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匠心传承,展现古建之美(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匠心传承,展现古建之美(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6-19 15:15:34 | 点击:3854

  图①:代县边靖楼。
  樊晶璟摄
  图②:张泽生在修复古建(资料图片)。
  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远眺代县雁门关。
  贺连舟摄

  巍巍雁门关下,就是山西省忻州市的代县古城。

  代县古称“代州”。这里历史遗存丰富,以边靖楼、代州文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古建筑以及众多民居历史建筑星罗棋布,古城内现存不可移动文物44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

  古建筑的保护、修缮与复建,离不开传统的工艺和技术。在代县,有一批传承着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匠人,在当地古建筑的保护、修缮与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代县雁门杨氏古建是山西木结构建筑工艺的代表。这一技艺代代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雁门民居营造技艺,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代县持续推进古建筑营造技艺活态传承,不仅把古建筑营造技艺发展成为非遗文化产业,更让许多村民有了增收致富的新手艺。

  精研修复技艺

  让古建“修旧如旧”

  杨贵庭是山西杨氏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氏古建”)的创始人,也是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

  36年前,杨贵庭用3年时间修复了雁门关城楼,雁门关从损毁严重的“土疙瘩”到如今再现雄关盛景。当地村民说,如果没有这次复建,雁门关可能已经消失了。

  1948年,杨贵庭出生于代县一个木工世家,自小跟随父亲学习木工手艺,从最基础的使锯子、耍锛子、推刨子做起,到使尺子、拿墨盒搞设计做房架,成为代县雁门杨氏古建的第三十九代传人。

  雁门民居营造技艺包括扇股麻花挑角、明清古旧传统建筑彩绘和塑像等技术。古建筑的挑角部位承受重量大,最容易损坏。而扇股麻花挑角工艺使用整根木材,一根压一根,紧实地摞起来形成一个以扇根为基础的整体,能更好地分散重力。

  边靖楼是明朝代州城的鼓楼,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年久失修导致基座风化,楼体下沉,残损严重。1998年10月,山西省文物局组织修缮边靖楼,50岁的杨贵庭又挑起了主持边靖楼落架大修的重担。

  当时,边靖楼最重要的承重主梁已经腐朽开裂。本着最大化保留古建筑原有构件和“修旧如旧”的原则,杨贵庭认为这根主梁只能修不能换,“必须把这根主梁落架,挖除腐烂的部分,在其中打入钢梁,再用木料严丝合缝地衔接起来,实现加固取直。”

  杨贵庭带着五六十个工人,把建筑构架的全部或局部一一拆成零件,修配好后再按原样安装复原。就这样,经过整整3年的修复,古老的边靖楼终于重获新生。

  培育古建人才

  村民增收有了新途径

  杨美恩初中毕业后跟着父亲杨贵庭学起了手艺。提起古建修复,他说:“如果修不好还不如不修,一旦修了,就一定要修好。”

  几十年来,杨贵庭、杨美恩父子不遗余力地推广雁门民居营造技艺,每年都会组织村民进行专业培训,先后培育技能工匠1100余名。目前,杨氏古建旗下拥有2000多名匠人,年产值过亿元。

  张泽生是代州古建筑营造技艺第十三代传承人。高中毕业后,张泽生跟随父亲从事古建筑营造实践,后拜古建专家孙永林为师,营造技艺得到极大提升,先后承担了云冈石窟山堂水殿、大同华严寺等古建筑的修复工程。

  “从事古建修复的条件艰苦,行业人才奇缺。”张泽生道出了对古建筑营造技艺后继乏人的担忧。

  2020年,张泽生创立山西鼎信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鼎信古建”)。为了传承好代州古建筑营造技艺,张泽生先后培养了80余名学生,打造出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团队。他还与忻州市原平农业学校开展合作,成立古建筑修缮与仿制传习所,培养了100多名古建筑营造技师。

  张泽生带领村民在山西省内以及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承接工程,带动村民增收。目前,鼎信古建共吸纳本地村民就业260人。

  延伸产业链条

  开发非遗文创产品

  杨氏古建是代县重点建设的四大非遗基地之一,2024年3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在杨氏古建的作业间里,东关村村民贾三顺正在打磨代县鼓楼微模型:“这是工人新做出来的文创产品,多好看!”

  怎样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出全新的光彩?杨氏古建着力打造非遗品牌,延伸非遗产业链条,多元化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在杨氏古建的非遗展厅里,陈列着雁门关关楼模型、边靖楼模型等文创产品,都是杨氏古建旗下匠人的作品。

  鼎信古建三层的展览室内,等比例还原的应县木塔模型、古香古色的木雕笔筒、大气雅致的木雕屏风……每一件文创产品都是张泽生及其学生精心制作而成的“宝贝”。

  近年来,为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让“代州”优秀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走进公众视野,代县大力扶持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文创”融合路径,支持非遗项目与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衔接,采取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代县还通过各种渠道、各类培训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技能,共开展木雕、石雕、刺绣、剪纸等技能培训110余期,培养学员6000余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9日 12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题:坚持自我革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与启示述评之七  新华社记者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

划重点! 一图读懂“十四五”成就硬核知识点

“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收官,哪些成就是应知应会硬核知识点?本图梳理权威信息和数据,盘点五年来的发展亮点,带你看懂成就背后的发展密码。 编辑:甄涛 责任编辑:刘亮

学习卡丨科学谋划“十五五”,总书记强调这些关键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如何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科学谋划“十五五”?习近平总书...

台风“风神”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央视网消息:据海南气象微信公众号消息,台风“风神”已于20日14时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14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8.4度、东经115.9度,即在三沙市永兴岛东偏北方向约415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744万亿次、80亿人、100亿元 “数”说澎湃算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大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不仅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成长浇筑新的基座,也创造了增长的新机遇。  12颗计算卫星进发太空,500公里高的太...

打通能源“动脉” “电”点亮美好生活 我国“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央视网消息: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

实现毫秒级“动态定格” 中国科大破解神经传信“微观密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出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关键争议。《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杭州警方:男子造谣“新娘向摄影师发送涉黄信息”被行政拘留

央视网消息: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10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杭州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迅速开展核查。经调查,10月9日,网民曾某某(男,38岁)为博眼球,编造“新娘...

北京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8日夜间北京市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8℃左右,17-18日夜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请注意防范。 编辑:邢斯馨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5日电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2024
06/19
15:15
浏览量: 385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