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永远处在科学的起跑线上”

“永远处在科学的起跑线上”

来源:科技日报 | 时间:2024-06-16 13:59:27 | 点击:3669

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万惠霖辞世,享年86岁。

万惠霖毕生致力于催化化学研究,始终活跃在催化化学的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原创性重大研究成果,是我国催化化学研究的先驱。

创新路上无畏惧,一马当先创佳绩。这是万惠霖一生追求真理、勇攀科研高峰的生动写照。

潜心催化献终身

催化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80%以上的传统化工过程都与催化作用有关。从踏入这一领域开始,万惠霖就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他说:“催化化学这个学科近几年在世界上发展得很快,我们不能步人后尘,要勇于创新,不仅要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研究方法也要创新。”

当时,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依靠阳离子来调变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万惠霖课题组选择独辟蹊径,研究一种新型阴离子(即氟离子)调变的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多个化学反应中展现出高效催化性能。

经过多年研究验证,万惠霖带领课题组阐明了氟化物助催作用的本质,创新研制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含氟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为从天然气等低碳烷烃资源中制取乙烯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开辟出全新方向。

强烈的创新意识使万惠霖的科研工作始终走在前沿。一生中,他与老师、同事合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1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以及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荣获中国催化成就奖。

谈及取得的科研硕果,万惠霖总是轻描淡写。他说:“我只是一个比较肯学习的人,组织上交代的教学或是其他任务,我都很认真地去做。”

在同事及学生眼里,他是一名典型的“三无”教授,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在晚上十二点前休息过。只要不出差,不论是星期天或节假日,同事和学生经常能在实验楼看到他的身影。而他家书房的灯,午夜之后也总是亮着。

在万惠霖的同事、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野眼中,万惠霖严于律己,对实验数据要求极为严格,最大的爱好是看文献。甚至在外地考察期间,他都背着一大包文献随时翻阅。

别人问他为何这样拼命?

万惠霖说:“我觉得自己永远处在科学的起跑线上,要拼命地向前跑。”学习兴趣一直推动着他前进,做学问搞科研让他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甘为人梯育栋梁

在勤于科研的同时,万惠霖也投身于教学一线,长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专业课程。在学生印象中,他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总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为了让年轻人有更多时间作研究,他肩负起学院、学校交给他的行政任务,曾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其间承担了大量行政性、服务性工作。

万惠霖除了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更以身示范,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令学生龙瑞强记忆犹新的是,20多年前,他与导师讨论课题时,万惠霖坦诚布公地告诉他,自己对实验装置的细节不懂,要他自己摸索或向别人学习。在龙瑞强看来,当时在他面前说话的万老师已是全国知名的“催化大师”,完全可以安排他去问别人,压根儿没有必要在一个毛头小伙面前如此谦虚。

龙瑞强在回忆文章《我的恩师万惠霖院士》中写道,万老师这种谦虚和诚实的态度给他的一生都带来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当他有不懂的问题而羞于开口时,万老师的一席话总是回荡在耳边。

“973”项目“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是国内最重要的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之一。彼时,万惠霖是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但他却坚决推荐当时小他21岁的包信和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并在随后的工作中给予鼎力支持,最终项目高质量完成。

“先生那淡泊名利、提携后学的崇高品质和甘为人梯的宽广胸怀,我时刻铭记在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说,万惠霖淡泊名利、励精图治,他崇高的科学家精神和道德风范永远值得后辈学习和敬仰。

(记者 符晓波 通 讯 员 曹京柱 欧阳桂莲)

(责编:郝孟佳、李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

综合塔斯社、俄新社消息,当地时间8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当地媒体报道称,已有一人受伤。目前,商店内的人员已被撤离。救援人员已抵达现场。

部分地区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系统8月26日到27日正式上线

 近日,部分地区已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的开放时间。  例如,甘肃省陇西县卫健局在官网公布《育儿补贴政策解读》提及,育儿补贴是国家为支持家庭养育婴幼儿、缓解家庭养育压力而设立的一项补贴制度,我省于8月26日正式上线。  这篇解...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上海!

上海,这座被黄浦江与苏州河环抱的现代化都市,80多年前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最前线。  航拍上海 来源:朱一宁/心城市  淞沪会战的硝烟虽已散去八十余载,但那些镌刻在砖石与江涛中的历史印记,仍在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

涉嫌破坏“北溪”管道 一乌克兰籍男子被捕 德国检方披露作案细节

△2022年9月26日,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破坏,发生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  德国联邦检察院当地时间21日发布通告称,应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调查法官签发的欧洲逮捕令,意大利警方在意大利里米尼省逮...

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记者今天了解到,为提升氢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计量对氢能汽车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

“遇见锦绣山河”第二期 椰风海韵醉人心·碧海蓝天映白沙

 编者按:   盛夏时节,暑气弥漫,向往远方的心,也随着窗外的蝉鸣愈发清晰。与其在固定景点间穿梭奔忙,不如换一种方式体会“在路上”的惬意与深度:搭乘一条有故事的铁路线,让车窗成为流动的画框,让旅程本身成为风景。...

和音:持之以恒“做对的事”

  原标题:持之以恒“做对的事”(和音)  近期,多家国际民调机构调查显示,全球公众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持续攀升,中国形象在全球得到越来越广泛认同。全球公众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认同,是中国通过持之以恒“做对的事”一点一滴累积起来...

用AI做网购商品毁损图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专家详解

 近期  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  申请“仅退款”  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  正常情况下,买家如果因商品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商家会要求拍照或拍摄视频证明商品损坏,并让买家销毁商品,以防止恶意退款行为。但一些买家却...

泽连斯基抵达华盛顿 将与特朗普会晤

  △泽连斯基(资料图)  美国东部时间8月17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飞抵美国华盛顿。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美东时间8月18日下午先与泽连斯基会晤,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将出席,随后再与到访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

高铁列车过长江,要用几分钟?

 近日  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的  一段乘坐高铁列车过长江的视频  收获了几十万点赞  大家留言表示  “一直以为长江是窄窄的一条  没想到这么壮观!”  “车窗外的江面宽阔得像海”  从“天堑”到“通途”  长江的时空跨...

2024
06/16
13:59
浏览量: 366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