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人字画 >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诗教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诗教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2-24 15:56:57 | 点击:397

近日,浙江文学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儿童文学嘉年华系列活动”,诗教课堂、诗文展演会、儿童剧表演……为期3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朋友,在从童心出发的诗教接力中,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了诗文的魅力。活动期间,传统文化传播者、“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诗教形象大使”小一姐姐现身活动现场,给孩子们带来古诗手势舞,带孩子们参观了浙江文学馆并教授展厅内经典诗词,在“流动的诗教课”中传承文化、呵护童趣。以下是来自她的分享。

非常开心跟大家相聚在浙江文学馆,相约“2024儿童文学嘉年华系列活动”,一起来感受诗歌之美、文化之美、中国之美。

浙江是文学重镇,自古文风鼎盛、文脉绵长、文人辈出,一部浙江文学史,有说不尽的风流、道不尽的文章:先秦的《越人歌》,魏晋的文字风流,盛唐的唐诗之路,风雅宋韵的诗词歌咏,元明清时期的小说传奇,再到近现代占据中国文学半壁江山的文学浙军……

来到浙江文学馆,我仿佛自己也成了谢灵运、陆游、鲁迅的学生,为先生们的诗句赞叹着、感动着,被先生们的风骨感染着、激励着。浙江文学馆通过开设诗教课堂,设立诗教实践基地,开展各种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接触诗歌、接触当代诗人、接触千年诗教传统,从而体味语言的韵律美,感知心灵的万千种美。

今天现场来了很多小诗人,他们都是小学生诗文诵读大赛中的获奖选手,在这种充满诗意的氛围中,在他们灵动和清澈的眼神里,我读出了文学的传承,读出了文化自信,仿佛先生们从未远去,“文学四季在‘浙’里”。

和孩子们交流,看到一双双眼睛里的明亮光芒,作为一名母亲、“新中式育儿”教育倡导者,我仿佛被击中,我也在思考,在短视频、电子游戏充斥着孩子日常生活的当下,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诗教,而且更需要诗教?

如果没有诗教,你就无法体会深邃且多维的美。我们不说相思,说天上的月亮,说南方的红豆;也不说难过和失落,说梧桐和细雨,晨雾和蝉鸣。

如果没有诗教,你就不能领悟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诗意;无法体会杜甫笔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也很难读懂苏轼词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深邃哲思……

如果没有诗教,你就无法欣赏诗歌独特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不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的江南水乡,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的庐山瀑布……

如果没有诗教,你就无法读懂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它让你哪怕深陷泥泞,也依旧可以仰望星空;在面对人生“穿林打叶”的时候,依旧可以“吟啸且徐行”。

我们的诗歌,是几千年来,人们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不断描摹出来的一个梦。春暖花开,翩翩随风起,飘落桃红满地,弱水三千里,朝朝暮暮,心心念念……每一首诗,都蕴含着美好的期盼、人生的思考,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有什么样的山河,就有什么样的诗歌。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诗歌。它们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因为有诗教,以后,孩子走的每一步路,必定有先贤典籍、星辰大海相伴,他们会更有勇气面对身边的一切。我相信,透过诗歌看过世界的孩子,内心会更强大!

诗在每个人的心中,万物皆有诗性。希望诗教的价值能被更多人看见,希望诗教的春风吹拂更多孩子的心田。

责任编辑:张建伟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烟火人间】悬崖书吧

 【烟火人间】  传说中的“悬崖书吧”,位于浙江玉环上栈头村景区内。它确实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如果立于低位海滩,需要抬头仰望,才能望到高达几十米的石崖顶端。三层入口处侧面有一片开阔的望海平台,海水是蓝灰色的,此时云开雾散风...

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阅读黄庭坚的《山谷集》,我们会发现从元祐后期到南迁黔南、戎州期间,山谷诗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以经典为诗料进行说理的倾向。“诗料”源自书本或是现实,表现在作法上就是“用事”或者“直写”。两者相反相成,不可偏废。用事过度则易因饾...

一部返璞归真的书话集——评北乔《南人书话》

 在《晦庵书话》中,唐弢曾对书话的特点做过如下概括——“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观之,现代书话虽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其形制上的杂糅...

南宋的四大藏书系统与藏书家

 ■陈锴  纵观中国古代的藏书发展史,南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时期。一方面,随着北宋中期问世的雕版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宋的刻印本图书已成为官方与私人藏书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寺观藏书与书院藏书在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新...

国图藏着一个“人类文明火种库”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缩微胶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摄  “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实物、技术设备、历史档案、影像资料和沉浸式...

于雕梁画栋中看到热爱生活的心

 莫高窟第431窟(北宋)窟檐内侧彩画 孙儒僩临摹 1949年  金荣临摹 元代永乐宫三清殿拱眼壁(复制品) 1959年    明清时期官式彩画方心中龙纹尾部形状比较 王仲杰绘制  西华门等明清官式旋子彩画分析图 王仲杰...

军旅作家丁晓平:读懂中国故事里的家国情怀

 人物简介:  丁晓平,安徽怀宁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得者。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大校编审。出版诗集、散文集、文学评论集、长篇小说、报告文学、...

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高原之春(中国画)叶浅予垛草的妇女(油画)妥木斯节日(水彩)陈 坚追梦(雕塑)鲁迅美术学院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出民族题材中国画作品近80件。这些作品既反映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坚...

“抢救”濒危语言 填补国家记忆 一群年轻人参与拯救“失声”的满语

 沙琪玛、躲猫猫、咋呼……这些从满语音译过来的词语,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吉林、牡丹江,这些地名也由满语演化而来。  满语是清朝的官方语言。伴随时代发展,这种语言逐渐“失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满族人口超...

舍家卫国的女英雄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在位于四川宜宾翠屏山麓的赵一曼纪念馆内,抗日英雄赵一曼牺牲前写给儿子的家书感动了无数参...

2024
12/24
15:56
浏览量: 39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躬耕不辍享百年——书法老人袁鸿典印象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热烈祝贺世界名人厉恩海欧洲参赛夺得冠军荣获二块金牌凯旋回国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2024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拍张CT,看一下5亿多年前的化石长啥样!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贵州赤水:采收竹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