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创新村史馆设计 留住乡情乡愁

创新村史馆设计 留住乡情乡愁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8-18 15:40:27 | 点击:3511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石堰村村史馆内景。
  四川美术学院供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还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成为文明和谐、物心俱丰、美丽宜居的空间。村史馆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科普窗口和乡村历史的“记事本”,能够从乡村社会基础层面唤醒地域文化,激发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多地积极开展村史馆建设和更新工作,综合运用各种设计手段为乡村“铸魂”,也为后续相关实践提供启示。

  与乡土特色文化相融,是村史馆设计因地制宜的重要体现。中国乡村量大面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异,每个村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底蕴,村史馆理应是这种独特性的具体显现。比如,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传统村落石堰村,自古盛产竹子,其竹纸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村史馆建设中,设计团队紧紧围绕该村手工造纸的工艺历史、技艺特征以及当地的生态产品、生活方式等,规划场馆空间,并采用多样态、多媒介展示形式,通过文献结合文物、图像结合影像、产品结合作品等手段,系统展示石堰村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样态。场馆内部空间还以当地传统竹编工艺结合现代设计和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装饰,不仅完整传达了建馆诉求,也体现出该地传统手工艺的特质,使参观者可以直观领略当地文化魅力。这样的村史馆设计既增进了村民的文化认同,也吸引众多游客参访。村史馆有独特的定位,其设计要摆脱“千馆一面”,需深入理解乡村的历史与现状,从物质建造到功能营造等融入乡土文化特性,凸显其地方性与时代性特点。

  紧扣乡村实际,着眼发展需求,是村史馆设计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村史馆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要紧跟现代乡村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的古村落章堰村,因一场更新改造焕发新生机。作为改造的亮点之一,设计团队在对一座由清代建筑改用的村史馆进行保护的同时,在其周边新建展厅,并引入当代设计理念,使新老建筑共同组成章堰村文化馆。该文化馆不仅满足了新的文化展示和传播需要,还为村庄未来发展注入活力。当下,还有不少村史馆融展示、科普、阅读、非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这一趋势下,健全建管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防止重建轻管、重建轻用,才能让村史馆发挥长久滋养乡村文化的作用。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村史馆集中展现乡村概貌的关键所在。村史馆设计应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始于日常,使之成为村落历史发展的活态见证。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的村史馆,有人感叹“只有进了这里,才算真正进入了蔡家坡”。这座村史馆的设计强调以村民为主体,以农耕历史为展示脉络,以村民日常生活为展示内容,其展陈注重体现朴拙之美。历经岁月磨洗的农具、日用的老物件等,既串联起乡村发展历程,也引导观者从新的角度审视日用之物的意义和价值,启示其发现乡村生活的日常之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奇峰村史馆,则通过建筑设计丰富空间的使用模式,让村史馆焕发活力。这里既是展厅,也是村民活动中心,村民在此开展活动、沟通交流,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村史馆建立情感连接、唤醒集体记忆的功能,更有助于增强村落的向心力、凝聚力,让乡村公共空间更有温度。

  融入艺术之美,是村史馆设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史馆是历史、当下与未来重叠的特殊场域,以艺术语言阐释其独特性,可以在添彩乡村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以美育人。在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莲花穴院落艺术活化改造项目中,设计团队利用路边空置农房修建村史馆,并对其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比如用装置艺术结合具象雕塑形成趣味性景观、以墙绘的方式展现村落人文历史等。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不仅让村史馆有了新内容、新形式,更带动了乡村整体面貌的改善。

  村史馆浓缩着一个村庄的过往,呈现着一个村庄的现在,寄托着一个村庄的未来。创新村史馆设计,留住乡情乡愁,对于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具有积极意义。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新技术、新理念开展村史馆设计,助推乡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广大美术工作者尤其是设计师、建筑师大有可为。

  (作者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8日 0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石堰村村史馆内景。
  四川美术学院供图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还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成为文明和谐、物心俱丰、美丽宜居的空间。村史馆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科普窗口和乡村历史的“记事本”,能够从乡村社会基础层面唤醒地域文化,激发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多地积极开展村史馆建设和更新工作,综合运用各种设计手段为乡村“铸魂”,也为后续相关实践提供启示。

  与乡土特色文化相融,是村史馆设计因地制宜的重要体现。中国乡村量大面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异,每个村落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底蕴,村史馆理应是这种独特性的具体显现。比如,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传统村落石堰村,自古盛产竹子,其竹纸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村史馆建设中,设计团队紧紧围绕该村手工造纸的工艺历史、技艺特征以及当地的生态产品、生活方式等,规划场馆空间,并采用多样态、多媒介展示形式,通过文献结合文物、图像结合影像、产品结合作品等手段,系统展示石堰村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样态。场馆内部空间还以当地传统竹编工艺结合现代设计和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装饰,不仅完整传达了建馆诉求,也体现出该地传统手工艺的特质,使参观者可以直观领略当地文化魅力。这样的村史馆设计既增进了村民的文化认同,也吸引众多游客参访。村史馆有独特的定位,其设计要摆脱“千馆一面”,需深入理解乡村的历史与现状,从物质建造到功能营造等融入乡土文化特性,凸显其地方性与时代性特点。

  紧扣乡村实际,着眼发展需求,是村史馆设计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村史馆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要紧跟现代乡村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的古村落章堰村,因一场更新改造焕发新生机。作为改造的亮点之一,设计团队在对一座由清代建筑改用的村史馆进行保护的同时,在其周边新建展厅,并引入当代设计理念,使新老建筑共同组成章堰村文化馆。该文化馆不仅满足了新的文化展示和传播需要,还为村庄未来发展注入活力。当下,还有不少村史馆融展示、科普、阅读、非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在这一趋势下,健全建管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防止重建轻管、重建轻用,才能让村史馆发挥长久滋养乡村文化的作用。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村史馆集中展现乡村概貌的关键所在。村史馆设计应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始于日常,使之成为村落历史发展的活态见证。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的村史馆,有人感叹“只有进了这里,才算真正进入了蔡家坡”。这座村史馆的设计强调以村民为主体,以农耕历史为展示脉络,以村民日常生活为展示内容,其展陈注重体现朴拙之美。历经岁月磨洗的农具、日用的老物件等,既串联起乡村发展历程,也引导观者从新的角度审视日用之物的意义和价值,启示其发现乡村生活的日常之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奇峰村史馆,则通过建筑设计丰富空间的使用模式,让村史馆焕发活力。这里既是展厅,也是村民活动中心,村民在此开展活动、沟通交流,不仅可以有效发挥村史馆建立情感连接、唤醒集体记忆的功能,更有助于增强村落的向心力、凝聚力,让乡村公共空间更有温度。

  融入艺术之美,是村史馆设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史馆是历史、当下与未来重叠的特殊场域,以艺术语言阐释其独特性,可以在添彩乡村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以美育人。在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莲花穴院落艺术活化改造项目中,设计团队利用路边空置农房修建村史馆,并对其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比如用装置艺术结合具象雕塑形成趣味性景观、以墙绘的方式展现村落人文历史等。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不仅让村史馆有了新内容、新形式,更带动了乡村整体面貌的改善。

  村史馆浓缩着一个村庄的过往,呈现着一个村庄的现在,寄托着一个村庄的未来。创新村史馆设计,留住乡情乡愁,对于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具有积极意义。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新技术、新理念开展村史馆设计,助推乡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广大美术工作者尤其是设计师、建筑师大有可为。

  (作者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8日 0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作者:潘召南】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为“家乡”设计非遗文创IP

“接到为‘第二家乡’设计文旅文创形象的任务,既兴奋又紧张,想到作品未来可能出现在景区和文创店,便充满干劲!”安徽池州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左宗鹏告诉记者。  经过前期调研和设计打磨,包括左宗鹏在内的20名师生为池州...

上海最大规模非成套“旧改”项目完成——告别“老破小” 居民原地喜搬新房

6月29日,第一批拿到新家钥匙的彭一小区居民。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自今年6月29日起,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陆续拿到钥匙,走进经过原址拆除重建的新家。72岁的居民赵启明感慨万千:“我先后在这儿住了...

北京平谷用咖啡“萃取”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市平谷区博物馆飘着咖啡香的会场里,一场关于“教育如何助力农业中关村”的讨论激发了在场人员的灵感。这不是普通的下午茶聚会,而是平谷区创新推出的“人才咖啡日”首场活动——政府部门负责...

江西理工大学学子对话老党员 寻觅信仰路

 7月1日清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82岁老党员谢世超在门前等候着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红土青苗社会实践服务队。正逢党的生日,他要给青年学子们讲讲那些刻在骨头里的红色记忆。  入伍从军:雪地从军路上的...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2024
08/18
15:40
潘召南
浏览量: 351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