小手”,红色基因打底色

在广东省湛江市一所小学的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孩子们身上,他们目光聚焦于站在讲台前的宣讲员。来自广东海洋大学“讲好南路革命故事”宣讲团的学生们,正将南路革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以情景剧的生动形式带到孩子们的眼前。

随着宣讲员霍靖欣的情景剧演绎,革命英烈黄学增的故事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从他投身革命、领导农民运动,到被捕入狱、坚贞不屈,再到不幸牺牲、英名永存,每一个细节都深深触动着孩子们的心灵。

相较于以往的师生传授模式,在“讲好南路革命故事”实践中,宣讲员采取“自我教育”和“朋辈教育”有机结合的育人模式。广东海洋大学作物学专业的霍靖欣是拥有3年宣讲经验的“老成员”,在谈到加入宣讲队伍初衷时,她说:“我的祖辈守护这片土地的方式,是为他们而战;如今我守护这片土地的方式,是用我的专业知识,让更多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她参与了不少推动盐碱地种植水稻的科研项目,如今,和老师同学们每每走过黄学增前辈生活过的地方,她都能感受到一种接力的使命感。

“在宣讲过程中,我们还带领学生们深入乡村,走访革命旧址,通过宣讲、寻访、编写、研究等形式,亲身感受南路革命的艰苦与辉煌。”宣讲团老师余芬告诉记者,在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纪念地,学生们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进行探访,“我们通过实地探访积累宣讲素材,了解到不少真实感人的故事。”余芬说,木船的遗骸、旧址馆内陈列的照片,使学生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便上演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讲、寻、编、研”四位一体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的构建》入选2023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讲好南路革命故事”是该校“传承红色基因”思政实践的一个特色,每一次交流对话都让温暖和力量在师生心中传递。

青春筑梦海洋强国,蓝色文化强本色

沿着蜿蜒的小径,师生们穿梭在红树林中,今年10月,广东海洋大学的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课程实践老师带领下,在红树林上思政课,了解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海洋生态保护的意义。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红树林,我们还要立足专业特色,巩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参与其中,与有荣焉!”参与活动的学生张学明说。

海洋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与老师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分不开。该校海洋与气象学院副院长侯庆华介绍,在海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学院组建海洋生态科研创新团队,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全国红树林微生物资源调查及对全球气候响应的研究。学生们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采集了全国近岸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微生物资源,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红树林微生物资源库。调研中,团队发现红树林土壤总硫含量是驱动红树林碳氮元素循环的重要因素,这一具有启迪性的研究结果为全国红树林生态保护及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蓝色思政+蓝色实践”不断加深着学生对于海洋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知。一次次社会实践,一次次实地调研,学生们把所思所想融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意作品。学生们以“保护海洋”为主题创作了微电影《洄溯》,电影选取3名海洋保护者的故事,描绘他们为保护海洋所作出的贡献。谈及创作初衷,学生卢泳康告诉记者,自己受到“蓝色思政”课程的启发,将目光投向了海洋保护领域,决定通过镜头记录下那些为海洋默默奉献的守护者。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淑秋告诉记者:“这部微电影不仅是学生个人对海洋生态保护情感的抒发,更是‘蓝色思政’课程在他心中种下的种子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希望‘蓝色思政’课程传递的海洋保护理念,能够在更多青年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为守护这片浩瀚蔚蓝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育人,绿色理念提成色

在浩瀚海洋,青年学子们以科技为帆,梦想为舵,书写着经略海洋的新篇章。

2022年,该校水产学院学生王浩宇加入了学生创新实践团队“红墨1号”,他们发现长期的累代近亲繁殖导致本地墨西哥湾扇贝种质退化严重,遇到夏季高温天气时,产量急剧下降,导致近几年养殖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如何找到一种稳定的、可替代的优质扇贝?团队将选育优良扇贝品种作为首要任务,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终于成功培育出扇贝新品种“橙黄1号”。“橙黄1号”生长周期比本地墨西哥湾扇贝缩短了1-2个月,成贝体重提升了45%以上。

“我深刻体会到了扇贝育苗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坚定了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扇贝产业发展的决心。在海洋养殖实践中为养殖户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是我作为海洋大学学生的使命所在。”王浩宇说。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号召下,“红墨1号”团队的项目成功入选省级优秀示范项目,为更多沿海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红蓝绿’大海洋思政课体系建设,整合优质资源,善用社会课堂,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把‘红蓝绿’大海洋思政课更好地搬到现实场景中,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深刻领悟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变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杨洲说。

责任编辑:潘晓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拥抱数字技术,让技能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

  近日,一项由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现代信息技术学院EI power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线上高仿真面试系统“数字人面试官”,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高新区专场双选会暨首届“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中惊艳亮相...

日本参议院选举临近 民调显示在野党阵营人气更高

  日本国会第27届参议院选举定于20日投票。共同社5日至6日展开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野党阵营比执政联盟人气更高,有近半数受访者希望自由民主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达不到议席过半的目标。  日本国会参议院承担立...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颗青梅的“72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宁迪)一颗小小的青梅,从田间枝头到消费者舌头,能有多少种产品玩法和口味创新?  7月4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时来到位于安徽芜湖市繁昌区的溜溜果...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恢复开放 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罗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5日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2025年7月8日起恢复开放。  根据公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重要抗战纪...

这群妈妈把“校庆”搬上长江游轮,时装一穿惊艳全国

每日新闻网讯:夕阳妈妈靠“文旅+校庆”的神仙操作,炸翻中老年文娱圈近日,一场聚焦中老年文娱与文旅融合的盛会——中国首个文旅研学项目“游轮艺术嘉年华”成果展示活动在长江三峡游轮上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夕阳妈妈文化传播(北京)...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这是7月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新华社纽约7月3日电 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该法案因...

建交50周年之际,中欧关系在波折中寻稳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国新冠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具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布鲁塞尔同比利时首相德韦弗会见时表示,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中欧应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烟台高新区赴北京考察 深化产业创新与飞地合作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珩伟 姚红霞)7月1日至2日,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李如鹏带队赴北京考察,走访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中关村烟台协同创新中心,与在京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投资机构等深入...

服务零距离 温暖入民心——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天社区开展幸福集市活动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于函琳)为全面深化“幸福家园”建设,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近日,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天社区联合联民物业航天小区服务中心、共建单位、行业商户、社会组织及志愿者...

烟台高新区启动2025年“两癌”筛查工作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孙晓杰):为切实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推动宫颈癌、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6月27日,烟台高新区卫生健康局正式启动2025年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启动会上,区卫健局工作人员对“两癌”...

2024
11/24
10:23
浏览量: 37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