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退役女兵武慧主动申请驻守海拔最高边境派出所—— 青春绽放“世界之巅”

退役女兵武慧主动申请驻守海拔最高边境派出所—— 青春绽放“世界之巅”

来源:解放军报 | 时间:2024-06-29 13:38:21 | 点击:3353

西藏边检总站山南边境管理支队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女民警武慧,微信签名有些独特——“细草如毡,独枕空拳”,出自宋代词人葛长庚的《行香子·题罗浮》,意为“细草柔软如同毛毡,独自枕拳卧草,席地幕天”。

这是武慧此前从视频中看到的普玛江塘美景。6月3日,武慧来到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已经104天,这里仍漫天飞雪。视频里“细草如毡”的季节,还要等一段时间。

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门前,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世界之巅,海拔5373米”的字样。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普玛江塘乡,平均海拔5373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行政乡,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

2月21日,武慧和其他两名同事,成为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成立12年来第一批女民警。

武慧的身上,还有不少“第一”——2017年秋,读完大一的武慧,入伍到第76集团军某旅,作为该旅第一批女兵,新兵考核时达到体能“特三级”;第二年春天,她成为该旅第一批上高原驻训的女兵。

“第一次驻训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第二次是在戈壁滩,地表温度达到50多摄氏度。背着50斤重的背囊行军30公里,我咬牙坚持下来。”武慧说,两年军旅生涯,她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大学毕业后,就读法学专业的武慧报考了西藏边检总站山南边境管理支队。入职不久,她主动申请到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工作。“做出这个决定对我来说并不难。我当过兵,对‘责任’二字有更深的体会。”武慧认为,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担当,“大家都知道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影响身体,我们年轻人更要去主动承担。”

在普玛江塘工作,高原反应是“第一关”。虽然在部队时曾有高原驻训的经历,但初到普玛江塘,1000多米的海拔差,还是让武慧明显感到种种不适。

“以前我做事风风火火,现在尽量保持心平气和,说话不能太多,走路不能太快。”3个多月过去,武慧已经慢慢适应环境,脸上的“高原红”愈发醒目。

普玛江塘境内的岗布冰川,有着“中国最美冰川”的美誉。守护冰川,防止有人越境,严防游客私自进入冰川,是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的一项重要任务。

武慧第一次去冰川巡逻,是来到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的一周后。“从视频、照片中看到的冰川,跟巡逻时亲眼所见完全不一样,只要一张嘴,就是一嘴沙。”武慧说,巡逻时,凛冽寒风夹杂沙尘迎面扑来,吹得人左摇右晃,每走一步似乎都要耗尽身体最后一丝力气。

“第一次上冰川,我满脑子想的就是绝对不能掉链子,一直坚持到巡逻结束。返程时,我在车上直接睡过去,一路上都没醒,那是我到普玛江塘睡得最踏实的一次。”武慧说。

除了巡逻执勤,走访群众也是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工作。武慧第一次去辖区走访,去的是普玛江塘乡海拔最高的沙空村。

出发前,派出所副所长张博林特意往汽车后备箱塞了两个刚收到的快递。到了沙空村,走访一户牧民家时,一进门张博林就问:“孩子们不在家吗?”等女主人把两个在外玩耍的孩子叫回家,他们一看到摆在桌上的两个毛绒玩偶,顿时欢喜得一蹦三尺高。

“这是我前段日子回四川老家休假时买的。回来时不好带,就邮寄回来,上午刚收到。”张博林说。

那一刻,武慧明白了派出所荣誉室里为什么会挂着“民族团结示范集体”的奖状。她在走访日记中写道:“做好群众工作就是民警的法宝。”

工作之余,武慧还在准备参加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要抓紧时间学习,尽快提升执法能力水平。”每当备考时因高原反应感到疲惫,武慧的脑海中总会浮现一句话——“理想高于天,越苦越向前”。

那是19岁烈士郭豪生前写在钢盔内侧的一句话。2018年一次演习中,郭豪和战友们受领任务,背负沉重的战斗装具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急行军。途中,郭豪突发心搏骤停,不幸牺牲。

“郭豪比我小一岁,早我一年入伍。他牺牲前,我并不认识他,后来才了解他的事迹。当时他即将退伍,原本可以不用参加演习,但他义无反顾地上了演训场。”同一个单位,相仿的年纪,郭豪的牺牲带给武慧的除了敬佩,还有思考:“青春在哪里绽放才有意义?”

或许,这正是武慧选择坚守普玛江塘的原因。

(责编:马昌、李枫)


【作者:邱小平】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

划重点! 一图读懂“十四五”成就硬核知识点

“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收官,哪些成就是应知应会硬核知识点?本图梳理权威信息和数据,盘点五年来的发展亮点,带你看懂成就背后的发展密码。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卡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

台风“风神”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气象微信公众号消息,台风“风神”已于20日14时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14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8.4度、东经115.9度,即在三沙市永兴岛东偏北方向约415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744万亿次、80亿人、100亿元 “数”说澎湃算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大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不仅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成长浇筑新的基座,也创造了增长的新机遇。  12颗计算卫星进发太空,500公里高的太...

打通能源“动脉” “电”点亮美好生活 我国“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央视网消息: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

实现毫秒级“动态定格” 中国科大破解神经传信“微观密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出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关键争议。《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杭州警方:男子造谣“新娘向摄影师发送涉黄信息”被行政拘留

央视网消息: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10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杭州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迅速开展核查。经调查,10月9日,网民曾某某(男,38岁)为博眼球,编造“新娘...

北京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8日夜间北京市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8℃左右,17-18日夜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请注意防范。 编辑:邢斯馨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5日电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2024
06/29
13:38
邱小平
浏览量: 335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