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焦点网谈 > 【中国网评】中美科技合作绝非单边受益

【中国网评】中美科技合作绝非单边受益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9-10 08:34:31 | 点击:3190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师冠男

近日,中美科技合作问题再度引发关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以下称《协定》)已于8月27日到期,但迄今未传出续签消息。有人担心,中美关系的起伏和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做法,将再次危及中美科技合作和全球科技发展前景。

科技合作造福中美、惠及全球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签订的首份政府间协议。《协定》涵盖的合作范围从农业逐渐拓展到公共卫生、环境保护、高能物理、新兴能源等多个领域,催生了中美政府、高校、企业间的诸多合作项目,促进了两国人文交流,不断造福中美乃至全球民众。

美国国会一项报告指出,美国在《协定》及科技合作中获得大量研究资源、人才红利和经济利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孕妇补充适量叶酸对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有巨大功效”。此项成果已被全球50多个国家应用,成功防止数百万死胎或胎儿缺陷的发生。

美国国内政治阻碍《协定》续签

签订后的40年间,《协定》保持每5年一续签的节奏。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和定位发生巨大变化,数次将《协议》和中国科技合作推向十字路口。

《协议》本应于2023年8月再次续签,但续签前两个月,加拉格尔、巴尔等共和党反华议员以致信美国政府、提出法案等方式,声称“中国利用《协定》达到军事目的”,要求拜登政府不续签《协定》。经协商,中美将《协定》续签有效期缩短为6个月。经过2次艰难续签,《协定》于2024年8月27日再次到期。而此次续签,将在美国国内面临更大阻力。

美国科学界一些人认为,知识产权、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等问题的出现,使《协定》已经过时,中美需要围绕许多新兴、复杂的核心问题开展谈判,将《协定》“全面更新”。一些美国政客甚至将地缘政治博弈和战略竞争置于科技合作之上,以“国家安全”为名阻挠正常科技交流。2024年3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法案,要求“对美国国务院与中国相关的任何科技协定”展开更严格审查。2024年6月,“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以“评估对美国国家造成的损害”为由,要求美国商务部提供《协定》相关信息。一些议员甚至敦促拜登“停止对美国的破坏,就让《协定》到期”。

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协定》续签或更新仍有希望。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合作仍十分看重。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杂志网站2月发表评论《终止美中科技合作协定会是一个危险的愚蠢行为》,认为美中科技合作利大于弊。政府层面的沟通与谈判也仍在进行。8月28日,美国国务院一名官员称中美正就《协定》“进行沟通”,沟通内容包括“任何此类合作的必要护栏,加强透明度和科学数据互惠的规定”。

中美科技合作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从《协定》和科技合作本身看,中美科技合作责任重大、前景广阔。当前,不论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还是全球变暖、核扩散、新型毒品等跨国威胁,都需要大量国际合作,需要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的共同参与。

从中美关系看,《协定》的未来不仅关乎中美科技合作的领域、透明度、法律保障等问题,也有巨大象征意义,是观察中美关系走势的重要窗口。在美国大选日临近、地区热点问题延宕、中美关系风险积聚之际,科技合作或许能为双边关系和地缘政治环境增添稳定能量。

近年来,美国一些人信奉“科技闭关锁国”,接连出台限制措施在科技领域打压中国。这既高估了美国自身能力,也低估了中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决心。不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还是北斗导航、芯片攻坚,都证明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决心和能力。全球一体化大势不可阻挡,科技创新共建共享的大势不可阻挡。若执意构筑“小院高墙”,结果只能是“坐井观天”。希望美国以更开放的心态,与中国共同维护和促进科技合作生态,共同创造科技合作未来。(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以球会友,中美青少年交流再添新纽带——习近平主席的回复口信鼓舞美国马里兰州访华师生和友好人士

  “真是太棒了!”当地时间6日一早,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教育局体育部主任杰弗里·沙利文欣喜得知,习近平主席向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作为访华团团长,他立即兴奋地把这个好消息转告给对中国之行...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和山西的故事

  【学习进行时】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推出文章,让我们一道感受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对革命老区的深情厚谊和对山西转型发展的关怀支持。  山西是著名革命老区,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

拥抱数字技术,让技能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

  近日,一项由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现代信息技术学院EI power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线上高仿真面试系统“数字人面试官”,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高新区专场双选会暨首届“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中惊艳亮相...

日本参议院选举临近 民调显示在野党阵营人气更高

  日本国会第27届参议院选举定于20日投票。共同社5日至6日展开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野党阵营比执政联盟人气更高,有近半数受访者希望自由民主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达不到议席过半的目标。  日本国会参议院承担立...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颗青梅的“72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宁迪)一颗小小的青梅,从田间枝头到消费者舌头,能有多少种产品玩法和口味创新?  7月4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时来到位于安徽芜湖市繁昌区的溜溜果...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恢复开放 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罗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5日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2025年7月8日起恢复开放。  根据公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重要抗战纪...

这群妈妈把“校庆”搬上长江游轮,时装一穿惊艳全国

每日新闻网讯:夕阳妈妈靠“文旅+校庆”的神仙操作,炸翻中老年文娱圈近日,一场聚焦中老年文娱与文旅融合的盛会——中国首个文旅研学项目“游轮艺术嘉年华”成果展示活动在长江三峡游轮上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夕阳妈妈文化传播(北京)...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这是7月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国会大厦。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新华社纽约7月3日电 美国国会众议院3日下午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  该法案因...

建交50周年之际,中欧关系在波折中寻稳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国新冠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具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7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布鲁塞尔同比利时首相德韦弗会见时表示,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中欧应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烟台高新区赴北京考察 深化产业创新与飞地合作

每日新闻网讯:(文图/吕本政 刘珩伟 姚红霞)7月1日至2日,烟台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李如鹏带队赴北京考察,走访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中关村烟台协同创新中心,与在京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投资机构等深入...

2024
09/10
08:34
浏览量: 319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2024台北国际旅展开幕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共绘亚洲品牌新蓝图 ——第19届亚洲品牌盛典在北京举行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活“荔”湾区 共赢未来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瑞雪兆丰年,越博动力终于迎来了重大喜讯!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践行工匠精神 添翼吴都腾飞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