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记红色文化传承人 ——高贵福

记红色文化传承人 ——高贵福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3-09-26 20:58:09 | 点击:33636

每日新闻网报道:(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近日来自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老同志曾文、刘纪春、孙振发、马全发、侯桂珍与新华社退休职工李新新等老同志受邀来到阜阳高贵福的红色收藏馆学习、参观并指导工作。对高贵福一位下岗工人几十年收藏和弘扬毛泽东思想给予高度的评价。

高贵福今年63岁,十多岁就开始接受红色基因的熏陶,一直到今天成为一个红色的收藏家。

这种111111111111111.png

记红色文化传承人一 高贵福(左一)与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介绍收藏工作的经历                  

一、苦难的童年

高贵福出生在阜阳三角洲,兄弟姐妹共七个,加上父母共九口人,他排行老二算是家中的主要的劳动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只能跟随父亲靠苦力养家糊口,父亲经常给他讲述八路军过河摆渡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播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种子。闲暇之余,看战争题材的小人书是他最大的快乐,于是就把这些小人书利用手中的零花钱换取,偷偷地珍藏在家中的床底下,作为宝贝百看不厌,也成了他童年最大的乐趣。

这种222222222222222.png

杨桥居委会第一书记陈瑞(右一)孙振发(右二)马全发等来宾在观看收藏品

七八年代十多岁的高贵福就奔波在拉板车、装卸货的苦力劳动的路上。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不仅解决了温饱,更重要的是使他获得很多有关毛主席的珍贵物品和资料,从而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

这种33333333333.png

毛泽东身边的警卫战士刘纪春(右一)、曾文(右二)、孙振发(右三)、马全发(左一)、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侯桂珍左二)来到收藏馆参观                          

二、不忘初心  创业前行

20出头的他内招成了一名装卸工,在火车站、码头成了他工作的场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拉板车、掏过粪、打烧饼,砸过石子,卸一个火车皮只是10元钱,需要一夜的工作。当他攒够2600元钱,通过学习获得了驾驶证,有了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走南闯北、都市乡村、田间地头,都有他收藏的足迹。家人的不理解,艰苦的生活全都压在心底,这样能够坚持三十年实属不易,令人敬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吃糠咽菜都可以,就是不忘初心。成为毛主席的敬仰者、追随者、收藏家。据了解高贵福收藏了几万件藏品。

这种4444444444444444.png

安徽省财政厅驻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杨桥居委会第一书记陈瑞(右一)与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同来到收藏馆参观  

三、牢记使命  潜心学习   

只上过小学二年级的高贵福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斜斜,识字、写字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他知道毛主席的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学习,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从听到说到抄写再到独立去写,寒来暑往,每天坚持从不懈怠,不知用坏了多少笔头。对于一个从58岁开始识字、学习,简直是奇迹,他现在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讲到武昌起义;从红军四渡赤水到延安会师;从毛楚雄讲到杨开慧;从刘胡兰讲到黄继光,条清缕晰,俨然成了一名历史老师,他说我是用余生讲好红色故事,保护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这种5555555555555555.png

毛主席的警卫战士曾文(左一)和孙振发(右一)在展览管参观

习近平在2021年6月25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时,就红色文化有如下论述: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深入开展红色资源调查,加强科学保护,要打造精品展成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这种666666666666.png

收藏家高贵福与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老同志等同志在展览馆合影

高贵福是一个普通下岗工人,也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能够坚定不移用他毕生精力和心血,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令人称赞。他觉得是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他更大的梦想是让红色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这种7777777777777.png

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老同志与收藏家高贵福等工作人员合影

 

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2023年9月23日

 

【作者: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用AI做网购商品毁损图申请“仅退款”涉嫌违法 专家详解

 近期  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  申请“仅退款”  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  正常情况下,买家如果因商品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商家会要求拍照或拍摄视频证明商品损坏,并让买家销毁商品,以防止恶意退款行为。但一些买家却...

泽连斯基抵达华盛顿 将与特朗普会晤

  △泽连斯基(资料图)  美国东部时间8月17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飞抵美国华盛顿。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美东时间8月18日下午先与泽连斯基会晤,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将出席,随后再与到访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

高铁列车过长江,要用几分钟?

 近日  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的  一段乘坐高铁列车过长江的视频  收获了几十万点赞  大家留言表示  “一直以为长江是窄窄的一条  没想到这么壮观!”  “车窗外的江面宽阔得像海”  从“天堑”到“通途”  长江的时空跨...

新规施行,购买使用充电宝实用提示来了!

15日起新规施行,完善细化充电宝3C认证实施要求。注意: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能够使用,但乘坐公共交通时要遵守相应规定。如何认准3C标志?日常使用充电宝,有哪些安全建议?详戳↓↓

台风“杨柳”登陆台湾台东 今夜至明晨将于闽粤沿海再次登陆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今天(8月13日)中午13时前后,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在台湾台东县太麻里乡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为强台风级,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预计,“杨柳”将在今天下午进入台湾海峡,并将...

“细胞工厂”高效生产氨基酸衍生物

记者 陈 曦  在化妆品原料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氨基酸衍生物凭借其在抗衰老、保湿、修复以及美白等方面的卓越功效,成为市场新宠。不过,传统生产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让它难以充分“施展拳脚”。如今,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构建“微生物...

2025年8月12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不作调整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发改委消息,自2025年7月29日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8月12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7月29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同时考虑7月29日未调价金额,累...

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央视网消息:财政部、民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全文如下:财政部 民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体育总局关于印发 《服务业经营...

范长江:我所认识的陈香梅与汪道涵

时间:2025-08-11    录入:本社编辑部和通社高级记者   范长江每日新闻网讯(范长江)1986年秋,我首访香港,结识富商,时任香港东华三院总理朱伯舜...

刘浩锋:悼念逻辑学巨匠、中国人民大学赵总宽教授

时间:2025-08-11    录入:本社编辑部横批:道器永恒上联:一生治学薪传逻辑求真,矛盾范畴参大道符号推演开新篇哲思不朽耀长天上联:三尺讲台演算辩证归静,数理辩证传薪火清明...

2023
09/26
20:58
撰文:高安    摄影:李新新
浏览量: 3363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