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戈壁滩建起“幸福村”_第一书记网_中国青年网

戈壁滩建起“幸福村”_第一书记网_中国青年网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0-25 16:04:02 | 点击:275

流水潺潺,瓜果飘香。伴着初秋怡爽的风,记者走进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柯柯牙镇帕克勒克村,感受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乡村新景象。

帕克勒克村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昔日的戈壁荒滩,如今变成了绿色新村,一步一景,令人沉醉。托木尔峰上融化的天山雪水,带着凉意静静从村庄流淌而过。一群年轻人正在草原上露营,他们沉浸在满溢的青草味中,身边环绕着悦耳鸟鸣。不远处,智慧农业采摘园游人如织,连片成熟的瓜果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

以前,帕克勒克村是整村易地扶贫搬迁村,也是牧民聚居地。由于草场不堪重负,传统牧业生产效率低,当地牧民难以通过放牧改善生活。为了改变村庄面貌,温宿县2012年开启生态移民工程,在天山脚下的荒漠上新建了帕克勒克村。几年时间,让2000多名牧民实现定居生活,开启了新发展之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帕克勒克村:戈壁滩建起“幸福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帕克勒克村:戈壁滩建起“幸福村”

帕克勒克村村民拥有了建在家门口的足球场。孙甜甜摄/光明图片

“我们是乡村振兴建设真正的受益者。”42岁的阿巴斯·艾台克说起易地搬迁后的生活,满是自豪和感激。他回忆,过去在山区放牧时,一家六口人挤住在一间石头房里,用水用电、娃娃上学、老人看病都不方便,一年辛苦放牧的收入勉强能让一家人吃饱饭。

帕克勒克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工作。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经验,金华市援疆指挥部持续助力温宿县柯柯牙镇,把“帕克勒克村打造成村美民富的新农村”确立为发展方向。村里一排排富民安居房整齐有序,平坦的柏油路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口。村民们建起崭新的院落,居住在帐篷和毡房的生活已一去不返。帕克勒克村成为村民们安居乐业的“幸福村”。

“金华市援疆指挥部锚定乡村发展短板,发挥‘智援温宿’人才赋能,着力实施帕克勒克村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打造和美乡村新业态。这两年,我们集中安排援疆资金1700万元,助力帕克勒克村实施乡村振兴,不断推进美丽乡村产业发展。”金华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长施展表示。

帕克勒克村是在戈壁荒滩上崛起的生态移民新村,促进文旅融合是激活乡村新业态的重要方法。帕克勒克村距温昭公路仅1公里,距帕克勒克景区2公里,周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预计2027年公路全线通车后,将会更大程度发挥区位优势,吸引游客前来度假。依托天山托木尔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的有利契机,金华市援疆指挥部聚焦文旅融合,积极助力打造文旅精品路线,持续做好乡村旅游文章,全面助力文旅全产业链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帕克勒克村:戈壁滩建起“幸福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帕克勒克村:戈壁滩建起“幸福村”

帕克勒克村的帐篷露营基地。资料图片

眼下,正值葡萄的采摘季,记者走进葡萄园,穿行在绿油油的葡萄藤架下,只见大小匀称的葡萄挂满枝头,犹如一串串玛瑙。

“过去我们种葡萄主要靠经验,产量和品质都不稳定,现在有了智慧农业系统,能够更加科学地管理葡萄园,葡萄长得更好了!”来自浙江杭州的帕克勒克数字乡村板块负责人朱其海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参观智慧农业基地,“在科学管理、自然种植模式下,我们通过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从精准的农业溯源到实时的云监控,实现了对葡萄园的精准监测和管理。除了技术赋能,我们还通过数字乡村平台,为葡萄开展线上销售,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已成为帕克勒克村产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为解决更多农牧民就业问题,当地政府积极招引农业项目,村周围建起多个大型林果种植园。帕克勒克村现有林果种植面积8522亩,其中种植核桃7368亩、苹果759亩、红枣380亩。目前,帕克勒克村结合农文旅产业配套,已为周边群众提供固定岗位2500余个,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

“2023年,帕克勒克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5万元。现在的帕克勒克村,果园里果香四溢,旅游旺季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和美乡村建设,让老百姓看得见绿水青山,看得见‘真金白银’。”帕克勒克村第一书记张玉良欣喜地说。

在南疆大地,还有不少和帕克勒克村一样的村落,在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的助力下,发生可喜的变化。“我们聚焦环境提质,让乡村美起来;聚焦产业振兴,让村民富起来;聚焦文化润心,让各族群众精神生活丰富起来。”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副指挥长朱磊说。(记者 赵明昊 靳昊 孙金行 通讯员 张丹楠 陆斯超)

原标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帕克勒克村:戈壁滩建起“幸福村”

责任编辑:蒋宇骏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为“家乡”设计非遗文创IP

“接到为‘第二家乡’设计文旅文创形象的任务,既兴奋又紧张,想到作品未来可能出现在景区和文创店,便充满干劲!”安徽池州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左宗鹏告诉记者。  经过前期调研和设计打磨,包括左宗鹏在内的20名师生为池州...

上海最大规模非成套“旧改”项目完成——告别“老破小” 居民原地喜搬新房

6月29日,第一批拿到新家钥匙的彭一小区居民。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自今年6月29日起,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陆续拿到钥匙,走进经过原址拆除重建的新家。72岁的居民赵启明感慨万千:“我先后在这儿住了...

北京平谷用咖啡“萃取”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市平谷区博物馆飘着咖啡香的会场里,一场关于“教育如何助力农业中关村”的讨论激发了在场人员的灵感。这不是普通的下午茶聚会,而是平谷区创新推出的“人才咖啡日”首场活动——政府部门负责...

江西理工大学学子对话老党员 寻觅信仰路

 7月1日清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82岁老党员谢世超在门前等候着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红土青苗社会实践服务队。正逢党的生日,他要给青年学子们讲讲那些刻在骨头里的红色记忆。  入伍从军:雪地从军路上的...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2024
10/25
16:04
浏览量: 27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