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用心寻找古城的历史记忆(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用心寻找古城的历史记忆(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6-06 10:09:34 | 点击:3193

  谢勤国在记录文物信息。
  钱 霞摄

  年轻时的谢勤国。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谢勤国,1946年8月生,江苏苏州人。1977年,他发现苏州名胜虎丘塔倾斜趋势加剧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促成了虎丘塔在上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大修。47年来,他坚守古城保护一线,累计编纂、创作志书及文史书籍约250万字。他参与公益讲座120余场,获得“中国好人”“江苏好人”等荣誉称号。

 

  走进谢勤国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书柜,里面塞满了各种收集来的苏州文史资料。记者采访时,每每说到有关古城的某个话题,他便立即从柜中抽出一本书来印证。采访结束,他拿出的书籍已摞起高高的一摞……

  退休前,谢勤国是一名绿化工,但让他更为自豪的身份,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志愿者队的“001”号成员。

  “苏州古城有25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文物古迹,灿若星河。”谢勤国介绍,苏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守护古城,既是自己的一份责任,更是光荣的使命。

  “笔杆子”——

  编纂创作约250万字,记录古城历史

  上世纪70年代,谢勤国被分配到苏州市园林系统从事绿化养护工作。1977年7月的一天,谢勤国在塔园给花浇水时,无意间发现苏州名胜虎丘塔东北角的墙体有大块水泥脱落。“不好!”他和同事立即作出判断:这是空鼓引起的,说明塔身的重心改变,倾斜程度有加剧的趋势。

  虎丘塔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修建之时就发现存在倾斜问题。1956年,虎丘塔曾进行过第一次大修。这一次发现问题后,谢勤国和同事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部门,并以单位名义提交了相关报告。“通过检测人员的专业测量,虎丘塔塔尖与中垂线的距离增加了6厘米。”谢勤国至今仍记得很清楚。随即,苏州成立了修塔工程指挥部,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了对虎丘塔的第二次大修。

  这件事后,谢勤国开始更加关注古城文保工作。

  1986年,苏州组织编撰市志,园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谢勤国所在的北塔公园也要编志,单位负责同志想到了谢勤国——文笔好、又喜欢历史,于是推荐他来执笔编志。

  任务要在半年内完成,但因为没有任何现成资料,谢勤国就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大海捞针”。尤其是在图书馆的古籍部,他每天早上等图书馆开门,晚上待到馆员下班催他才走。

  每当看到关键内容,他就仔细分析,添加标点、通顺语言;发现时间、人名对不上的,他就反复核对,写下长长的注释;没有文字记录的,他一次次登门拜访历史专家,又一家家采访周边居民,四处寻找可能的线索……“在漫长历史中总会有记录的空白。填补空白的事情总要有人做,我尽可能地搜集资料、编写方志,以后的人就不用从头开始了。”谢勤国说。

  终于,谢勤国精心编撰的9万余字《北塔园林小志》顺利完成。此后,很多部门都来请他帮助编志,谢勤国也开启了用“笔杆子”记录古城历史的生涯。截至目前,他主笔或参与编撰的《北塔园林小志》《北塔报恩寺志稿》《平江区绿化志》等书籍相继问世,累计约250万字。

  “铁脚板”——

  参与文物普查,守护古城遗存

  2006年,退休后的谢勤国不愿意放弃热爱的文保事业,总想着找机会继续贡献力量。恰在此时,为配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苏州组织起一支120余人的古城保护志愿者队伍。谢勤国立即报了名,参与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2011年,谢勤国得知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再次招募文物保护志愿者,他又前去参加。这次招募不仅对志愿者的年龄和学历提出要求,还组织了统一的考试。因为有着丰富的经验,谢勤国顺利通过了考试。当年65岁的他成了志愿者队编号“001”的成员。“既然是‘001’号,就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谢勤国说。

  2013年,谢勤国和队友们迎来了“三普”后的首次复查。他们每天奔走5公里以上,上午到达复查点位,对道路、门牌、房屋特征等拍照存档,同时测量尺寸、详细记录相关数据,下午回到办公室整理资料、填写表格。经过100多天的努力,大家圆满完成了对古城1800多处文物登录点的复查。

  “文物保护工作中最难的是拾遗补缺。”例如确定“某宅”究竟是王宅还是李宅,谢勤国有自己的“秘籍”:一是仔细查看分布在房屋四角的界牌,有的写着姓氏,有的只有堂名,但也能从中找到暗含的线索——三槐堂姓王、四知堂姓杨、宝树堂姓谢等;二是通过“头脑大数据”,将看似不相干的信息串连起来。有一回,他发现迎晓里16号清代古建墙角石块上写着“顾界”,联想到顾震涛在《吴门表隐》里说“门口有条尚堂弄”,推断该古建很可能是顾震涛故居,为文物保护打开了新思路。

  2022年4月,姑苏区文物紫线划定项目正式启动,这是谢勤国最新参与的志愿服务。“文物紫线和建筑红线相对,随着城市更新发展,两者出现矛盾难以避免,志愿者的工作就是将‘红线跨过紫线’的情况及时上报。”谢勤国说。

  截至目前,谢勤国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000小时以上。这位“001”号志愿者,怀揣守护文化遗产的情怀,用“铁脚板”丈量着苏州古城。

  “金嗓子”——

  参与公益讲座,传播古城文化

  “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吴门才子唐伯虎的故事。”上午9点,在苏州市老年大学,苏州历史与文化课准时开讲。谢勤国翻开“独门考证”的资料,讲起一段历史故事:青年唐寅考上举人后,本该青云直上的人生却遇到一场科考舞弊冤案,仕途受到了影响、生活也急转直下;他并不气馁,踏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新旅程,最终成为“江南第一才子”。

  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谢勤国说,之所以讲这个故事,不仅想要倡导乐观的人生态度,更是想通过史料让大家全方位了解历史人物。

  后半节课上,谢勤国继续“揭秘”:“其实在桃花坞历史文化街区上,唐寅故居已经修葺一新,旁边建有纪念祠堂,希望大家去看一看这些古建,触摸真实的历史……”

  从2018年起,谢勤国应苏州市老年大学邀请,系统讲授苏州历史与文化,每周给学员上课。精彩有趣的内容,吸引了大学生、周边居民,甚至老年大学工作人员来“蹭课”。

  除了笔耕不辍和奔走勘察,谢勤国还担起了宣传员的职责,用“金嗓子”传播古城文化。2017年开始,谢勤国受邀开设“空中课堂”,讲述苏州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每次讲课1.5小时,一年讲了23场。为了留存资料和便于传播,他把讲课内容整理成《苏州城的脚步》一书,并配发150多张苏州古建老宅照片,顺利出版。该书连续5年在“江苏书展”热销。

  近年来,谢勤国累计参加了120余场公益讲座及授课,讲义超过37万字,听众3万多人次。“观众‘点题’,我来‘讲题’。”谢勤国说,许多看起来临场发挥的内容,其实早就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苏州人,应该身体力行,把古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谢勤国说,这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

 

  ■记者手记

  考证细节  赓续文脉

  250万字的撰稿量,是个什么概念?

  哪怕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也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更难得的是,谢勤国并非文物研究科班出身。但他凭着对守护古城、保护文物的初心与热爱,跨进了专业的“门槛”,甚至在某些领域搜集资料之翔实,连图书馆馆员、历史学教授都感到敬佩。

  采访中最让人触动的是,谢勤国一笔一笔写下的文字其实远超250万字——它们中的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刊印。这些写在发黄纸张上的手稿,标注着各种颜色的修改符号,一遍一遍不断完善后,在老年大学继续发挥作用。谢勤国说:“将历史细节考证清楚、写下来,赓续历史文脉,这是包括我在内每一位文保人的努力方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6日 06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

综合塔斯社、俄新社消息,当地时间8月24日,俄罗斯莫斯科市中心一儿童商店发生燃气爆炸。当地媒体报道称,已有一人受伤。目前,商店内的人员已被撤离。救援人员已抵达现场。

部分地区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系统8月26日到27日正式上线

 近日,部分地区已透露育儿补贴申领的开放时间。  例如,甘肃省陇西县卫健局在官网公布《育儿补贴政策解读》提及,育儿补贴是国家为支持家庭养育婴幼儿、缓解家庭养育压力而设立的一项补贴制度,我省于8月26日正式上线。  这篇解...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上海!

上海,这座被黄浦江与苏州河环抱的现代化都市,80多年前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最前线。  航拍上海 来源:朱一宁/心城市  淞沪会战的硝烟虽已散去八十余载,但那些镌刻在砖石与江涛中的历史印记,仍在无声诉说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

涉嫌破坏“北溪”管道 一乌克兰籍男子被捕 德国检方披露作案细节

△2022年9月26日,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管道遭破坏,发生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  德国联邦检察院当地时间21日发布通告称,应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调查法官签发的欧洲逮捕令,意大利警方在意大利里米尼省逮...

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

  记者今天了解到,为提升氢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发挥计量对氢能汽车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依托位于重庆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

“遇见锦绣山河”第二期 椰风海韵醉人心·碧海蓝天映白沙

 编者按:   盛夏时节,暑气弥漫,向往远方的心,也随着窗外的蝉鸣愈发清晰。与其在固定景点间穿梭奔忙,不如换一种方式体会“在路上”的惬意与深度:搭乘一条有故事的铁路线,让车窗成为流动的画框,让旅程本身成为风景。...

和音:持之以恒“做对的事”

  原标题:持之以恒“做对的事”(和音)  近期,多家国际民调机构调查显示,全球公众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持续攀升,中国形象在全球得到越来越广泛认同。全球公众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认同,是中国通过持之以恒“做对的事”一点一滴累积起来...

用AI做网购商品毁损图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专家详解

 近期  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  申请“仅退款”  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  正常情况下,买家如果因商品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商家会要求拍照或拍摄视频证明商品损坏,并让买家销毁商品,以防止恶意退款行为。但一些买家却...

泽连斯基抵达华盛顿 将与特朗普会晤

  △泽连斯基(资料图)  美国东部时间8月17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飞抵美国华盛顿。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美东时间8月18日下午先与泽连斯基会晤,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将出席,随后再与到访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

高铁列车过长江,要用几分钟?

 近日  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的  一段乘坐高铁列车过长江的视频  收获了几十万点赞  大家留言表示  “一直以为长江是窄窄的一条  没想到这么壮观!”  “车窗外的江面宽阔得像海”  从“天堑”到“通途”  长江的时空跨...

2024
06/06
10:09
浏览量: 319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