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乡味|小枇杷开辟致富“新赛道”

乡味|小枇杷开辟致富“新赛道”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06-16 13:53:10 | 点击:3698

编前语: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做好“土特产”文章,根在水土、在农民、在文化,其中蕴含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美好图景。

新华网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乡味》,记录各地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鲜活故事,呈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一城山色半城果,永善枇杷满金江。盛夏时节,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的枇杷园里处处是果农采摘“金果”的丰收景象,一辆辆物流车满载着这些“致富果”送往全国各地。

位于干热河谷地带的永善枇杷果园。新华网刘东摄

永善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是我国优质枇杷生长区之一,所产枇杷皮薄肉厚、细嫩化渣、汁多爽口,“永善枇杷”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目前,全县因地制宜种植枇杷8万亩,产量4.5万吨,2024年预计产值3.15亿元。

“今天是周末,来采摘的游客比往常要多一些,还要把水果商预定的枇杷打包发货。”正在玉笋山庄枇杷园里忙碌的王仁海将树上的枇杷小心翼翼地摘进果篮。这段时间持续火热的永善县枇杷文化旅游节带动了当地的枇杷果园变得愈发热闹。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让“永善枇杷”走出大山,也开辟了当地群众致富的“新赛道”。

金沙江畔满戴“黄金甲”

永善县枇杷种植历史悠久,永兴街道水田村的“枇杷王”古树,树龄已超过400年。

永善县过去道路闭塞、产业羸弱。2001年,永善县率先引进“大五星”枇杷试种,试种成功后,在永兴街道玉笋村、大兴镇老街村等推广种植,并销往四川、浙江、广东等地。经多年发展,永善县的枇杷产业逐步由“小而散”走向“大而强”。

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新华网刘东摄

王仁海是玉笋村最早种植枇杷的人,“2001年,我看见农业部门在育苗试种枇杷,就去买了10多株苗来种。之后农业部门引导玉笋村发展枇杷产业,我积极响应,种植效果很好,1公斤大果能卖到30元左右。”说起种植枇杷的经历,王仁海对当年的选择很是自豪。

自2013年以来,永善县在永兴街道(玉笋村、双凤村)、大兴镇、码口镇扩大枇杷种植规模后,逐步形成了地势由南到北、海拔由低到高的规模化、差异化种植的“百里枇杷走廊”。

为做大枇杷产业,2023年3月,永善回龙食尚专业合作社、千步梯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密尔爽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等8个专业合作社,合并组建了永善县甜美佳枇杷种植专业联合社,联合社的2600亩枇杷,亩均收入达15000元左右。

果农在采摘枇杷。新华社记者董博怀摄

从“合作社”到“联合社”,字面差别不大,但其中的变化却不小。李连华介绍,联合社成立后,首先组建了管护专班,对种植区域群众开展系统的种植管护技术培训,种植户管护技术明显提升;其次是销售市场和资源实现共享,具备了议价权,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下一步,永善县计划用3年到5年的时间,把枇杷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加快建设金沙江“百里枇杷长廊”,争取建成“全国枇杷第一县”。

提质增效结出“致富果”

出台政策规划、引进农学人才、组织田间教学、建设示范基地……永善县把发展枇杷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和“强县富民”的重点工程,打出一套发展致富的“组合拳”。

“县里组织我们到县农业农村局学习,还有专家指导我们怎么种好枇杷。”王仁海说。目前,永善县枇杷种植、采摘、管理各类受训人员已达5.5万人次,成立了农学专家“曾云流枇杷专家工作站”、永善县枇杷协会等,培养了一批懂科学、有技能的“新农人”。

最先尝到科技甜头的,是码口镇的枇杷果农。

码口镇出产的枇杷个大饱满、肉嫩多汁,一上市就成为“香饽饽”,这得益于“双网双套”、标准化管理,果农们靠着科学技术让枇杷卖出了好价钱。

“花开密了就要疏掉,每个枝条只留3—5个果子,保证营养充足,中期要给每个枇杷套上果袋,保持水分不流失。”码口枇杷文化旅游节在中坝开园时,永善县黄坪寨枇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艾兴平分享了他的“枇杷经”。

“这两年,矮化枇杷和推广‘双网双套’技术后,产量稳定,大小均匀,恒温下果子不怕太阳高温灼伤和鸟食虫害,果形漂亮、果肉细嫩,精品果占了多数。”艾兴平说,今年的枇杷被外地水果商以每公斤17元的价格包园收购。

据统计,2024年,永善县枇杷修枝整形5.5万亩,疏花疏果八成以上,落实“双网双套”超过7500亩,优果率达50%,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每亩增收约2000元。

永善枇杷果肉。新华网刘东摄

“永善枇杷皮薄肉厚、细嫩化渣、汁多爆口,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其可溶性固形物钙、磷、钾等9项指标均优于全国参照值。”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蔡礼鸿这样评价永善枇杷。

在做大产业的同时,永善县还引进象山红美人、利象农业等企业,建设特色水果智能分拣、冻干生产线,研发水果冻干、枇杷膏、枇杷花茶、枇杷蜂蜜面膜等系列产品,探索枇杷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途径,拓展产业链条,推动枇杷叶、花、果多元化开发,提升枇杷附加值。

小枇杷串起文旅大产业

开园采摘、“枇杷王”评选、枇杷品鉴、“枇”酒音乐晚会、“善果工匠”技能比赛……2024年,永善县以枇杷产业为核心,按成熟时间先后,把枇杷文化旅游季活动分为三节,由码口镇、大兴镇、永兴街道轮流“坐庄”,举办“迎在码口、游在大兴、乐在玉笋”枇杷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并正式发布“永善枇杷”国家地理标志品牌。

下兴场是玉笋村委会所在地,也是金沙江铜运古道必经的一个驿站,小街长约300米。2023年,枇杷节搬到下兴场举办后,小街成了摆长街宴的地方。腊肉、黑豆花、煮洋芋、酥肉、凉拼盘、南瓜汤,加上一碗枇杷,由合作社社员烹制的“枇杷宴”一字摆开,游客在彝家姑娘欢快的敬酒歌里品美食,十分热闹。据介绍,每届枇杷节,长街宴能让合作社收入二三十万元。

“今年,玉笋长街宴接待游客2.3万人次,每天均有排队体验长街宴的场景。”永兴街道玉笋村党总支书记张官权介绍。

除长街宴外,在玉笋村的街道两旁,还有各色美食摊位供游人选择,路边也有村民售卖刚采摘的枇杷,附近的快递寄发处可为游客提供打包寄递服务。

永善县城。新华网刘东摄

“中国邮政针对永善枇杷旅游节,安排专人每天两趟到需要发货的果园进行打包装箱,并给予5折优惠。”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永善县分公司揽投员胡朝红介绍,枇杷文化旅游季期间,仅我个人就收发2.5万余件枇杷鲜果快递。

金黄枇杷跃上枝头,日子越过越红火。作为最早行动起来的一批果农,王仁海种植枇杷挣到“第一桶金”后,于2009年投资建起1000多平方米的房舍,开起了“玉笋山庄”农家乐。玉笋村离县城近,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人不少,来收枇杷的客商也多,王仁海的山庄生意非常火爆。

2024年,玉笋村家家户户把自家房屋外墙涂成了金黄色,画上了枇杷和带有村庄记忆的彩画,一个诗情画意的美丽村庄跃然金沙江河谷。(刘馨蔚 刘东)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为“家乡”设计非遗文创IP

“接到为‘第二家乡’设计文旅文创形象的任务,既兴奋又紧张,想到作品未来可能出现在景区和文创店,便充满干劲!”安徽池州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左宗鹏告诉记者。  经过前期调研和设计打磨,包括左宗鹏在内的20名师生为池州...

上海最大规模非成套“旧改”项目完成——告别“老破小” 居民原地喜搬新房

6月29日,第一批拿到新家钥匙的彭一小区居民。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自今年6月29日起,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陆续拿到钥匙,走进经过原址拆除重建的新家。72岁的居民赵启明感慨万千:“我先后在这儿住了...

北京平谷用咖啡“萃取”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市平谷区博物馆飘着咖啡香的会场里,一场关于“教育如何助力农业中关村”的讨论激发了在场人员的灵感。这不是普通的下午茶聚会,而是平谷区创新推出的“人才咖啡日”首场活动——政府部门负责...

江西理工大学学子对话老党员 寻觅信仰路

 7月1日清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82岁老党员谢世超在门前等候着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红土青苗社会实践服务队。正逢党的生日,他要给青年学子们讲讲那些刻在骨头里的红色记忆。  入伍从军:雪地从军路上的...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2024
06/16
13:53
浏览量: 369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