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走进温州数学名人馆 探寻“数学家之乡”的基因密码

走进温州数学名人馆 探寻“数学家之乡”的基因密码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0-28 21:07:48 | 点击:8500

原标题:探寻“数学家之乡”的基因密码

  苏步青故居。 记者 刘莉摄

  浙江省温州市南塘河畔的白鹿洲公园古香古色,尽显水乡风情。一座古朴的中式庭院坐落在这个公园中,吸引着大量游客参观,特别是对数学感兴趣的人。这里便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的祖宅。

  谷超豪只是众多温州数学家的一个代表。近百年来从温州走出的数学领域的学者、教授超过200人,如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李锐夫、方德植、徐贤修、徐桂芳、白正国、项黻宸、姜伯驹……据介绍,曾经全国主要大学中三分之一的数学系主任是温州人,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学领域的院士中有9位是温州籍。2003年,国际最高数学成就沃尔夫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访问温州时,欣然题写“数学家之乡”。

  为了擦亮“数学家之乡”的名片、全面展示温州籍数学家的风采、更好挖掘宣传这些数学家身上宝贵的精神财富,2012年11月,经过一年的组织筹备,这座位于温州黄金地带的“谷宅”被打造成了“温州数学名人馆”,向公众免费开放。

  10月中旬,记者随中国科协“走进‘浙里’科学家群落”调研活动来到温州,了解这里依托科学家故居,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故事。

  “谷宅”是一座坐西朝东的七间二进院落,是温州典型的民居建筑。庭院幽深逸静,其中布置着水井、花台、草木,朴实而精致。不大的中心庭院中,北侧一组青铜人物雕像引人驻足。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三代温州籍数学家中的佼佼者穿越时空相聚于此。

  展馆按照时间脉络,选取了29位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温州籍数学家,将他们的生平、成就以展板、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现给观众,让人们了解“数学家之乡”的历史,以及温州在培养造就数学人才方面的辉煌。

  来到展馆的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温州会出这么多数学家?”“温州数学名人馆”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研究的结果。温州人认为“务实勤恳”的地域品性、信息通达的沿海环境造就了温州籍庞大的数学家群体。吃苦耐劳的群体性格在温州数学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清末民初,温州与国内外海上交通往来频繁,日本和欧美的现代数学传入中国,第一时间便到达温州。肯动脑筋、不畏繁难的温州青年较多选择这一学科,在外求学的温州人回乡后大多从事数学教育工作,从而使数学之花在温州生根发芽。

  展馆中展示的数学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为了尽快让现代数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哈佛大学数学专业博士毕业的姜立夫,放弃个人研究、全身心投入育人事业,1920年在南开大学创办算学系。这是继北京大学之后,我国大学中开办的第二个算学系。此后4年时间,作为全系唯一的老师,姜立夫一人同时教授理学院公共数学课和算学系的全部数学专业课程。名副其实的“一人系”开启了我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新篇章。江泽涵、吴大任、苏步青、华罗庚等杰出数学家都受过姜立夫的影响和提携。10余年后,南开大学数学系基础稳固,姜立夫才重拾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他曾说:“我愿把一生献给中国数学。”

  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的苏步青也是温州数学家的代表。“要救国就要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数学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必须学好数学。”在温州读书时,中学数学老师的这句话,影响了苏步青的一生。苏步青曾担任浙江大学教务长、复旦大学校长。除学术研究外,他把大量心血用于教育人才。他的学生谷超豪,曾在一篇纪念文章中介绍:苏步青的眼光不限于大学,他非常关心中学的数学教育,亲自编写数学教材,年过80还为中学教师举办系列讲座,介绍现代数学知识。1998年,苏步青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他把100万港元奖金用于奖励中学数学教师和复旦数学系师生。

  “温州数学名人馆”只是温州市众多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中的一个。记者在此次调研中还参观了温州大学苏步青谷超豪纪念馆,以及温州市平阳县依托苏步青故里打造的研学路线,包括苏步青故居、苏步青励志教育馆、数学奥妙馆。温州市科协办公室主任朱师文介绍说,探索如何更好地用好这些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是他们未来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记者 刘莉)

(责编:李昉、孙竞)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744万亿次、80亿人、100亿元 “数”说澎湃算力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劲新动力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以来,中国开启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大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连通东西南北。算力总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不仅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成长浇筑新的基座,也创造了增长的新机遇。  12颗计算卫星进发太空,500公里高的太...

打通能源“动脉” “电”点亮美好生活 我国“十四五”能源高质量发展成绩斐然

央视网消息:能源被誉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十四五”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

实现毫秒级“动态定格” 中国科大破解神经传信“微观密码”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毕国强教授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毫秒级时间分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出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解决了神经科学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关键争议。《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杭州警方:男子造谣“新娘向摄影师发送涉黄信息”被行政拘留

央视网消息: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10月16日发布警情通报,近日,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杭州新娘与摄影师的瓜”的信息在网上传播,迅速开展核查。经调查,10月9日,网民曾某某(男,38岁)为博眼球,编造“新娘...

北京市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央视网消息:北京市气象局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6日夜间至18日夜间北京市将出现寒潮天气,最低气温降幅8℃左右,17-18日夜间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请注意防范。 编辑:邢斯馨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5日电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焕然一新

  游客在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新华社发  【文化印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严格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要求,实现了陶瓷文化保护与...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对教室采光和照明提...

西藏建设800多个高原和美乡村 “生活幸福,日子甜!”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那曲镇杭嘉新村,一栋栋两层小楼让人眼前一亮。“欢迎来到我的新家!”村民念扎的家里窗明几净,家电家具一应俱全。“以前在牧区住帐篷,取暖靠烧煤,下雨会漏水。”念扎说,“搬进新家后,供电供暖都有保障,还通...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屈海燕受贿案一审公开宣判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高法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0月13日,山东省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工会主席、机关党委书记屈海燕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屈海燕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八十...

2023
10/28
21:07
浏览量: 850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