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谁说农业不挣钱?瞧!这个西海固青年的“立体农场”

谁说农业不挣钱?瞧!这个西海固青年的“立体农场”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05 15:43:54 | 点击:1178

  每日新闻网讯:夏季来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寨洼村的红梅杏花、槐花次第开放。日落前的暖阳下,90后创业青年古龙养殖的300箱蜜蜂倾巢而动,停在随风摇曳的花蕊上采蜜授粉。除等待这些“花中使者”的酿蜜成果外,他还忙着为红梅杏树果园除草、施肥,并将养殖的药膳鸡粪肥还田,滋养果园的土地。

  2020年年底,高职毕业在上海尝试创业以失败告终后,古龙返乡过春节,一度陷入就业恐慌。“怎么不出去工作了”“年轻人在农村挣不到钱、找不到对象”……乡邻议论纷纷,父亲古正锋是个“粘在土地上”的农民,也认为农村孩子就要努力从农村走出去、“脱离”农业,催促儿子赶紧去城里找工作。当时正值春耕,古正锋承租了近200亩山地种植红梅杏树,每年要出钱雇工春灌。古龙思前想后,决定在家务农。

  “开弓没有回头箭。”古龙说,不能把返乡当成最后的退路,也不能将自己单纯定位为农民,而要对种植养殖场地、产品特色、雇工情况、创业开支等前期投入作好充分准备,了解清楚当地能给予的政策支持,学习先进农业技术、优化管理方式、扩大生产规模。

  创业实战中,古龙逐渐建立起了一个“立体农场”。他先跟着父亲学习为果园除草,为红梅杏树剪枝、施肥、灭治花苞虫。西海固地区常有霜冻,五六月间最频繁,红梅杏树易受其影响减产甚至绝产。他们在果园密集放置并点燃干草堆,用传统“烟熏”的方式为红梅杏树“取暖”。辛苦劳作终于迎来收获期,去年夏季,古龙家近4万斤红梅杏总销售额近7万元。

  2020年打理果园半年后,夏季的草长势飞快,古龙感到除草费时费力。他想到父亲2017年曾养过鸡。“把鸡养在果园里,养殖得当的话,能帮忙除草,鸡粪还可以还田施肥。”于是,他以每只4-5.5元的价格,购入近3000只黑红相间毛色的“青脚麻”鸡苗。

  “现在白天(把鸡)放出去,晚上收回,散养活动量大,生长出的肉质紧实。”古龙给鸡喂玉米、小麦、豆粕及茴香等中药材秸秆,“我养的鸡,特色在于以中药材为饲料,所以称药膳鸡”。

  当地早晚温差大,春秋季多沙尘天气。为防范鸡群患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他给鸡的饮用水中加了姜汤。到了出栏期,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广告,以每只130元的价格推介“现宰现售”的生鲜鸡,没想到各地的好友都私信联系购买,有时候很快就断货了。为了衔接养殖每批药膳鸡,他贷款25万元补购鸡苗和饲料。今年计划将药膳鸡的养殖规模扩大到5万只。

  眼见古龙把红梅杏树和药膳鸡侍弄得妥妥当当,古正锋把果园及30箱蜜蜂交给他,转而在本地打零工,只在古龙需要时,教给他一些养蜂技巧。

  取蜂蜜是个高难度的活儿。曾被蜜蜂蜇得脸肿胳膊肿、得用白酒涂抹患处“消毒”的古龙,如今成了养蜂能手。去年,他养的220箱蜜蜂酿蜜800多斤,售出的600斤有4万多元收益。今年,他的养蜂量增加到300箱,计划收了蜂蜜后用酒曲制作“蜂糖酒酿”。

  “古龙是寨洼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90后,勤劳能干。”村民路永红说,古龙的“立体农场”为数十名村民提供了务工创收的机会,方便妇女就近照顾家庭。每年六七月雨水充沛时,红花两三天能长出一茬,和路永红一起摘红花的工人有五六十人,都是同村的妇女,她们一天能挣120-130元,最多的时候,能收入180-190元。

  回顾5年务农创业经历,古龙说,最艰辛的时候,并不是被蜜蜂蜇,或药膳鸡生病、红梅杏繁忙的采收期,而是返乡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下定决心扎根西北农村、投身农业创业。

  “当创业真正启动后,我每天的生活挺充实,内心的惶恐自然而然消散了,没有心思再顾虑那么多了。”如今,他有了女朋友,还在原州区贷款买了一套房,准备今年完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责任编辑:蒋宇骏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河南科技大学学子探秘“制鼓第一村” 解码传统制鼓产业现代转型密码

 6月23日,河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华文化传承团奔赴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马屯村,深入这个被誉为“制鼓第一村”的国内知名制鼓产业聚集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寻传统制鼓工艺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当日上午九...

驻村十载 绘就美丽乡村宜居新图景

 六月的南留南村,千亩果园硕果盈枝。桃树、樱桃、玉露香梨挂满枝头,农家客栈迎来暑期第一批游客,塑胶步道上老人们悠闲散步。谁能想到,这个荣获“太原市美丽宜居示范村”的美丽乡村,十年前还是阳曲县黄寨镇唯一的贫困村——村道坑洼...

云南持续加大对新型毒品犯罪的惩处力度 阻止新型毒品侵蚀青少年

  6月25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一起依托咪酯电子烟贩卖案的审判结果。  2024年4月至5月,秦某华通过聊天软件联系买家,采用“埋包”“丢包”等方式,在昆明市城区贩卖含有依托咪酯成分的“上头烟”烟弹40余次。主犯...

广东出台优化营商网络环境20条

  近日,广东省委网信办等14部门联合制定《广东省依法维护企业网络权益若干措施》,围绕六个方面提出20项举措,重拳打击涉企网络侵权乱象,大力整治“自媒体”充当网络“黑嘴”等突出问题,依法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促进...

开始送电!“宁电入湘”工程完成168小时试运行

 6月29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圆满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具备400万千瓦送电能力,开始向湖南送电,将为湖南迎峰度夏提供清洁电力保障。在工程调试及试运行期间,已外送湖南电量1.4亿千瓦时。预计到9月...

河南青年学子在田间地头书写“科技兴农”答卷 “基层是最好的老师”

研发智能采茶设备,用机器代替人工采茶……近日,在河南省青年学子基层就业典型巡回宣讲启动仪式暨首场示范宣讲中,河南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房燕飞分享了她与一座茶山的故事。  2022年春天,房燕飞跟随学院实践队深入位于大...

2025
06/05
15:43
浏览量: 117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