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昆仑山上井水甜

昆仑山上井水甜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11-30 17:06:33 | 点击:6649

哨所打好水井后,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某中队官兵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图为战士用净化后的地下水洗菜。杨浩/摄

“真甜!”前不久,海拔4868米、武警部队海拔最高的昆仑山2号哨所里,几名官兵特别兴奋,他们举起水杯,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这天,哨所官兵终于喝上了自己井里的水。

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担负着青藏铁路青海境内几处重要目标的守护及沿线武装巡逻任务,其中多处营区驻地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活环境和条件非常艰苦。

“这么多年我们的水都要从20多公里外定时定量靠运水车送过来,还要颇费一番周折灌到储水箱,定期清洗储水箱更是个麻烦事,冬季因大雪堵车或封路时,还需要取雪化水应急……”提起以往用水储水的诸多不便,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一级上士孙璐璐直摇头。

孙璐璐已在青藏线服役16年,令他备感欣慰的是,即将服役期满的他还能亲眼见证一眼水井在哨所旁“安家落户”,战友们缺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驻守艰苦偏远地区的部队,官兵的冷暖始终牵动着各级党委领导的心。这些年来,取暖、吃菜、供氧、通信、如厕等难题均得到很好解决,就连紧跟时代的触摸式听书机、迷你唱吧、大型VR影院游戏一体终端等数字文化设备也相继落户,相较于刚上勤那几年,官兵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独昆仑山隧道守护中队和三岔河特大桥守护中队2号哨的用水吃水难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

“基础后勤建设关乎官兵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咱们可不能懈怠呀!”今年年初,总队主要领导在开展调研时主动来到青藏线基层部队,当得知两处营区的打井计划还没有实质性进展时,很是着急。今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们聚焦官兵急难愁盼,动态调整办实事清单,积极主动为官兵排忧解难。

实际上,前些年总队党委就萌生了为官兵打水井的想法,然而经过初步调研,发现难度不是一般的大。首先,两处营区均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勘探打井严格限制。

此外,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地质结构复杂且山体均为石质,地表下冻土层平均厚度有30多米,而且位于复杂的地质地震环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8级以上地震,即便是打了井能用多久也难说。

他们咨询的很多打井公司都表示,没经验、没把握。其中一家公司的李经理道出了顾虑:“你们那里地质复杂不说,还缺氧,天也冷,人工费都要高出不少,再说就算是打出水来,后期的维护也是个问题……”李经理委婉拒绝,建议总队“再想想别的招儿”。

“上级有托付,官兵有期盼,再难我们也要主动作为!”总队“暖心惠兵工程”推进会上,“一班人”深入学习领会武警部队后勤部关于建设“五个后勤”的相关指示精神和措施办法,排除万难为无人区官兵打井的信念决心更加坚定。

于是,总队保障部和支队保障部分别抽人组成工作专班,多次和保护区管理处沟通协商,获得打井批准。同时,联合青藏铁路公司、驻地水利局及气象、环保相关单位,进一步对周边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进行了勘察,按照先低后高、先易后难的方法,详细制订了钻井方案。后又经过多次招标,终于确定了一家资质齐全、经验丰富的公司,开工指日可待。

三岔河营区2号哨海拔4050米,相对较低,施工难度相对小一些,首眼井选在这里开钻。得知施工队即将进场,哨所的官兵翘首以盼、热切期待,下士李国龙说:“那几天激动得都睡不着觉,天天往公路上看,有拉着并不知道什么设备的车从远处驶来,心里就念叨,‘应该是打井队来了,一定是打井队来了’……”

打井队终于来了!钻塔立起来了!钻头、排水管等配套设施准备好了!当机器发动,钻头高速旋转起来时,在场官兵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施工期间,钻井设备轰隆隆地发出响声,每一根打井管钻入地下,都伴随着泥土灰尘的飞溅,散落一地。官兵一有空闲就跑过来围观,久久不愿离开,伸着头向钻点张望,时不时就问工人:“快出水了吧?”此时此刻,机器的噪声也变得悦耳起来,尽管飞扬着尘土,空气中也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历时30天,施工队克服重重困难凿破冻土层,成功在地下56米深处找到地下水,出水量约每小时30立方米,经测算完全可满足哨所官兵生活所需。

打出水的那天,排长陈罗真从抽屉里拿出了之前受表彰奖励的、一直舍不得启用的崭新日记本,记录下了这难忘的一天:“今天,我们在昆仑山打出了水井……”

随后,支队派人将水样送检,经检验,原始出水水质已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他们又紧锣密鼓地为哨所安装了净化设备,官兵于今年八一建军节当天喝上了净化水。

三岔河2号哨水井的成功给了支队官兵和施工队极大的鼓舞,他们趁热打铁,历时40天在昆仑山2号哨北侧山脚下打井取水,由于原始出水水质较硬,又安装了水质软化及净化水设备。当设备调试完毕,净水龙头里源源不断流出清澈纯净的净化水时,官兵们纷纷拿着杯子“抢”接起来,而后就有了本文开头官兵干杯的那一幕。

“自己井里的水就是甜!”临退役离队的这些天,孙璐璐的饮水量明显变大,战友们调侃他说,孙班长慢慢喝,走的时候再多给你带上几瓶!说罢,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两处营区成功打井出水,结束了长达17年的运水历史。官兵用水吃水得到极大便利,扎根高原的决心意志更加坚定。

支队把相关情况汇总整理成专题报告,送呈总队党委。报告里,他们既报了喜,也秉着客观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将当前两眼水井仍面临的水压不稳、冬季管线易冻裂等情况作了汇报,并承诺跟进做好后续保障工作。

“千难万难,心里装着官兵就不难。今后这样的好事实事我们还要多办、快办、办扎实。”总队领导介绍,他们正对照年初制订的基层解难帮困问题清单,查漏补缺、发力收官,争取年底给官兵一个满意的交代。

郭紫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赵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744万亿次、80亿人、100亿元 “数”说澎湃算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大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不仅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成长浇筑新的基座,也创造了增长的新机遇。  12颗计算卫星进发太空,500公里高的太...

打通能源“动脉” “电”点亮美好生活 我国“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央视网消息: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

实现毫秒级“动态定格” 中国科大破解神经传信“微观密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出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关键争议。《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杭州警方:男子造谣“新娘向摄影师发送涉黄信息”被行政拘留

央视网消息: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10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杭州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迅速开展核查。经调查,10月9日,网民曾某某(男,38岁)为博眼球,编造“新娘...

北京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8日夜间北京市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8℃左右,17-18日夜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请注意防范。 编辑:邢斯馨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5日电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焕然一新

  游客在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新华社发  【文化印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对教室采光和照明提...

西藏建设800多个高原和美乡村 “生活幸福,日子甜!”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杭嘉新村,一栋栋两层小楼让人眼前一亮。“欢迎来到我的新家!”村民念扎的家里窗明几净,家电家具一应俱全。“以前在牧区住帐篷,取暖靠烧煤,下雨会漏水。”念扎说,“搬进新家后,供电供暖都有保障,还通...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屈海燕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高法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0月13日,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屈海燕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屈海燕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八十...

2023
11/30
17:06
浏览量: 664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