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乡村振兴 > 阔步迈向农业强国(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阔步迈向农业强国(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7-18 15:44:14 | 点击:359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

  盛夏时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里,智慧农业物联网正精准监测作物长势;“美丽小岗”助农直播间里,几名农民主播热情地介绍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小岗产业园里,健康食品产业链初具规模,产销两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400万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5万元……

  40多年前,小岗村村民的18枚“红手印”揭开农村改革的序幕;今日欣欣向荣的小岗村,成为新时代广袤乡村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全面部署、系统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一些长期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得到破解,各类要素被进一步激活,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广袤乡村焕发发展新活力,澎湃改革新动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希望的田野活力迸发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始终是农村改革的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辽宁新民市,一本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让兴隆堡镇长山子村村民刘君定了心。家里16亩地交给专业合作社经营,一年能收万把块,自己平日在附近草莓大棚务工,他说:“现在两头得钱,日子越过越甜。”

  山东潍坊市,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让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岞山街道颜家庄村农民尝到适度规模经营的甜头。“村里1960亩土地实现流转,家庭农场进行现代化、规模化种植。今年夏收,粮食平均亩产提高到630多公斤。”村党支部书记卢金勇说。

  活力来自不断深化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上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承包经营权同集体土地所有权分离,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生产经营自主性,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已成必然趋势。如何进一步释放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业竞争力?

  各地探索实践,顶层设计发力,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落实农村承包地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守牢底线。

  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成效明显,亿万农民吃下放心流转、放心投入“定心丸”。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看经营主体——

  早稻开镰,江西共青城金丰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勇忠接单不断。“我们服务面积达23万亩,为500多户农户提供‘田保姆’服务。哪个环节有需要,农户可以灵活点单。”

  放眼全国,近22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近400万个家庭农场、107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涌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多元经营主体快速成长,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谁来种地”难题在实践中找到答案。

  看发展动能——

  田野青翠,河南延津县,自走式喷灌机穿梭田间,精细呵护地里的玉米、大豆;大数据平台、农情监测系统等“新农具”即时上线,有力护航秋粮生产。

  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耦合,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升至2023年的6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十四五”期末,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乡村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将纳入地方政府债券使用范围……科技赋能、投入保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大驱动力。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180个优势特色乡村产业集群聚链成片,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紧密联农带农……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不断深化的农业农村改革让希望的田野活力迸发。

  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60项具体任务、336项改革举措中,涉及农村的改革占到1/6。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改革为牵引,由点及面,系统集成,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专业学的是农业,又在农企干过,我带着新技术和新理念返乡创业。”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朱洼村养殖大户刘比一说,“区里提供了3万元返乡创业扶持资金,还帮忙协调发展用地,我的山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吸引人才返乡,襄州区出台一揽子乡村人才引进政策和使用机制,完善税收优惠、发展用地保障等政策,探索符合农民特点的职称评审制度,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发展要素支撑。聚焦“人地钱”,一系列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聚人才——《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等陆续出台;全国范围内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

  保用地——明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畅资金——探索完善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抵押登记、流转交易、评估处置机制,加快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应用。

  渠道更加畅通,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乡村聚集。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900多万人次,到2025年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将超过1500万人。截至2023年底,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达12.59万亿元,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2个百分点。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一系列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的改革举措相继出台,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镇卫生院拍片子,县医院专家网上看诊,看病不用出远门了。”山东嘉祥县孟姑集镇孟姑集村村民杨继香,得益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家门口就能挂上专家号。

  “我们和城里人一样,喝上了嘉陵江的水,水量足,水质好,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四川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村村民周仕会,受益于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享受城乡同质同价的服务。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共服务体系惠及更多乡村;万千乡村从“通路通水通电”升级为“硬化路进村、光纤入户、快递到家”,全国90%的农村普及自来水,95%以上的村庄开展清洁行动,各类基础设施加快向乡村覆盖,乡村面貌明显改善。

  加大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怎样让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给农民的补贴能增加的还要增加,社会保障水平能提高的还要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能激活的尽量激活,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掂一掂农民的“钱袋子”,2012年至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389元增长到21691元;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到2.39。

  一增一减之间,是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是沉甸甸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持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

  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让农民种粮也能致富。

  江苏灌南县新安镇相庄村,刚售完麦子的相升文算起收益账:“去年秋冬种引进了‘淮麦33’新品种,单产达到1200斤,有最低收购价托市,加上补贴,一亩地纯收入500多元。”

  “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明确,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构建起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的“四梁八柱”。今年,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稳定农民种粮收益预期。

  农村集体资产“底清账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今年年初,四川成都市双流区彭镇鲢鱼社区迎来首次村集体经济分红,1639名成员人均分红300元。“家里7口人,一共领到2100元。”村民吴明稀说。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领域又一项重大改革。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账面资产9万多亿元,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约9亿人,在农业农村部门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约98万个。2022年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超过6700亿元。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奠定山区林区共同富裕基础。

  河南光山县文殊乡猪山圈村,油茶林为荒山坡“穿”上绿衣裳。“林改明晰产权,村民们营林护林的积极性高涨。”村党支部书记王生勇说,每年秋天油茶开花,都会有大量游客来到村里,乡亲们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集体林面积约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60%,涉及1亿多农户。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契合了时代发展,顺应了林农期待。目前,集体林地产出每亩约300元,比林改前增长3倍多。集体林业年均吸纳约3400万人就业,让许多林农实现了增收致富。

  “农村改革之所以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始终坚持把保障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充分激发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村改革才能始终保持动力不竭,让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生活。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新征程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脚步不停歇,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实干拼搏,向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8日 01 版)

相关报道: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责编:岳弘彬、牛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我为“家乡”设计非遗文创IP

“接到为‘第二家乡’设计文旅文创形象的任务,既兴奋又紧张,想到作品未来可能出现在景区和文创店,便充满干劲!”安徽池州学院2022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左宗鹏告诉记者。  经过前期调研和设计打磨,包括左宗鹏在内的20名师生为池州...

上海最大规模非成套“旧改”项目完成——告别“老破小” 居民原地喜搬新房

6月29日,第一批拿到新家钥匙的彭一小区居民。静安区新闻办供图  自今年6月29日起,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陆续拿到钥匙,走进经过原址拆除重建的新家。72岁的居民赵启明感慨万千:“我先后在这儿住了...

北京平谷用咖啡“萃取”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在北京市平谷区博物馆飘着咖啡香的会场里,一场关于“教育如何助力农业中关村”的讨论激发了在场人员的灵感。这不是普通的下午茶聚会,而是平谷区创新推出的“人才咖啡日”首场活动——政府部门负责...

江西理工大学学子对话老党员 寻觅信仰路

 7月1日清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贺堂村82岁老党员谢世超在门前等候着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红土青苗社会实践服务队。正逢党的生日,他要给青年学子们讲讲那些刻在骨头里的红色记忆。  入伍从军:雪地从军路上的...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小悟样本” 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机

  在湖北省孝昌县西北部的大别山南麓,大悟山与小悟山层峦叠嶂间,红色热土正焕发新生机。  这里曾是李先念同志指挥新四军第五师鏖战敌后的战略要地,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的烽火课堂培育了万千英才。如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小悟...

让搬迁后的村民稳得住、能致富 富民新村的新生“密码”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宽敞平坦的道路,整齐划一的新居,生机勃勃的田园,还有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这片新开发的热土上,正书写着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力量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

农民评职称,为乡村添“才”力

 指导果农开展套袋、施肥、浇水、打药……据媒体报道,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牛村沃康梨园,农民技师张品秋在从事梨园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为农民授课。张品秋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通过职称评聘实现持证上岗,化身农民技师,如今他带领的服...

空心村”“薄弱村”的破局密码

 小暑将至,高温来袭,但位于福建永泰县同安镇的洋中村还是凉爽得很。  “我们邀约游客来体验‘纳凉休闲游’呀。”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中华说,洋中村联合周边几个村共同打造一个让游客慢下来种田种菜、采摘养花、制作美食、品茶钓鱼的...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以防水强基 以创新聚势 以融合破局 举全镇之力实现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石首市南口镇党委书记 王兵 南口镇位于石首市西北部,东隔长江与新厂镇相对,南与绣林办事处、高基庙镇接壤,西傍藕池河与高陵镇和公安县藕池镇相望,北连长江与藕池河交汇处。全镇国土面积90.92平方千米,辖9个...

2024
07/18
15:44
浏览量: 359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志愿服务 护航高考 (1/5)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走进墨香四溢的书画梓桐 邂逅灵动笔触的诗意梦境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广西昭平:加快苍昭高速公路桂江特大桥建设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学习谷文昌精神 践行绿色发展 共筑美丽家园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把好协商议事“方向盘” 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度”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